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TXT下载>>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六〇七章 锡兰茶园TXT下载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六〇七章 锡兰茶园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曾涤生跟董书恒讲了很多华夏历史上的文官文化。这些东西在书上是没法直接看到的。

        都是曾涤生这样的官场老油条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慢慢总结出来的。

        自从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以来,文官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传承。

        读书人通过读书考科举,最终是要完成自己身份的升华,是要保持或者改善自己和家族的生活状况的。

        这里面是有很强的特权思想。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去忠君报国。

        他们将这种忠君报国看作是获得特权的交换。

        现在复兴军虽然改革了科举,降低了考试的门槛和官员的起点。

        最初这么设计的时候,董书恒就是要削弱官员的特权思想。

        包括后面告诫他们只是为百姓服务的。就是要让他们确立一种做官只是一种职业,一种比较神圣的职业的认识。

        但是在本质上还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

        尤其是队伍中庞大的由旧时期幕僚、师爷转变而来的官员。

        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办事的能力确实不错,也不敢将原本吃拿卡要的那一套带到工作中。

        但这只是因为当时的淮海军体量小。新成立的监察部在李虎的带领下也足够的勤勉,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可是,时间长了,这些人的本质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尤其是在光复之后,很多人走上了更高的岗位,管理的区域更加的偏远,这种地理上的偏远会让很多人的胆子变大。他们将原本官场中的那一套拿出来。

        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贪污受贿……

        种种行为都冒了出来,而复兴军自己培养的官员以及那些书院出来的学生在官场上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还不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出现的一些个例已经让董书恒头痛不已。

        其中甚至有一开始就是进入复兴军的元老级人物。

        刚开始的时候,监察院还能对付。

        但是后来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将检察院派下来的人都给收买了。

        他们通过拉帮结派,在地方上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对上欺瞒,对下通过拉拢打压的手段不断地扩大这个集团的规模。

        这种事情在前朝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曾涤生很直白地告诉董书恒,这样事情是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的。

        只能像董书恒所说的,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了,老百姓群体中的读书人比例高了。那些人会用律法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还有就是电话、电报普及之后,地方官员没办法对地方上的事情完全只手遮天。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保障高层的清廉,就能有效的遏制或者缓解这种腐败现象。

        短时间内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只能给他们树立一个敌人。

        恶人总要恶人磨。曾涤生建议董书恒在监察院中补充一些旧官僚,这些人只能固定在监察院系统内部。

        让他们去对付这些原本的幕僚、胥吏。因为他们了解这些人的手段。

        这些旧官僚的品性不一定要多好,但是一定要是那种有能力、有手段的人。

        这样让两方斗起来,至少能够维持住一种平衡。

        董书恒也觉得这样有道理。

        他原本想建立一个地方评议会那样的制度,先将地方民主给弄起来。

        不过,曾涤生一下就给否定了。

        他告诉董书恒,他想搞的那个评议会只会被这些人利用。

        因为现在的情况下,地方上能够进入评议会以及愿意进入评议会的肯定是那很少一部分有文化的人。

        而这些人大部分还是当地的地主或者商人,这些人都是最容易产生私心的。

        到时候,那些官员只要的让渡一部分的利益,那么双方就很容易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庞大,更加牢固的利益群体。

        满清的时候,地方官场就是这样的,地方官、胥吏与那些士绅一起联合在一起欺压百姓。

        在这样一座大山压迫之下,普通人就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当初从满清投过来的旧官僚,董书恒手中确实储备了一批。

        当初都放在了一些闲职上,现在要挑出几个还是很容易的。

        最后董书恒邀请曾涤生出山帮他做事,只是曾涤生毫不犹豫就婉拒了。

        他现在这个状态比他出山发挥的作用还要大。

        不过他答应会将自己对一些时政的想法写成札记,定期交上去。

        离开长沙之后,董书恒继续南下,他将从湘南进入粤西然后进入云贵。

        接下来他要去西南军区看一下,顺便到腾冲府去见几个重要的人物。

        在此期间,这次由圣军策划,廓尔喀新军以及缅甸王军参加的战役也因为大嘤帝国第二批远征军的到来而结束。

        联军曾经一度打到了加尔各答的城下。

        联军的火炮都已经轰进了位于下城的印度人聚居区。

        给这里的人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但是第二批的三万英国远征军以及一万多从南方罗伯特将军那里调来的军队。直接开进加尔各答,让这里的军力瞬间充盈了起来。

        英军甚至组织军队出城在加尔各答城北与联军进行会战。

        联军的素质以及火炮的数量和威力毕竟不如英国人。

        在会战中联军的伤亡惨重。当然英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玉成主张主动退军。

        这样再打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联军于是向北撤到了帕德巴拉城修整。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这座城市对加尔各答进行监视。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拿下加尔各答,但是联军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最大的一块就是英印军全面退出了北方恒河流域。

        起义军的北方联盟的危机被解除了。

        巴依女王掌控的北方义军趁机反攻,成功拿下了英印军抛弃的所有地区。

        巴依女王几乎是每到一处,城内留守的仆从军就开成投降。

        英国人的撤退让他们士气尽失。当地的百姓也被义军的各种口号所吸引,渴望加入北方联盟。

        廓尔喀人得到了根德格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他们终于有了一块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带,这将极大的改善廓尔喀人的生活。

        原本就在圣军控制之下的朗布尔区成为了圣军的后方。

        圣军的领土向西推进到了根德格河,与廓尔喀交界。向南扩展到了重镇拉杰沙希。

        这一块位于雅江和恒河之间的平原地带被石达开命名为河中地区。这里的土地肥沃,灌溉方便,至少可以养活上千万的人口。

        而缅甸王军则获得了河口西侧的库尔纳地区。

        按照三方的约定,联军将继续留在帕德巴拉威慑加尔各答。为后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因为他们需要慢慢地消化这些土地。

        北方联盟的义军也在抓紧整合其内部各个势力,同时还在向西和南两个方向进行拓展。

        在西边,他们受到了旁遮普军团的阻挠。英印军在那里的实力不弱。

        在南边,巴依女王亲自带兵几乎横扫了马尔瓦高原。

        詹西城本来就位于高原的北部。巴依手下的骑兵部队大都来自这里。

        横扫高原之后,他们就在南面建立了一道地理上的屏障。

        温迪亚山脉能够帮助北方联盟挡住英印军孟买军团的北上。

        而当前的加尔各答兵团则完全被联军牵制在加尔各答城。

        随着联军撤兵,已经回到加尔各答指挥军队的罗伯特将军准备组织军队进攻。

        可是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口,加尔各答爆发了瘟疫。

        之前联军进攻的时候,英国人将防守的重点放在了自己人居住的上城。

        而对居住在下城贫民窟中的当地土著疏于保护。

        导致了这些土著居民被殃及池鱼,死伤惨重。

        但是因为封锁的原因,这些死去的人没有足够的柴火火化。

        当地人只能对他们进行土葬或者水葬。

        而同样因为联军的封锁,这些尸体只能抛在下城的附近。

        这里的居民的生活用水就是那些小河中的水。

        而这些水源都被尸体给污染了。

        再加上那些偷吃尸体的老鼠横行。

        下城的贫民因为饥饿甚至会去捕捉那些老鼠吃。

        就这样,可怕的瘟疫最早在下城的印度人贫民区中流传。

        得病的人会全身发寒,但是身上不停地冒汗,随即患者就开始口渴,不停地喝水,但是并不撒尿。

        紧接着患者的身体开始浮肿,就像是吸了水的海绵一般。

        最后患者会死于急性的肾衰竭。

        英国人从来不管下城的这些印度人的死活。

        以至于没有及时地察觉到这样的情况。

        直到白人区也开始流传这种疾病,殖民当局才开始重视起来。

        也许是到白人区干活的的土著贫民带进来的病菌。

        也许是老鼠或者是蚊虫什么带过来的。

        这个时期的西医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没办法做出溯源。

        要不然在克里米亚战场,英法联军也不至于因为几次瘟疫就损失那么多的兵力。

        依然还在总督位置上的约翰·拉姆齐很果断地封锁了上城和下城之间的通道。同时还采用了一些他们知道的防疫手段。

        原本准备出征的大军只能停了下来。

        因为整个加尔各答几乎都要停摆了,原本那些负责干体力的当地土人都有可能携带瘟疫。

        联军的那边也知道了加尔各答正在闹瘟疫。

        在复兴军援助的军医的建议下,还没有发现瘟疫的联军也采取了很多必要的措施。

        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全面收缩防御,不再与加尔各答的军队会战。

        ……

        锡兰岛的北部浓密的丛林中,张德帅整带着几名助手还有几百名从泰米尔国王普维基利那里借来的精锐艰难地前进。

        为了避开英国人的眼线,他们只能在丛林中隐秘前进。

        好在这些泰米尔人战士都是在丛林中长大,这种丛林中的行军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儿科。

        他们在丛林中远距离行军,甚至都不需要带多少补给。

        因为在这里几乎看到的一切东西都能成为他们的食物。芭蕉树、棕榈树的树心,树上的猴子、蜥蜴、变色龙……

        几名泰米尔人士兵将一只烤制过的猴子送到张德帅面前,讨好地想让这位大人物挑选最美味的部分。

        看着那烤好后就像是一个婴儿形状的猴子,张德帅差点忍不住吐了出来。

        他宁愿去啃干巴巴的压缩饼干,也不吃这玩意。

        他们的此行的目的地是锡兰岛中央山脉边上的一栋庄园。

        任务是情报部长季明山亲自下达过来的,任务等级很高。

        情报部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

        1848年东印度公司秘密派遣英国人福琼到中国,然后再1851年他带着17万粒茶种以及2000株种苗回到了印度地区。

        这些种子和幼苗被分到了三个地方分别培育。

        而他们这次要去的马克伍德庄园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茶树的培育种植基地。

        ps:二更送上,求月票,求推荐!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回到清朝做盐商,小说《回到清朝做盐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六〇七章 锡兰茶园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