•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明末草头王TXT下载>>明末草头王>>正文 第六十四章决议TXT下载

    明末草头王:正文 第六十四章决议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崇祯皇帝只感觉全身的力气都在这一瞬间被抽干了!

        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痛苦,摆了摆手说道。

        “全力赈济,万不可再形成流民了!”

        只是,连崇祯皇帝自己都知道,自己在说这话时,语气究竟是有多么的苍白无力。

        不产生流民……

        黄河都决口了,怎么可能不产生流民!

        次辅施凤来在这时候站出来说道。

        “陛下,山西布政使急奏,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施凤来将他拢在袖中的一本奏折递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就在这时候,大学士周道登开口说道。

        “陛下,臣这里有一封山西巡抚的奏折,也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上前,将两份奏折交道了崇祯皇帝手中。

        崇祯皇帝翻开奏折,读完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奏折,原本惨白的脸色涨的通红。

        他愤怒的将两份奏折摔在地上!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皆是乱臣贼子!”

        崇祯皇帝无比愤怒。

        两人截然不同的奏折,使得崇祯有一种别人是在戏耍他的感觉。

        李德安上书:

        臣,山西布政使李德安冒死上奏,原平知县赵德全贪婪无度,唯利是图,侵占民利,草菅人命,任人唯亲,横行乡里。

        毫无廉耻之心,不晓圣人教化!

        引原平刘氏起事,祸乱地方不可治也!

        赵德全罪不可恕。

        代州知府安茂同带兵平贼,茂同有胆略,深入敌营晓以大义,贼军首领良心未泯,心怀忠义,幡然醒悟,愿投效于朝廷。

        臣李德安百拜以闻,万望陛下定夺!

        ……

        唐文杰上书:

        原平刘氏,心怀不轨,私蓄甲兵,祸乱地方,知县赵德全闻之,意欲平叛,却力有不逮,陷入敌手只得以死报国。

        代州知府安茂同监管不利,率部平叛,败于贼手丧师辱国,实在罪不容诛!

        且不顾朝廷威严,意欲招安刘氏贼子,实在是不顾朝廷威仪,断不可为。

        请陛下发兵伐之,灭之以昭彰朝廷威严,震慑地方人心。

        ……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他愤怒的心情,对着温体仁示意道。

        “首辅看看吧,这两封奏折朕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温体仁捡起掉在地上的奏折,随意看了一眼,但他对里面的内容却早已心里有数。

        身为内阁首辅,这些折子都是要过他的手的!

        但他却是心中早有想法,他可是被称为阉党的,施凤来和李德安皆是阉党中人,他站在那边就不用多说了。

        温体仁做出沉思状,思虑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老臣不敢说!”

        温体仁低下头去,眼底却是闪过一丝晦暗的光。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语气缓和的说道。

        “国势如此,谁也无可奈何,首辅有何不敢说的!”

        温体仁咳嗽了好几声之后说道。

        “那老臣便斗胆说了,招安最好!”

        “现在朝廷到处用兵,实在抽调不出军队来对原平进行围剿,既然原平刘氏有接受招安之意,朝廷便答应了吧。”

        “随便给他一个武职,调刘氏的兵马入洪承畴大营,跟随洪承畴剿贼,为国出力就是!”

        崇祯皇帝颇为意动。

        周道登闻言,却是一步走出来说道。

        “陛下不可,原平刘氏杀官造反,实在是不将朝廷放在眼中,若是不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如何能够震慑后来者!”

        崇祯皇帝又动摇了,似乎是赞同周道登的说法。

        温体仁却是在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之后,开口说道。

        “黄河决口了!”

        他虽然没有明言,但几乎所有人都懂了他的意思。

        黄河决口意味着什么?

        意味这整个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一带化作泽国,就算是朝廷尽力赈济,也肯定会产生流民!

        流民一起,不用多久流贼也就该兴起了,朝廷要调一批军队入河南山东以防不测,也就掉不出大军来进山西剿贼。

        原平刘氏一战打灭了五千官军,想要剿灭他们要多少大军?

        朝廷现在可调不出来!

        崇祯皇帝不再迟疑,同意了温体仁的看法。

        “就按首辅所言来做吧!”

        “招安原平刘氏,封赏刘氏家主刘同理为礼部七品主事,调入南京礼部,即刻上任。”

        “封赏原平刘氏刘易为鼓山卫千户,赏银百两,率部入洪督军中听令行事,许原平县自治以养兵!”

        崇祯皇帝十分果断的下令道。

        招安刘氏,然后封赏刘家家主为礼部主事,调入南京,一是作为封赏,二是将刘同理当做人质,以免刘家降而复叛。

        调入南京,则更是说明如此,众所周知,南京就是大明官员的养老院,几乎没啥实权。

        把人调到南京,几乎就相当于软禁!

        那为什么崇祯皇帝要选择刘老爷做人质,而不是刘易?

        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刘家真正说了算的是刘老爷,控制住刘老爷,也就控制住刘家了。

        至于说,刘易究竟有没有能力,掌控刘家的那只颇为精锐的昭武军,崇祯皇帝不在乎。

        甚至是他觉得刘易掌控不了更好,正好在调入洪承畴属下之后,让这只精兵归于朝廷控制。

        这样一来,用一个南京礼部主事的无实权官职,换了一只精兵,在崇祯皇帝看来是很值的,反正南京的官职不值钱。

        就算是刘易能够掌控住昭武军,崇祯皇帝也无所谓,刘易他爹还在南京,还在大明手上,不怕他会降而复叛。

        而划原平县许昭武军自治,一来是崇祯皇帝给刘氏养兵之用。

        反正朝廷是肯定不会发给昭武军一分一毫的军饷,划一个县给昭武军让昭武军养兵,也就是应有之意。

        二来则是用于千金买马骨,让那些成了气候的流贼大寇们都看看。

        看吧看吧,朝廷对主动接受招安的叛贼还是很不错,又是封官又是保留兵权,又是让你们继续养兵的。

        都还等什么呢,快来主动向朝廷投降吧!

        议事结束,内阁诸公离开了紫禁城,崇祯皇帝却是再也无心睡眠。

        并不是因为招安刘氏昭武军的事情,而是因为黄河决口。

        招安刘氏对崇祯皇帝来说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必太放在心上。

        一只想要被朝廷招安的叛贼,对大明的危害是很小的,不必他过多的操心。

        但黄河决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搞不好,又能出一个席卷数省的流贼大寇!

        ……

        第二日,太和殿!

        御阶之前,百官朝拜。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崇祯皇帝坐上了龙椅,然后示意百官平身。

        “百官平身!”

        百官纷纷站起来,准备开朝会议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取自《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有明一朝,太和殿是举行各种大典的地方。

        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太子,授命大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的大朝会,都在此举行。

        百官们背南向北,分文武两列站立。

        文官一列,为首的是内阁诸位大学士,温体仁,施凤来,周道登等人都在其中。

        武将一列,为首的则是大明英国公张之极,末代英国公是他的儿子张世泽,于甲申国变中力战而亡。

        接下来是成国公朱纯成,定国公徐允祯等人。

        但是和末代英国公张世泽殉国,力战而亡不同,这两货都是在北京城破之后投降闯军。

        李自成看不上,然后被杀了的!

        就很尴尬!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现在的司礼监掌印王德化,尖着嗓子喊道,仿佛公鸭在叫。

        这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甲申二月,受命尽督内外军。

        三月,闯王李自成陷北京,王德化开德胜门迎李自成,当时朝廷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门外,上笺劝进。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明末草头王,小说《明末草头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明末草头王正文 第六十四章决议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