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朕TXT下载>>>>正文 211【教育改革计划】TXT下载

    朕:正文 211【教育改革计划】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南昌。

          密探头子徐颖,正在做一件不符合他身份的事情,奉赵瀚之命编写《数学》、《几何》教材。

          《数学》内容,是赵瀚在铅山含珠书院所授。

          《几何》内容,徐颖已经拿到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不过只有前六卷,之后的内容徐光启没时间翻译,但在第一卷就提出了定义、公理等概念。

          “咚咚咚!”

          一个官差敲开院门,说道:“可是黄仲聪家?巡抚老爷有请。”

          徐颖放下即将编完的书稿,正打算出门,小寡妇刘氏追上来给他加衣服。

          就在前两个月,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已然滚到一起了。

          徐先生守身如玉那么久,还是没经得住诱惑啊!

          总督府已经改为巡抚官邸,等徐颖奉命赶来时,王廷试、左孝成等人已经到场,刘同升、萧谱允等举人都去北京会考了。

          举人们不在,徐颖的地位迅速提升。

          王廷试则非常尴尬,江西三司同时举荐,崇祯还是不愿让他做官。

          反而是江西左布政使丁魁楚,得偿所愿告病归乡,新任左布政使叫朱之臣,估计要过年之后才能到江西。

          熊文灿对还乡会士子们说:“陛下体恤百姓,不忍江西子民再受兵祸,因此打算招降那庐陵赵贼。尔等从南边逃来,想必对赵贼颇为熟悉,谁愿前往吉安联络招安之事?”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

          秀才卢虞当即力争:“此必有奸臣蛊惑陛下,那赵贼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伤风败俗,怎能予以招安?庐陵赵贼若是招安,周边府县但有居心叵测者,必然也会效仿其事,反正造反闹大了就能做官。如此,江西危矣!”

          “请抚帅上疏陛下,收回招降赵贼之命!”左孝成突然跪地。

          “请抚帅上疏陛下,收回招降赵贼之命!”

          其他士子纷纷跪地,徐颖也连忙跟着跪下。

          他们之所以逃到南昌,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土地。盼着有一天,官兵能灭掉赵贼,他们可以拿回田产。

          招安是什么鬼?

          招安意味着他们的田产,今后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熊文灿安抚道:“诸生请起,招安不过一时之策,汝等不必信以为真。”

          众士子面面相觑,这才不情不愿的站起。

          去他娘的一时之策,北方流寇明显灭不了,那么赵贼的招安就会弄假成真。

          熊文灿说:“谁愿前方吉安府?”

          无人回答。

          王廷试干脆点名:“仲聪跟我走一趟吧。”

          徐颖做出为难的表情,犹豫再三,终于说道:“既是皇命,晚生自当遵从。”

          这次是去跟庐陵赵贼接触,熊文灿让王廷试负责。又顾虑王廷试与赵贼不熟,于是选派一个士子做副手,选来选去竟然选到徐颖的头上。

          没办法,举人们都进京考试去了,剩下的秀才还真没几个能打。

          腊月十五。

          徐颖踏上前往吉安的船只,他跟王廷试都是“普通百姓”。反正不代表官府,也不代表皇帝,招降失败自然与朝廷无关。

          站在船头,王廷试问道:“仲聪多久没回去了?”

          “彷如隔世。”徐颖回答。

          王廷试告诫说:“吾知仲聪与赵贼有深仇大恨,但此行奉皇命行事,仲聪切莫激怒赵贼。”

          “定然不会,国家大事为重。”徐颖拱手说。

          徐颖知道王廷试是内应,而且是个不怎么听话的内应。

          王廷试却不知徐颖的身份,还在想着到了吉安府,怎么绕开徐颖跟赵瀚单独密议。

          数日之后,二人来到总兵府,受到赵瀚的热情接待。

          赵瀚实在忍不住想笑,干脆哈哈大笑,拱手说:“早闻王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哪里,哪里,”王廷试说道,“赵总镇雄姿英发,乃天下之豪杰也。”

          赵瀚摇头说:“我这个总镇是假的。”

          王廷试说道:“可以是真的,只要赵总镇愿意招安。”

          赵瀚回到自己的座位,大马金刀坐下:“说吧,朝廷开出什么价码?”

          王廷试说:“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昭勇将军(正三品),吉安总兵(无品阶)。”

          “代价呢?”赵瀚问道。

          王廷试说:“其一,解散农会;其二,发还地主田产;其三,带兵北上协剿流寇。”

          赵瀚笑道:“给个底价,莫说这些虚的。”

          王廷试瞟了徐颖一眼,生怕暴露自己,正色道:“此便为底价。”

          赵瀚仔细想了想:“好,我答应。”

          “嗯?”王廷试颇为意外。

          赵瀚解释说:“农会是农民们自己建的,与我无关,我会让他们解散,但听不听要看农民自己。地主田产,我也会发还。让那些地主,尽管拿着地契来寻我便是。至于带兵北上协剿流寇,我当然愿意为国效力。无奈本人军粮不够,请先拨发三十万石粮草、十万两银子做开拔费。”

          “这……”王廷试瞬间无语。

          赵瀚笑着说:“你写信回去,让熊文灿自己来谈。”

          王廷试和徐颖被扣下,而且各自被单独叫去说话。

          密室当中,王廷试自然是赌咒发誓,说愿意为赵先生效死,上次打仗没出手是因为兵权被夺了。

          反正很没诚意的一个老家伙,只想着好处,不见兔子不撒鹰。

          “仲聪,辛苦了!”

          “濯尘!”

          赵瀚和徐颖再次重逢,没有任何客套,甚至不分上下级,皆以表字称呼对方。

          一番叙旧,徐颖说道:“南昌的生意还算红火,希望能再拨一笔银子,我打算去淮安开分店。”

          “需要人手吗?”赵瀚问道。

          “不用,”徐颖笑道,“我在南昌发展了一批贫寒士子,都是家境困难又有志向抱负者。”

          “做得很好。”赵瀚赞赏道。

          徐颖又将《数学》和《几何》献上,赵瀚当即仔细阅读,觉得可以作为教材。

          并且,赵瀚觉得改革教育制度,设立三年义务制小学。

          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可升入中学免费读书,而且提供食宿费。但是,免费中学生人数很少,其余想读中学必须缴纳各种费用。

          把各县以前的县学,全部改为中学!

          如果按老百姓的理解,三年小学毕业便是童生,中学毕业就相当于秀才。

          不过嘛,中学毕业生没有任何优免。毕业之后,先去各部门观政实习,表现良好者可分配职务。

          赵瀚治下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快要毕业了,他们属于义务教育的半成品。老师很垃圾,课程很随意,大部分只是能识字、会算术、会写公文。

          这些人做文吏很好使,但赵瀚要暂时留下来,令其留校做老师教《数学》,淘汰掉以前的垃圾数学老师。

          若是谁能自学《几何》,可以调去县城做中学老师。

          反正一步步来吧,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师资力量都得自己培养,原有的读书人只能教语文。

          赵瀚很快编好了课目内容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千字文》、《数学》

          小学二年级:《小四书》、《数学》

          小学三年级:《小四书》、《大同集选编》、《数学》

          中学(共三年):《四书》、《诗词散文》、《公文写作》、《数学》、《几何》、《大同集》

          白鹭洲书院,更类似大学,中学毕业生可以选择深造,内容为:《五经》、《史学》、《数学》、《几何》等等。

          以前的功名学历,赵瀚一概不认,士子们可以重新去读小学。

          只要考试合格,半年小学毕业、一年中学毕业都可以,全部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歧视。

          《四书》内容会加以修改,比如被朱元璋删除的《孟子》章节,必须予以回复。朱熹的注解,可以不必严格遵守,只要说得有道理,准许有其他解读方式。

          至于《物理》、《化学》什么的,等培养出更多懂得《数学》、《几何》之人再说。

          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赵瀚定下的期限为十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已经很短了。

          腊月二十八,熊文灿果真亲自前来吉安,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急切心情。

          这位老兄得到赵瀚的回复,立即知晓赵瀚是聪明人,而且有愿意接受招安的意向。

          当船只驶入丰城县地界,熊文灿明显感觉不一样。

          南昌周边乡村,虽然农会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但毕竟没有真正分田,底层百姓也没有真正翻身做主。

          而丰城县的百姓,眼看都要过年了,竟然还在冒雪开挖水渠。

          不要工钱,自带干粮,搞得热火朝天,甚至休息时还欢声笑语。

          看到那一幅幅劳动场景,熊文灿在恐惧的同时,又对招安赵贼更有信心。

          因为庐陵赵贼的发展模式,完全不需要攻城略地。就在乡村发展农会便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直接分田到户,即便不占有城市,也能实际的扩张地盘。

          赵贼肯定愿意招安,然后全力在农村扩张!

          等哪天朝廷反应过来,整个江西都已是赵贼的,夺取城池更似瓜熟蒂落。

          可那关熊文灿屁事,他招降赵贼有功,只要不继续丢城,便肯定能立功高升。唯一需要主意的,就是自己调离江西之前,赵贼千万不要再攻城!

          至于熊文灿离开之后,赵贼随便怎么反水都行,可以推说是新任巡抚逼反的。

          想通此理,熊文灿居然心情愉快起来。打仗他不行,治政他不醒,糊弄鬼他却非常在行。

          (求一下保底月票。)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小说《朕》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朕正文 211【教育改革计划】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