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TXT下载>>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二二八章 发展江宁TXT下载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二二八章 发展江宁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有时候老天爷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喜欢捉弄一下弱小的人类取乐。

        之前天热的时候,董书恒想去江西避暑,可是事情接二连三地找到他。

        现在忙好了,一场台风袭来,又让天气凉快了下来。

        今年的台风并不大。

        因为淮海军重新修建了海堤,而且设置了水闸。

        往年司空见惯的海水倒灌,今年奇迹般地没有发生。

        让很多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都将此传为神迹,甚至有人说董书恒是共工转世。

        如果你能征服大河你就是英雄,但如果你能征服大海,那你就是神了。

        当然了对于这种谣传,董书恒只是一笑而过,他没必要去制造这种谣言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你神话了自己,以后你的继任者要有很大的概率会想你一样神话自己。

        因为他继承了你的权力,再继承你的神力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个确实有能力又头脑清醒的神没有太大的危害。

        怕的是那种明明没有什么能力,更别说神力的人,他们很容易真的将自己当做神。

        那么他想展露神力,就会对这个天下带来无穷的危害。

        比如说洪秀全这样的传教传到最后将自己都洗脑了。

        在董书恒心中更希望去用制度和法律来巩固自己统治。

        法律和制度时候看似是在约束你,实际上他们更大的作用是在保护你。

        就连在自由主义横行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都说“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人想要自由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自由不被侵犯,那就要先约束自己周围的人,当然这种约束也必然要施加到自己身上,不然别人也不会遵照执行。

        董书恒认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统治者。

        从中国历史上的横死率来看,统治者似乎是一个弱势群体。

        ……

        有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今年江北种植了大量的水稻。

        当然也有很多不适合做水田的地方种植了大面基的棉花。

        由于两江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棉花的价格一路走高。不光是农场,就连许多农户自己都会种植棉花。

        董书恒仿照后世,让军政府倡导各地组建种植经济作物的合作社。

        让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加科学,同时销售也更加顺畅。

        魏玉珍似乎比董书恒还要忙,不仅仅要管理自己的报社,还要到书院教书。

        最近她似乎又跟笃姬成了朋友。

        董书恒突然发现凡是跟自己有些瓜葛的女子,都成了魏玉珍的朋友。

        当然除了吕飞燕除外,那个女人现在已经成了朝廷通缉的头号女匪首。

        清廷开除了十万两白银要买她的人头。这些钱自然是山西的那些狗大户出。

        吕飞燕过去这段时间将重心转移到了山西方向,在山西几进几出。

        官军根本就拿她没办法。山西的那些大户就遭了殃。好几个晋商家族祖宅被攻破。

        存放百年的大银球都被太行纵队融了带走。

        这对于这些山西老抠的刺激非常大。

        抠门如他们一般,也开始出钱训练民团。山西这个清廷的后花园开始向着军阀化发展。

        再来说这个魏玉珍,董书恒怀疑她是要提前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当然也有可能自己有好感的女人都有相似之处,她们碰到了之后会物以类聚。

        想到这里董书恒摇了摇头。还是家中的慧儿最是省心。每天陪伴着母亲,对自己言听计从。

        董书恒不明白自己这样一个有着后世生活经验的人,为何还会喜欢那些身上带有后世元素的女人。

        两江那些想将闺女送进董书恒被窝里的名门大户,可是多了去了。

        也许是因为几个女人都没有裹脚?

        董书恒前世的时候还见到女人裹小脚的样子。

        那是隔壁邻居家的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就是从小裹脚,一次她当着几个小孩子的面把袜子脱了。董书恒就见到了她被裹后的小脚。

        小脚趾都被拉扯着长到了脚梁自的中间位置,离着前面四个脚趾老远。

        真的像鸡爪一般,那次差点在董书恒心中留下阴影。

        不过那是前世最后一次见到那样的脚了。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没想到自己的周围全是这样的脚,包括他的母亲。

        慧儿是到了他家才开始裹,董书恒将她解开之后,小丫头的脚还没怎么变形。

        ……

        “玉祥,玉珍最近在忙些什么?”

        “呃,这个,您这可难倒我了,我这个妹子比我们两个哥哥都忙。”

        “家父现在整天呆在博物馆南边,也没时间管她。您最近不是给他送去了一些上面带字的兽骨和龟甲嘛,他现在在研究上面的文字,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你这么说,倒也是的,老师他身体本就不好,最好不要这么劳神。研究甲骨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些兽骨和龟甲的确是董书恒命人找来的,考古和历史研究看似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现实意义。

        其实不然,历史研究能够探究一个民族的形成演化,对于民众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非常的有帮助。

        董书恒的这次大丰之行,除了无烟火药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去见了小克虏伯一趟。

        夫妇俩现在在大丰过得很好,没有在普鲁士的时候,处处被现实束缚的窘境。

        小克虏伯最近一直在组建大丰的这边的研发中心。

        将从普鲁士带过来的技术整理出来。尤其是火炮和冶炼技术。

        淮克的工厂虽然没有建立,但是这些技术要提前授权给大丰的兵工厂以及徐州的钢铁厂使用。

        董书恒还特意参加了两人在教堂补办的婚礼,为二人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令夫妻二人感动不已。

        实际上,这次他过来找小克虏伯主要就是为了商量几个新厂选址的事情,一个是兵工厂,这个兵工厂主要进行火炮的生产,另外一个就是钢铁厂。

        董书恒的意思是将两个厂子放在江宁城的滨江地区。

        一来那里有长江的水路交通便利,二来董书恒知道后世的马鞍山就是一个铁矿产区。

        如果说马鞍山的铁矿品质不高的话,那么上游的大冶的铁矿可是高品质的铁矿。

        另外,江西的萍乡盛产优质无烟煤。有了这两者钢铁厂就能建起来了。

        另外这几个地方,萍乡和马鞍山都在淮海军的管辖下。

        大冶在左宗棠的治下。董书恒要去买他的铁矿,那是给他送了一条财路,老左估计要笑的会合不拢嘴。

        而且江宁城离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差不多,都有水路联通,运输成本很低。

        当然了,董书恒也就是前世看了看了汉冶萍公司的介绍得来的结论,实际上他对钢铁冶炼一窍不通。

        所以他这次亲自找到了小克虏伯,就是想要他这个冶炼方面的专家亲自去走一趟。实地考察一下,做一个评估。

        钢铁厂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迁移起来也是一个大麻烦,所以选址方面一定要慎重,选好了就不能再随意地更改。

        听了董书恒的建议,小克虏伯欣然应诺。

        他高兴地对玛丽说道:“亲爱的,欠你的蜜月之旅可以补上啦!”

        玛丽也是一个性格跳脱的人,他也喜欢旅行,尤其是在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

        显然两人将董书恒安排的考察当做了一次旅行。

        不过也确实如此,对于两个第一次来中国的外国人,这样的考察活动确实像是旅行。

        他们俩不知道,两人这次出去拍了很多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照片。

        玛丽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连同这些照片做成了一本画册。

        这本书被魏玉珍看重,放在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行销欧洲,成为了一本畅销书。

        甚至有人说它是当代的《马可波罗游记》。只不过同马可波罗不同,她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了欧洲人。

        这是后话了。

        董书恒想将这两个厂子放在江宁也是出于今后发展江宁的考虑。

        一个超大型城市不是仅仅依靠轻工业就能发展起来的,必须要有一整套的工业体系。

        重工业就是其中的根本。

        离开大丰后,董书恒路过高邮,去参加了高邮的铁路通车仪式。

        这个时代的铁路修建速度真是急死人。两江的电报线路都已经全线开通了。

        差不多一起动工的铁路才通了一小段。

        当然还有很多路段是同时施工的。但是,目前真正通车的就是只有扬州到高邮。另外徐州到海州的铁路也基本上要完工了。

        董书恒也找工程师了解过,主要的时间还是花费在桥梁的建设上。

        铁路桥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桥梁架设,对桥梁的强度要求很高。目前一般采用钢架桥。

        江苏地方的河网密布,要修建铁路需要建造大量的桥梁。所以有的地方虽然铁路线好了,但是通不了车,就是在等桥梁。

        相对于其他城市,高邮这里的城市发展最快。

        因为这里是以轻工业为主,工厂的建造速度很快。轻工业就是这样,只要建好了厂房,安装了设备立马就能生产。

        而且,轻工业的人口富集效应很强,而大量人口的拥入,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高邮这里,董书恒已经看到了后世才见的到的建筑群——小区。

        这些圈起来的生活区,一般都是工厂自建的安置工人的住房,大都是两三层高的联排楼房。

        在这里董书恒真正感受呆了一点现代城市的气息。这跟现在的扬州、江宁不同。

        那些大城市中除了高门大户,就基本上只能算是贫民区了,没有什么中间阶层。这样的城市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的。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回到清朝做盐商,小说《回到清朝做盐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回到清朝做盐商正文 第二二八章 发展江宁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