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TXT下载>>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正文 第226章 万陵县的发展TXT下载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正文 第226章 万陵县的发展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今天李昌宪打算到万陵县的研究中心去看看,现在研究中心主要是进行两大方面的研究,一是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另一个就是火器的小型化。

        而且他来这里,还有一个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如何将神威大炮阉割化。

        目前万陵县的神威大炮还是前装滑膛炮,首先是射程远,火炮射程普遍在五百米以上。其次是口径大和炮管长,炮长三长,这意味着炮弹初速高、威力大。

        而且万陵县的神威大炮有炮耳,可调整射击度角,配合准星和照门,达到精确射击的目的。

        再加上管壁厚,炮管从口到尾逐渐增粗,符合炮膛内压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的风险。

        还有研究中心专门给神威大炮设计了炮车,方便神威大炮的运输,如果没有这些炮车,这么沉重的大炮如何运到阵地前沿都是一个大问题。

        要想给神威大炮阉割,就不要给这些大炮配备炮车,增加他们运输大炮的难度。

        其次是不装炮耳和瞄准器,估计不加装这些炮耳和瞄准器,买家也不会抱怨的。

        其实这两样东西在大炮配置中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那些前来购买大炮的人眼中只有那些炮管,根本就没有计较那些附属性的东西,而且他们更眼热那些厚重且粗长的青铜大炮。

        事实上,万陵县的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实行了铁心铜体铸造法,不仅管壁较薄和重量较轻,而且花费较少,还较耐用。

        至于这几个青铜大炮,李昌宪是真的不想卖,不仅仅是因为这几个青铜大炮是第一批铸造出来的大炮,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且这几个青铜大炮都是全铜制作的,即使炼化了也是值不少钱的。

        几天后,等那些想购买神威大炮的人再次聚集在万陵县县衙时,李昌宪都有点后悔了,试探着和这些人解释。

        “诸位是否再等一段时间,万陵县就要铸造出新式的大炮,到时候你们买新式的大炮,岂不比这些旧炮要好?”

        但是前来买炮的人都不是傻子,听说万陵县要给他们重新铸炮,都一个个地摇头,万陵县县衙又没有说铸造新式大炮需要多长时间,万一等新式大炮铸造出来了,万陵县县衙突然不卖了怎么办?

        所以很多人认为李昌宪这是拖着他们,压根就不想卖给他们神威大炮。

        二皇子的代表吴世庆站出来了,说道:“李县令,新式大炮还是留着贵县衙用吧,我等认为这些旧大炮挺好的。”

        众人也都是点头,坚决要万陵县以前铸造好的神威大炮,而且那些大炮都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何必舍近而求远哪?

        要是买新式大炮,时间长不说,万一李昌宪再在神威大炮里面故意搞坏,让他们拉回去不能用怎么办?

        看到众人这么坚持,李昌宪无力地坐了下来,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在心里盘算这些青铜大炮要是炼化了,可以再造出几个新式大炮来。

        何岳在一边劝阻道:“大人,随他们的便吧,把那些旧炮买走也好,正好有钱了研发新式的火炮。”

        其实他还有一点没有说,就是急着把这些人赶快打发走,不要再纠缠在万陵县县衙,这几天光顾着招待这些人把万陵县的发展计划都打乱了。

        比起张克文的忧国忧民,现在何岳更注重于万陵县的发展,何况他的家人都迁徙到万陵县来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在万陵县都生活得很好,所以何岳更不想万陵县有任何麻烦了,而且对于李昌宪的一些发展万陵县经济的想法也渐渐地认同起来。

        “好吧,这个拍卖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本来李昌宪还想着给这些人省省钱什么的,现在看来,他在这里真的是多余了。

        这些来买神威大炮的人都是财大气粗的土豪,根本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在走之前,李昌宪朝何岳使了一个眼神,那就是把价格抬高了再说,既然你们这么有钱了,我多要点没有问题吧,而且卖神威大炮只有万陵县这一家,再无第二家分店的。

        何岳心有体会地眨了眨眼,表示明白了。

        接来的日子里,李昌宪陪着李昌路在万陵县县城转悠,并给他介绍了一下万陵县的发展。

        相对于大晋朝其他城市来说,万陵县的一切都是新的,宽敞的大马路,整齐规划的房屋,新建的学堂,来往的马车和川流不息的万陵县人,让李昌路看了都大开眼界。

        这里不但有来自大晋朝内地的商人和老百姓,还有众多穿着土著服装的当地人,而且李昌路还发现了很多从南洋来的黑不溜秋的土著人,还有几个上次逃难来的欧洲人。

        “大哥,万陵县这两年在你的治理下,简直成为了一个小江南。”

        “老三,你过奖了,万陵县哪能和江南相比!”

        虽然这么说,但是李昌宪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万陵县是发展的很快,但是和江南地区的一些城市比,还差得很远。

        不但是经济上,还是城市建设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文化上,万陵县和大晋朝内地的其他城市好像差着几个时代,毕竟万陵县这里识字的人太少了。

        万陵县县衙每发布一个通告,都需要县衙的人在告示前大声地宣读几遍,尽量让围观的人群都能听清楚。

        前一段时间,李昌宪和张克文提议的扫文盲教育,报名参加学习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为了凑够一个学习班,李昌宪硬压着阿布达和县衙里的一些人去报名学习。

        即使是这样,还是有的人敷衍了事,不把学习当回事,为此李昌宪实行了惩罚措施,才那些不想识字的人每天都乖乖地在学堂里学习一到两个时辰。

        所以万陵县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全方面的发展。

        李昌宪相信等学堂里的这些孩子们毕业了,万陵县的情况就会好很多,但是这需要多少年哪?

        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年。

        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李昌宪和万陵县的所有人都充满了希望。

        希望在,万陵县的美好生活就不会离得太远。

        看着看着,李昌宪很快皱起了眉头,干净且整洁的大道两侧还是能看到不少的窝棚,让人看到了有点格格不入。

        毕竟前一段时间收纳的难民太多了一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吸纳完毕,而且还有很多的人居住在窝棚内。

        看了看一边游玩的李昌路,发现他对这种情况好像是熟视无睹,估计他在其他城市见惯了太多的难民,对于这种胡乱搭建的窝棚,在他看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小说《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正文 第226章 万陵县的发展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