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形制罕见TXT下载

    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形制罕见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眼前的三足金蟾,虽然陈文哲还没有上手,但是看它的样子,就知道是纯金的。

        毕竟最近接触的黄金很多,黄金的色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加上他可是有着很多看金、摸金的绝技,自然知道黄金制品是什么样子的。

        眼前的金蟾,绝对货真价实,看那敦实的样子,使用的黄金就不少。

        只不过,它的造型,却像是彷的。

        为什么陈文哲看一眼,就感觉像是彷的?

        主要是这种造型的三足金蟾,在国内出土过,而且十分有名。

        那只“三足蟾蜍”,曾经卖了30元,现在却是国宝级文物。

        那一只蟾蜍是馆藏于江浙慈溪市的一件--北宋三足蟾蜍砚滴。

        不要小看了这件瓷器,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文人书墨文化,还是古代陶瓷文化中的佼佼者。

        它也是越窑青瓷中,非常罕见的国宝级文物。

        而且据陈文哲所知,这里面有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慈溪市文物管理局接到了一个电话。

        当时的电话铃非常急促,一个接一个。

        工作人员慌慌张张从楼上跑到楼下,接起电话后,立即意识到,不好了,出大事了!

        只听对方心急如焚的说道:“不好了!彭东乡这里被人挖开了一个地方,出来了一件很罕见的文物,已经被转卖出去了!请文物局快派人来调查吧!”

        此时已经过了下午两点了,文物局办公室的主任想,浒山离彭东乡隔着十几公里,此时这么短的时间赶过去,还来得及吗?

        但是迟一秒便有可能让文物流失,馆长自然是心系文物的,不敢怠慢。

        近年来,慈溪不断出土青瓷等文物,境内的文物投机商已经活跃得很猖獗了,稍一疏忽就会造成珍贵文物流失,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所以他们马上派人去现场抢救文物,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骑到彭东乡政府,在当地人陪同下,前往出土点。

        路上他们了解到,出土后,这件文物立刻以30元的价格,卖给另外一个社员。

        社员买入后,秘而不宣,连村干部想看一眼,都被婉转推辞。

        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因为这件器物的造型特殊,在场的人很多,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后来,村干部召集社员开座谈会。

        会上给大家,认真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和保护国家文物的重要性,还和买了文物的社员谈心。

        后来那位社员坦言,之前不懂文物法规,只觉得对这件器物好玩,很是喜爱,什么都没考虑。

        如若没听到这些文物遗产宣讲,几天有可能要转手卖给上门收文物的贩子。

        他当场表态,愿意将文物贡献给国家。

        当然,这是官方语言,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陈文哲不知道。

        只不过,当时他看到这件报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是感觉好笑。

        现在想来,不管怎么样,能够保护下这件东西,不让他流失国外,就算是好事。

        至于那件发现宝贝的农民,他的损失好像也没有人会在意。

        当年出土的,是一只北宋三足蟾蜍砚滴。

        它于1983年,在慈溪市彭东乡寺龙桥头泥沙中出土。

        经专家鉴定为越窑青瓷,是越窑青瓷中极其罕见的国宝。

        1985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这件文物馆藏于慈溪市博物馆中。

        值得一说的是,这慈禧博物馆中,馆藏有历代文物三千多件,其中越窑青瓷文物超过一千多件。

        但是这只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只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高62、长104厘米,托盘高15、口径108、底径35厘米。

        取荷叶为托盘,三足蟾昂首立于荷叶之上。

        双眼呈桃叶形,两前足自然支撑,后独足曲蹲若欲跃之势。

        蟾背上开一进水孔,蟾嘴留小口用于出水。

        此器工艺精湛,釉色青莹,造型匠心独具,意趣盎然,堪称宋代蟾滴中的经典杰作。

        这蟾蜍砚滴中空,背上小孔便是注水孔,出水孔。

        当然是蟾蜍微张的嘴,水一滴一滴滴入砚台,慢慢把墨推磨开。

        这个细而漫的过程,雅致的调调就随着墨色渐浓而出来。

        制瓷大师将情态优雅、形神兼备的蟾蜍,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既符合文人雅士的美好祈盼心态和审美情趣,实在是一件富含艺术美感、价值连城的越窑瑰宝。

        这件宝贝值得研究的还有很多,比如为何用蟾蜍题材来塑砚滴?

        这“三足蟾蜍”的地位,可见于国内首次窑址博物馆合作打造瓷器精品展。

        当时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多达20多件,可慈溪这只“蟾蜍”待遇最特殊。

        它陈列于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国宝青瓷“北宋蟾蜍砚滴”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传言兴起时,还适逢一本新书《蛙》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年的网友更是烧脑猜测,这是否根蟾蜍砚滴有关?

        古人磨墨前,需要滴些清水,但水量难以控制,于是有了砚滴。

        砚滴做工都比较精美,材质除金属、玉石、玛瑙外,大多是陶瓷材料的。

        在造型设计上,也是穷其工巧,堪与后世出现的紫砂壶艺术相媲美。

        它们大都古雅别致,多姿多彩,散发着浓郁的华夏文化气息。

        砚滴做成蟾蜍状,自汉代就有,到三国两晋,已屡见不鲜。

        南宋陆游,就有“水冷砚蟾多薄冻”的说法。

        在民间,三足蟾蜍又被称为“金蟾”、“金钱豹”,专以钱币为食,寓招财进宝、富贵祥和之意。

        北宋越窑三足蟾蜍砚滴,金蟾与淤泥而不染的荷叶于一体,形制罕见。

        像北宋三足蟾蜍砚滴这个造型的青瓷砚滴,十分少见,国内完整无损的也只剩这一件了,因此十分珍贵。

        这样的东西,像是陈文哲这样的古董爱好者,只要看一眼,就绝对不可能忘却。

        而眼前的很显然不是瓷质的,也不是青瓷,而是金器。

        一件黄金器,而且用料敦实,可造型却跟那件北宋越窑三足蟾蜍砚滴一模一样,怎么不惹人怀疑?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的系统不正经,小说《我的系统不正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的系统不正经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形制罕见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