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TXT下载

    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陈文哲会做旧,所以他才知道,釉层之下气泡的做旧难度,到底有多高。

        特别是那种没破裂的老化釉泡,连作假的机会都不会给你,你怎么做旧?

        因为你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都不看穿透釉层,把效果做到釉层之下的气泡之中。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件瓷器,但是陈文哲认为,要只是凭借洪武时期没有发现过带年代款的瓷器,就否定一些带有洪武年贷款的瓷器,那也太简单粗暴了。

        毕竟这样的瓷器,真不是只要一件两件,只不过都没有被公认证实是真品罢了。

        除了上述两件,其实还有一件更难的的瓷器,那是一件"大明洪武年制"青花釉里红梅瓶。

        釉里红本身就难以烧制,而青花釉里红更加难以烧制。

        所以,这一件如果是真品,那么价值更高。

        更何况,上面还有大明洪武年制的款识。

        这件青花釉里红梅瓶高35公分,口径5公分。

        它圈足,胎体洁白细腻,是用麻仓土做成。

        这是重点,就算是仿品,那么麻仓土又是哪里来的?

        还有,它的吸水性,修足不够精细,弦纹带乳状突起明显。

        釉面呈青白色,用手抚摸有坑坑洼洼的感觉,出现较多的棕眼和落尘。

        器型端正,丰肩下收,肩部绘画一圈唐草纹。

        最重要的是在这圈唐草纹的正面,书写"大明洪武年制"横排从右至左排列楷书款识。

        字体猷劲,手工书写,所以这一件瓷器,也号称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发现的第一个官窑款识。

        而能够有这种称号,还敢自称第一的,肯定不简单。

        这件梅瓶主体纹饰,为云尨纹青花釉里红。

        龙纹单个,极其凶猛。

        它张口吐舌,三爪锋利,火焰纹飘动强烈,表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矫健精美的画面。

        青花红彩发色浓重,绘画精致,青花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画,有较浓烈的铁绣斑呈锡光,略带晕散深入胎骨。

        这是青料不够纯净,可能是元代留下的废旧青料。

        红色鲜艳略带灰暗,少有飞红。

        如果只是从这些特征来看,这个梅瓶看似平庸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其实还是有很多独特之处的,比如它有一个光彩夺目,以众不同的官窑款识。

        这个款识是用手工写就,不用说,它的存世量十分稀少。

        如果是真品,那么它的价值可能比元青花更加贵重。

        第二点,也许就从这一点,真正确定了洪武年是有官窑的。

        而且从此也可以确定,御窑厂大体成立的时间。

        因为从这件梅瓶看,它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年代比较早的,也就是明洪武早期。

        从这一点,就可以确定洪武官窑的成立时间。

        “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年号。

        关于明初御窑厂建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记载的洪武三十五年。

        另一是清嘉庆蓝浦所撰《jdz陶录》,所记载的洪武二年。

        景镇考古所已故所长刘新园,曾研究过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地理位置,和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实物残件。

        结合文献分析后,确定了景镇御窑厂的建立,应在洪武二年。

        所以,结合那件梅瓶,也能确定,明代景镇御窑厂,确实应该是在洪武二年成立。

        而这一点,在现在还有很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根本就没有御窑厂。

        其实,有关洪武纪年瓷,明万历版《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作了具体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

        书载明洪武年间的皇廷御器,按照需要临时下达国内几个重要产瓷区烧造。

        如果需求量大,则调工匠赴京(今金陵)置窑烧制。

        从而肯定了,洪武官窑瓷器的存在。

        而洪武瓷器的确定,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了。

        过去许多国内博物馆,把这一时期的陈列品,断代为“元末明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1960年代,金陵明故宫出土了一批洪武器残片;

        1980年代,神都四中、景镇御窑厂,相继出土了一些残片;

        1990年代,金陵明故宫遗址,又出土一批洪武官窑残器。

        如此一来,洪武瓷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其实这座御窑厂的设立时间,还要更早。

        根据考证,元至正十五年(1278年),元廷就在景镇设立浮梁瓷局,为宫廷制瓷。

        元末明初,景镇一带战乱不断。

        但景镇的窑火,从未曾熄灭。

        既然有现成的,就算洪武帝朱元璋再节俭,再会过日子,他也不可能不用。

        所以在洪武二年(1369年),景镇珠山脚下就设立了御器厂。

        这座御窑厂专门制作瓷器,向朝廷进贡,这就是所谓洪武官窑。

        窑址除大龙缸窑外,还有青瓷、色窑、风火窑等20座。

        至明宣德年间,御器厂已发展到58座,民窑则不计其数。

        景镇有着丰富的制瓷原料“瓷石矿”,据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载,洪武时期陶瓷器土质细腻,胎体轻薄,有青、黑两种颜色,以纯色为佳。

        而从有关考古资料介绍,洪武官窑器胎体多数较厚重,釉质匀净,装饰绘画和制作造坯都相当精细。

        这一时期的瓷器,以瓷釉质肥厚、釉面有时开片为特色。

        此外,还有“青花颜色不正而呈灰黑色”的特点。

        根据这些特征,加上现代的一些技术手段,其实准确断代洪武时期的瓷器并不难。

        就说上述的梅瓶,它除了有年号之外,像是这样的梅瓶,在洪武时期并不少见。

        比如流传到现在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这样的瓷器,在故宫博物馆中馆藏的并不少。

        很可惜,通过研究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明代瓷器中,未发现一件带有“大明洪武年制”的官窑款瓷器。

        神都故宫博物院收藏有70余件,明洪武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没有一件带有洪武官窑款。

        可见当今有无“洪武”官窑年款,已成为鉴定要点。

        (本章完)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的系统不正经,小说《我的系统不正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