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汉道天下TXT下载>>汉道天下>>正文 第244章 天子问政TXT下载

    汉道天下:正文 第244章 天子问政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裴茂没有再争。

        裴氏不在安邑,在闻喜。他有足够的时间通知闻喜的乡党及时占田,安邑的自认倒霉吧。

        谁让他们不知进退,非要逼得天子出狠招。

        为了这些人,与天子撕破脸,毁了自家父子的前程,不值得。

        就算有几个关系好的也都在安邑城附近,还有四五天时间,完全来得及。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赞成对河东大族下手,但生存问题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

        再者那些人的作派也让很多人不满,天子连卫固、范先都赦免了,你们还想怎样?

        不说感激涕零,至少也应该收敛一些,不能得寸进尺。

        朝廷也是要脸面的,像做生意似的一手交钱一手交印绶,这算什么?

        杨彪、士孙瑞等老臣也难得的没吭声,看着荀彧、刘巴联手,与裴茂针锋相对。

        他们担心拦不住天子,反而激怒了天子,大开杀戒。

        兵权在天子手中。天子真要一意孤行,他们也拦不住。

        刘协再次举杯,与大臣们共饮一杯。

        接着刚才的话题,他又兴致勃勃地说起了王道。

        “司徒,何为王道?”

        见天子兴致这么高,热心问政,赵温身为司徒,不好拒绝,略作思索,答道:“《礼记》云: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刘协再问:“何为达,何为不达?何为悖,何为不悖?”

        赵温语塞。

        儒门崇尚王道,但真正定义王道的却不多,为王道制定标准的更罕见。

        至少他一时半会的想不出。

        刘协转头看向司空张喜。

        张喜躬身说道:“依孟子义,王道即仁政。”

        “何为仁政?”

        “人皆有不忍之心,仁政即不忍之政。”

        刘协沉默不语,垂下了眼皮。

        张喜讪讪地闭上了嘴巴。很显然,天子对他这个答案也不满意。

        荀彧起身,拱手施礼。“陛下,儒术主旨在德。以德行仁,即为王道,不在中衡。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小人之仁,与君子之仁,岂能划一?其行有异,其心则一,同归于仁。”

        “如此,治国岂非从心所欲?”

        荀彧正色道:“《春秋》断狱,岂依律令?执三尺律而鞭笞万民,如刻舟求剑,绝非王道。”

        刘协再次垂下了眼皮,转动着手里的酒杯,含笑不语。

        这个问题是辩不出答案的,儒家就是这么干的。虽不能说没有律法,但他们断案的时候的确不怎么固守条文,自由发挥的时候很多。

        这肯定不行,但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要不然今天这顿饭就没法吃了。

        荀彧是他要寄予厚望的中坚力量,这个时候要留点面子。

        见刘协不说话了,张喜如释重负,欣慰地看了一眼荀彧。

        还是乡党后生给力啊。

        刘协眼皮一挑,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

        “朕年少学浅,历事亦浅。诸君各抒已见,朕仍不知就里。敢请教府君,以王道行于河东,可乎?”

        荀彧的头皮开始发麻,却不能退缩。“自然可以。”

        “若以三年为期,府君能致河东九万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外无羌胡扰边,内无豪民生乱么?”

        “臣不敢言必致,唯愿竭尽所能,不负陛下。”

        刘协再次看向裴茂。“尚书令,朕为河东选的太守,你满意吗?”

        裴茂含笑拱手。“陛下知人善任,河东百姓承沐天恩,当万众额手,溥土同庆,岂敢不满。”

        刘协幽幽说道:“诚如尚书令所言,得河东百姓、万民相庆。朕便是辛苦一些,也是值的。府君,努力,莫负圣人之教,莫负朕与河东百姓、万民厚望。”

        荀彧无言以对,只能拱手领命。

        刘协朗声道:“朕虽无知,不谙治道,唯愿择善而从。公卿治国,太府治郡,愿君臣同心,各尽所能,由为生民立命起,开万世之太平。如此,则天地之心可立,而往圣绝学可继。生与诸君同乐,死与诸君共血食,岂不快哉。”

        众人听了,山呼万岁之际,心情各有不同。

        赵温、张喜自然是欢喜的。

        天子这么说,显然是之前承诺还权的进一步确认。当着这么多人说,想必不会再反悔。

        荀彧却觉得肩头沉甸甸的,治理好河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子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千难万难,近乎不可能。

        天子说得很明确,他要的是河东九万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杨彪、士孙瑞大感遗憾。

        司徒治民已成必然,但太尉掌兵却越来越渺茫了。虽说可以肯定天子不愿意放权,有意为之。但机会就这么错过了,要说一点也不遗憾,那是骗人的。

        杨彪拱手出列。“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斟酌。”

        “大鸿胪请讲。”

        “河东虽有盐铁,但耕地有限,怕是供养不起太多的军队。臣敢请陛下分布诸将,就食诸郡,既减轻河东的负担,也能守护河东安危。”

        刘协诧异地看着杨彪。

        这个方案没什么问题,他本来也有这样的计划。

        可是杨彪这时候提出来,是纯粹的出乎公心,还是表示对兵权的关切?

        刘协试探道:“大鸿胪能否详言?”

        “人力有穷,地力有尽。河东耕地亦有定数,一户有田五十亩,得米不过一百五十石,取什一之税,为十五石,不足以供养战士一人。以臣估计,给使河东九万户皆有其田,仅能供养四万余人。去除官吏、工匠,将士不得过两万人,否则就无法丰食足食,安居乐业。”

        刘协眉梢轻颤。

        老杨,你这是有朕之矛,攻朕之盾啊。

        不过没关系,朕也正有此意。

        刘协点点头。“大鸫胪所言甚是,朕也有此意。前将军段煨已在上党,朕欲分部诸将于太原、弘农、冯翊,平定匈奴叛乱后,复立西河、上郡、九原等郡,分部诸军。”

        杨彪再次拱手。“陛下深谋远虑,臣甚是钦佩。只是远水难解近渴,陛下欲使河东行王道,当先减河东之重负。既然陛下有意巡狩美稷,臣敢请陛下移北军于太原,为陛下殿。”

        这一次,刘协听懂了杨彪的意思。

        命士孙瑞率北军移镇太原,既能减轻河东负担,又能为他殿后,的确是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当然,对杨彪和士孙瑞来说,此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旦北军到了太原,将来就算回师,也必然会留下一部分人马在太原,防备袁绍西进并州,或者将来东出冀州。

        行军作战,用熟不用生,熟悉太原地理的士孙瑞或魏杰自然是最合适的将领。

        士孙瑞立下大功,才有机会重提太尉掌兵。

        就知道你们不死心。

        “可!”刘协正中下怀,一口答应。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汉道天下,小说《汉道天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汉道天下正文 第244章 天子问政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