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朕TXT下载>>>>正文 399【奇袭辽东】TXT下载

    朕:正文 399【奇袭辽东】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南京。

        宋应星带着两个工匠觐见,同时带来的还有两支火枪。

        “拜见陛下!”

        两个工匠明显接受过礼仪训练,忍着没有下跪,跟随宋应星一起拱手作揖。

        赵瀚笑问:“你说火铳又改进了?”

        宋应星回答道:“改进了许多样式,这次带来最好的两种。”

        宋应星身后的两个工匠,估计就是这两款枪的主要贡献者。

        赵瀚让宋应星把枪拿过来,发现一长一短。

        长的跟现有鸟铳没啥区别,短的却明显是一把燧发枪。

        宋应星解释道:“所改进者,无非哑火而已。这种新鸟铳(火绳枪),试用了一个月,每放铳100次,大概有96次到97次正常。而这种燧发铳,也试用了一个月,每放铳100次,大概有81次到82次可以击发。”

        也就是说,这两款新枪,火绳枪的哑火率为3%—4%,燧发枪的哑火率为18%—19%。

        已经极为显著的提高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该列装哪种新枪。

        赵瀚问道:“射击速度呢?”

        宋应星回答:“鸟铳的射速没变,燧发铳的射速应该能减半。”

        那就不用考虑了,肯定换装燧发枪,将近20%的哑火率,完全可以通过射速来弥补。

        火绳枪的缺陷太明显,即便大同军训练有素,也只能达到一分钟发射一次。

        还有火绳,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燃烧30—40分钟,遇到风大的天气会缩短到20分钟。火绳怕雨怕水,夜间还会暴露。

        并且,为了避免火绳互相干扰,列队时不能站得太密,火枪手之间起码要相隔一米。

        换装燧发枪之后,阵型都得跟着变。

        战场宽度可以变得更大,火枪手可以站得更密,阵型纵深可以变得更浅。近战兵种可以减少,增加更多的火铳兵,对付骑兵的空心阵也能开练了。

        赵瀚高兴道:“全部造这种燧发铳,先给我军的龙骑兵列装。”

        随着这次扩军,老款火绳枪库存清空,只剩下一千多支。接下来就是大量生产燧发枪,先给龙骑兵换装,再给步兵们换装。

        淘汰下来的火铳,可以扔给那些投诚部队。

        比如四川的秦良玉、杨展和甘良臣,还有跟着第十师打仗的广西俍兵。

        当然,由于产量限制,十个正规师全部换装,至少还要两到三年时间。这不是玩游戏,研发出新装备,花金币就能立即造出来,现实打仗必须慢慢等。

        换装之后,也不能立即上战场,必须进行新的阵型、战术训练。

        赵瀚又问两个工匠的名字,好生赞赏一番。

        改进燧发枪那位,赏田五亩,赏银五两,工资提升五级。另外,授予“能工巧匠”称号,通报工部和全军进行表彰。

        改进火绳枪那位,赏田三亩,赏银三两,工资提升三级,授予“能工巧匠”称号,通报工部进行表彰。

        获得特殊称号的人,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商贾工匠,都会配发相应的玉佩和腰牌。玉佩可作为饰品挂在腰间,腰牌可以面见各级官员,包括皇帝。

        手持特殊称号的腰牌者,欲见某级官员奏事,该官员必须十天之内予以接见。

        腰牌是进行编号的,还要刻上本人姓名,若有人冒用或者伪造,形同谋反。

        商贾的特殊称号,已经授予出去上百个。

        比如捐资助学,可颁发“儒商”称号,但创办私立学校除外。又比如今年大灾,捐钱捐粮赈济灾民的商贾,可颁发“仁商”称号。

        这些称号,就跟大明的牌坊一样,必须层层上报到中央,审核之后才能获得批准。

        除了能持牌面见官员,其他全是荣誉性质,没有任何特别优待。

        至今也没人持牌来见赵瀚,见是可以见的,但如果没有正事儿,纯粹找皇帝聊天,皇帝肯定把你记在小本本上。各级官员也是如此,如果无事乱找,纯粹自讨没趣。

        ……

        朝鲜,汉城。

        一个内侍连滚带爬冲进去,慌张喊道:“殿下,天朝大兵杀来了!”

        “哪……哪个天朝?”李倧吓得面如土色。

        内侍回答说:“就是占领济州岛的大同天朝。”

        李倧浑身一哆嗦,站起来往后宫跑,边跑边说:“快快传令,御驾北狩,去求清国庇护!”

        朝鲜这些年,可谓多灾多难。

        先是被日本侵略,一路打到首都,沿途烧杀抢掠,民生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接着又被满清狂揍,出兵帮大明打仗全军覆没。随后又被满清暴揍一顿,直接从朝鲜掳走50万人口,李倧的两个儿子也被抓去做人质。

        期间爆发内乱,打得朝鲜伤筋动骨。

        虽然这几年有所恢复,但根本不可能再打仗。特别是断绝中朝贸易之后,陆军、海军全部废了,赵瀚派兵占领济州岛,朝鲜国王连个屁都不敢放。

        就在李倧准备丢弃王城逃跑时,又有官员前来报信:“王上,天朝使者带着礼物来了。”

        “他们不是来攻城的?”李倧惊疑不定。

        官员回答:“并不是。”

        其实没啥使者,济州岛被设为济州县,商贾孟怀恩已经做了知县。

        这次,孟怀恩随军北上,要去新的地盘当官。

        中途在江华岛补给淡水,顺便来一趟汉城,重新跟朝鲜进行贸易——逼迫朝鲜卖粮食!

        毛文龙的东江镇不产粮,许多军粮也是找朝鲜买的。

        此时此刻,孟怀恩穿着青色官服,头戴乌纱帽。除了没有补子,跟大明知县一模一样。

        他身边还跟着一队士兵,大摇大摆踏进汉城。

        李倧率领百官跪迎,匍匐大呼:“xxx拜见天朝使者!”

        孟怀恩笑道:“起来吧。”

        孟怀恩此刻有些飘飘然,想他一个山东商人,因为兵祸逗留镇江,哪想到几年之后,能够做官当知县?而今,就连朝鲜国王都给他下跪。

        李倧必须跪,因为他投降满清,彻底背弃了大明。

        现在大明虽然覆灭了,但中国又有新皇帝。他必须表现得足够谦卑,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李倧把孟怀恩迎入王宫,让百官作陪,设宴款待孟怀恩。

        酒过三巡,孟怀恩突然说:“我国陛下欲重建东江镇,海运军粮太远,想跟朝鲜国重开贸易。丝绸、布匹、香料……应有尽有,朝鲜得拿粮食来换!”

        李倧为难道:“不瞒天使大人,五年前,满清从朝鲜掳走数十万百姓,还抢走无数牲畜和财货。朝鲜的粮食,实在是不够吃啊。”

        这是实话。

        几十万人口,大量牲畜和财货,一股脑儿被满清打包带走,五年时间怎么恢复得过来?

        孟怀恩却冷笑道:“既然殿下没那个本事,那就换个有本事的做国王。组建东江镇的数万兵马,如今就在江华岛那边。皮岛无粮食可用,干脆攻下汉城,在汉城重建东江镇!”

        李倧顿时无言以对,愁眉苦脸好半天,终于硬着头皮说:“天使大人,朝鲜有粮!”

        当然有粮,几十万百姓被掳走,正好空出大片土地,被朝鲜官员趁机侵占,然后招募各地佃户开垦。

        朝鲜百姓没粮,朝鲜官员的粮食却比以前更多!

        而且,恢复贸易之后,用粮食换取中国的商品,官员们又能趁机大赚一笔。

        李倧要是不答应,朝鲜的两班贵族,也会逼着他答应。

        数日之后,双方在江华岛进行交易。

        一船货物,可换好几船粮食,省去从江苏长途海运的风险。

        满清留在朝鲜的监视者,立即派人回去报信,说大同军要在皮岛建立东江镇,请求在皮岛附近的沿海城池增加守军。

        真的在皮岛建立军事基地?

        当然不是!

        因为最新得到的消息,为了打消八旗贵族抢一把就回去的念头,多尔衮下令毁坏辽东的城镇村落——历史上也是这样搞的,否则的话,大部分满清贵族,都想抢劫之后重回东北。

        八旗将士及其家属、奴仆,还有八旗辖下的民户,前后陆续有三十多万入关,充实了人口稀缺的北直隶。

        整个东北,只剩十五座城市有部队留守,其余全部改为文官进行治理。

        既然东北空虚至此,那还在皮岛窝着干嘛?直接登陆占据城市啊!

        辽东半岛,那么大片土地,只剩盖州还有八旗军。

        多尔衮从来没有想过,赵瀚能够隔着山东,直接出兵攻打辽东地区。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眼界问题,就连洪承畴都没料到。

        上海、福州的海军全部出动,运载着大同军第十一师将士,还有许多后勤物资,浩浩荡荡奔着金州(大连市金州区)而去。

        他们在金州卸货之后,还要继续回江华岛,从朝鲜装运粮食过来。

        “敌……敌袭?”

        负责管理金州城的,只有一个汉人军官、一个汉人文官。

        他们看着庞大的海军舰队杀来,完全没搞明白咋回事儿,甚至都忘了要聚兵守城。

        当然,也没法聚兵。

        城市人口,外加乡下农民,整个金州地界,满打满算也就剩两三万汉人,坐船而来的大同将士和官吏就有一万多!

        当大同军靠岸登陆时,金州官员总算回过神来,征调城内百姓前来防守。

        胡定贵下令道:“全军摘掉头盔!”

        一个金州百姓,望着越来越近的大同军,突然激动大喊:“没有剃发,是朝廷的大军,皇上派兵杀回来了!”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不知谁率先呐喊,其余汉民跟着欢呼起来。

        多尔衮不但迁走人口,还带走大部分粮食。没有满人的金州城,粮食已经快吃完了,估计得饿死一半,才能等到城外的农民种出粮食。

        “杀鞑子,迎天兵啊!”

        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守城部队,突然朝着金州官员杀去。

        那些金州官吏,其实也是汉人。

        (大家手上的月票别忘了投哈!这章短小!老王现在很自觉,继续写,争取早点码出第三更!)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小说《朕》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朕正文 399【奇袭辽东】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