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TXT下载>>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七八七章 变化TXT下载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七八七章 变化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张勇他们先到了巴达维亚,在那里短暂地停留了一段时间,接受了进一步的培训。

        嘤国人主要是告知他们怎么解释自己的新身份。

        当然了,可能嘤国人也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在巴达维亚,他们被禁止外出。因为在这座城市中也有很多的华人,东印度公司当局也不知道究竟这其中有没有复兴军的眼线。

        现在的东印度公司才不敢驱赶华人,也再让土著屠杀华人。

        那样正好给了华人对他们开战,驱赶他们的借口。

        已经有好几次,尼德兰控制的城市内的华人发动武装暴动,赶走了殖民当局,然后成立了新的国家。

        这背后必然是有复兴军情报部门的影子。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非常清楚,复兴军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侵蚀他们,早晚有一天,复兴军不需要一兵一卒就能将他们从这里给赶出去。

        公司这些年在这里搞的建设,投入的巨额资产都将成为华人的嫁衣裳。

        所以复兴军与大嘤帝国的战争爆发之后,尼德兰人一直在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在帮助嘤国人。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都是一帮子聪明人,他们不可能看不出复兴军的意图。

        就连大嘤帝国都无法在东方立足,那么他们一个小小的尼德兰又有什么资格赖在这里呢?

        至于,为什么到现在复兴军都没有对他们正式动手,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也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他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这几年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不再继续向自己的控制区追加投资。不仅仅如此,他们还在加紧对当地的掠夺。

        他们以前不会抓捕当地的土人作为奴隶使用。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贩运当地的土人到自己非洲的殖民地。

        在当地的庄园中也开始使用奴隶。这样的行为自然受到了一些土人部族的抵制。各地的反抗层出不穷。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也一改往日怀柔的政策。

        他们拉拢一部分土人去镇压那些反抗者。起事的部落基本上都被连根拔起,轻壮人口全都当作奴隶运走。

        这种穷极一切的掠夺手段,让很多土人部落带着自己的土地去投靠华人的国家。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饮鸩止渴。

        而董书恒的打算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逼迫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出手削弱土人的人口。

        然后华人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成为这里的主导。

        张勇在巴达维亚呆了一段时间之后,被趁着夜色转移到了爪洼岛北部地区。

        通过丛林间的密道,他们来到了一个名为三宝垄的华人小国。

        这个华人国家的模式跟兰芳国很像,就是几个大家族合伙组成的一个共和国。

        执政官的位置由几个大家族轮流做,人选由大家族的代表推举。

        这个共和国从后世的爪洼岛的三宝垄一直延伸到东边的泗水城,由两座主要的城市组成。几乎占据了半个爪洼岛。

        该国已经加入大华夏圈,而且是那种内附的藩属国,复兴军会按照条约保护三宝垄的安全。

        所以,即使尼德兰人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就在边上,但是依然不敢动对方。

        这实际上有些欺负人的感觉。

        但是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弱肉强食,正是这里的规则。

        张勇他们被从一条山间的丛林小路带进了三宝垄境内。他们被带到了一家华人开办的种植园。

        种植园属于当地的大家族卢家所有。管事儿的人显然是被尼德兰人收买了。这人帮着张勇这些华人密谍假造了身份。

        南洋这里原本散落在各地的华人本就很多。突然冒出来一个华人也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南洋的这些华人小国大都是初创,管理制度也不完善。

        尼德兰人想要通过一点手段伪造人口信息并不是太难。

        为了掩人耳目,张勇他们还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

        这是一个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的巨大种植园。里面有上万亩刚刚开辟好的橡胶园,不过都还是幼苗。

        这些年橡胶产业发展很快,需求旺盛,尤其是复兴军开发出汽车和拖拉机之后。

        橡胶的价格增长了近十倍,从东华进口橡胶只能解决一部分分缺口。

        而且从东华运输过来的成本要高很多。

        南洋这里种植橡胶的气候条件非常好。

        而且这里可以搞到廉价的劳动力。

        那些土人,你让他去做别的事情,他也做不好。不过他们非常擅长钻林子,正适合做割胶工人。

        不过这个岗位的死亡率也蛮高的。割胶一般都要在凌晨的时候做,正是蛇虫出没的时候。

        种植园中几乎每天都会有人被咬伤,送回来及时的还能捡回一条命,要是晚一晚,人就没了。

        在南洋的华人小国,那些土人只能依附于华人生活。

        因为以前的仇恨,华人将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源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确切地说,主要的生产资料都控制在大家族的手中。

        华人除了一些商人、手工业者还有一些小地主相对独立,大部分也是依附于这些大家族。

        不过华人一般都是担任管事儿以及种植园的保卫人员。

        这些华人大家族在当地更像是一种领主似的存在。

        他们成立的国家也是几家的联合。

        实际上几家之间在当地都划分好了势力范围。

        张勇进入了卢家的庄园,虽然只在这里呆了几天时间。

        但是也感受到了这里华人的优越感。

        他甚至看到有土人试图逃跑,直接被沉入流经庄园的一条大河。

        张勇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祖籍潮州的华人管事。

        两人一见如故,聊了很多当地的事情。

        张勇才知道,原本华人在当地生活一点安全感没有。

        尼德兰人用亲近自己的土人部落,充当地方上的管理者。

        华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收入最后大部分都被搜刮。

        甚至没有家族庇护的华人,一个不小心就会突然失踪。然后他的产业就会被那些土人占据。

        现在他们之所以对土人狠,完全是在以直报怨,以牙还牙,一雪前耻。

        张勇在卢氏庄园呆了一段时间,就跟一群同伴离开了这里。

        他们登上了从南洋到沪上的邮轮。

        每天都有大量的海外华人回到本土探亲。

        复兴军允许藩属国的华人到内地活动。

        不过仅仅局限于探亲、游学和旅行。

        要想回去定居是需要审批的。

        这主要是担心移民回流的问题。

        毕竟这些移民都是董书恒花了很大的代价送出去的。

        短时间内,内地人生活的条件改善肯定会更快一些。

        难保有些人又想趁着探亲的机会回到内地生活。

        张勇他们从复兴军理藩院驻藩属国的办事机构获得了入境一个月的探亲机会。

        就这样,张勇离开祖国多年之后,再次回到了国内。

        虽然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还是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的感觉。

        在他的印象中,内地最繁华的地方当属广州十三行了。

        他没来过沪上,不过他知道这里曾经被嘤国人占了租界。

        也算是一处繁华之地。

        他也在开普敦生活了几年,那里也算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

        但是这些相比于沪上都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黄浦江的岸边码头绵延几公里,全都是停靠的船只。

        沿江的宽阔马路一眼望不到边。

        拖着大辫子的电车,四个轮子不需要马拉就能够自己跑的车子,比比皆是。

        在船上的时候,张勇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一直到现在下了船。他都还感觉自己自然处在梦幻当中。

        事实上,不光是他,几乎所有多年未回国的游子,或者是第一次来内地的洋人都会觉得这是梦中的世界。

        现在的沪上被称为世界第一大都市。

        事实上他确实可以称为第一大都市。

        现在这里的常驻人口,加上自贸区的话,已经超过五百万。

        这个时代,超过一百万都算是大都市了。

        说道人口,这里肯定是超过新京城。

        沪上的城区主要沿着黄浦江的两岸南北延伸。现在已经开始向东西两边拓展。

        工厂区更是搬到江东边去。江上有一座巍峨的铁桥,现在也算是沪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每日里这座桥上的人流车流络绎不绝。

        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时候,更是拥堵不堪。以至于有了铁桥之后,周边的渡口依然要继续留用。

        “小伙子,你是从哪里回来的啊?”卖帽子的商贩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不过脸上都是皱纹,也许是长年在外面摆摊做生意,整个人看起来很老。

        这商贩也不是本地人,而是从苏州过来的。

        好在商贩说的是官话,要不然张勇铁定听不懂。他去香江之前就没有出过粤东。

        “大哥,我是从南洋过来的,三宝垄,您知道吗?”

        “知道,知道,爪哇岛,那可真是不近啊!”

        “可不是嘛,我十几岁就出去了,在那里种植园做工,现在三宝垄归咱们华人自己做主了,咱们的生活也好了,所以回来看看,原本家里穷,想着回来接济一下。”

        “小伙子,你还是先回去看看,要不要接济还不一定呢!现在但凡愿意出力气的,都穷不了。你出国时间长了,不知道国内的情况。现在的官府不一样了,别的不说,老百姓的出路比以前要多得多了。”摊主很明显是个爱聊天的。

        “是的,大叔,这沪上这么大的城市,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张勇为恭维地说道。

        “可不是嘛,咱们这里号称是世界第一大城,这可不是咱们自封的,而是那些洋人说的。”

        “话说这沪上前些年也没那么大。可是这几年全国的富商都往这里跑,洋人也喜欢往这里跑。也许有钱人喜欢扎堆吧。”

        “这有钱人多了,工厂就多,花钱的人就多,工厂、商行也就多了起来。工人、伙计都跟着多起来,这城里的人就这样越来越多。兄弟,其实我也是外地人,不过在这里生活的大都是外地人,以我们苏州与杭州的最多。”

        张勇也不急着走,就站在那里听着摊主的喋喋不休。

        就当是了解一下国内的情况了。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不过一看就是那种闷葫芦的类型。

        三人一个小组本就有相互监督的意思。

        其中一名自己的下线,张勇不担心,但是另外一人,张勇没有把握收服对方。

        他回来的事情,国内已经知道,在开普敦的时候,张勇就抽空让葡萄牙的商船将消息给带回国内。

        但是后来张勇出发之后,就没有机会再往外送消息。

        现在的间谍可没有条件在自己的住所内藏上一台无线电台。

        虽然复兴军现在有那玩意,但是远洋电台,光是高高的天线就不是张勇能够解决的。

        现在回到了国内,张勇必须要找到机会联络到组织。

        但是身边有一个不确定因素,他又一时无法甩掉人家。

        如果是刻意将人甩掉,或者是直接干掉,那么今后张勇再次回到开普敦的话就可能要暴露自己,或者是得不到嘤国人的支持。

        张勇这次在内地执行任务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因为他们回内地的通行证就只有一个月的有效期。

        嘤国人也没有办法帮他们伪造一个内地人的身份。

        复兴军的海关还是非常严格的。

        张勇他们下船的地方是自贸区,已经经过了一次检查,接下来他们还有经过第二道海关。

        “老哥,我其实是粤东那里的,但是这次只有到沪上的船只。所以只能到这里了。你知道我们怎么从这里到粤东吗?”

        “这个,那你们可是绕了老远的路呢!”摊主摇了摇头说道。

        “这个倒没有多大关系,多年未回内地,正好也能观看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张勇微笑着说道,似乎对旅行充满了向往。

        “这样的话,那你们就不要坐船了走海路了。你可以乘船沿江而上,然后到武昌坐火车南下。要是再过段时间,你们就可以直接从江宁南下了。”摊主似乎对铁路线路非常的熟悉,他在这里做生意,应该是经常有人问他这些情况。

        “那多谢大哥了,我们兄弟几个这就去过关了。”张勇戴好了新买的棉帽子,拿出了几张小额钞票递给摊主。

        现在在南洋的藩属国也都流通复兴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从一厘钱、一分钱、一角钱,一直到一百元。这样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购买需求了。

        张勇也是到了巴达维亚才熟悉这种新的纸币的。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回到清朝做盐商,小说《回到清朝做盐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七八七章 变化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