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TXT下载>>奋斗在大明>>正文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TXT下载

    奋斗在大明:正文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很快王畿就有了取舍,将那些难懂的数学放到一边。跟着周梦臣思路走了一遍,眉头凝了起来,心中暗道:“这周梦臣有几把刷子。”

        虽然说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但并不是说,中国古人就不讲逻辑了。大儒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其中有自己内涵的逻辑系统。这个在古代大多算是在言辞之中。

        王畿不明白什么叫逻辑,但并不妨碍他看出来,周梦臣的思维缜密。除却那些他听不懂的数学之外,没有什么破绽。上下承接能够自圆其说。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提出一套新理论,并且自圆其说找不出什么破绽,就证明周梦臣有能力在儒林之中有一席之地。但是这并不是王畿所想的乳臭小儿。

        王畿明白这一点后,心思逐渐变了。决定给周梦臣一个狠狠的教训。

        倒不是王畿没有容人之量,实在是周梦臣这个体量,还有观点,是他王某人容不起的。王阳明的学说,本质上是唯心的。而周梦臣的理论本质上是唯物的。虽然周梦臣并没有评价心学什么的。但是双方的矛盾,有眼的人都能看出来。

        王畿一心要领袖王门弟子,自然会在这个时候,事先出头。

        他本来准备要在之后的辩驳之中,给周梦臣痛击的。但是而今却要提前了。

        且不说,王畿的心思。但是说周围另外一个人的心思。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顾应祥。

        顾应祥当过刑部尚书,但是看不惯严嵩的种种作为,索性顺水推舟,回家了。而周梦臣在京师的时候,顾应祥也在,彼此之间是见过面的。只是双方在事务上没有交接,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现在想想,也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顾应祥是全场唯一一个大部分听懂的人。

        因为顾应祥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数学家。如果没有周梦臣,天下算学第一的名头,或许能算在顾应祥身上,当然了,古人大多谦逊,一般不会搞这个太狂妄的名头。

        所以,顾应祥的数学底子是最好的。其次,他在京师也接触过周梦臣的数学,与他的数学体系,也就是现代的数学体系。有这些打底,除却一些难点之外,顾应祥都能明白。

        真因为明白,所有震撼,正因为明白,所以佩服。他心中暗道:“没有想到在阳明先生之后,还能听到如此振聋发聩的理论。天下幸何如之,前有王阳明先生,后有周武昌。我等也何其不幸,年轻的时候遇见王阳明,年老的时候遇见周武昌。”

        顾应祥是最能给出这个判断的。

        因为说起来顾应祥曾经也是心学门人。曾经也是,也就是说现在不是了。

        他比王阳明年轻一点,当年王阳明在的时候,顾应祥就是王阳明的好友,为王阳明的学问所折服,但是时间长了,顾应祥就感到了心学空洞的一面,说来说去,都是口头功夫,心中想法。务实的地方太少了。

        王阳明在的时候,还能督促门人。但是王阳明不在了,在顾应祥看来,心学一脉,早就不是儒学正道。一个个到底讲学,讲什么上根顿悟。似乎一顿悟学问就有了,有几个如他们年轻的时候,坐足十年冷板凳。

        再论其他?

        这不是为学的道理。

        所以,顾应祥就与心学门人越走越远,渐渐几次心学门人的邀请,他就不去了。

        儒林毕竟不是武林,王廷相最喜爱的弟子投奔心学,王廷相也只能写信辩驳,想要挽留而已。顾应祥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心学门人自然知道顾应祥是什么意思,慢慢的也不当顾应祥作为心学门人了。

        而顾应祥的思想也慢慢的从心学转变为实学。

        而周梦臣气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务实。简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验出发。太对顾应祥的胃口了。顾应祥心中暗道:“等大会结束了,我就去拜访一下周梦臣。”

        顾应祥虽然在上座,但没有讲学的想法。他只是来听听而已。所以他估计大会之中,是没有时间与周梦臣接触了。

        周梦臣不明白下面的心思。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将讲了整整一天。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高台上的人,而是更多目光投向了下面的学子。原因很简单,周梦臣知道,改变成年人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接近于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从青年人培养起来。

        江南对周梦臣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是这里大明的文化中心?是这里有大明最权威的大儒们?还是这里的财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虽然周梦臣并不认为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差,也不认为,其他省份的人就比江南这里的人差?但是从比例上来说,江南一带是大明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别的不说,单单论书院。陕西一省,有名的也不过是横渠,三原,等几个书院而已。但是在江南,那一个府县没有几个书院,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且不管什么时代,世界上最顶尖最前沿的学术,都不建议穷人参与进去。

        周梦臣学术还好,毕竟还是有一些实用的性,只要学得够好,是能从科学之中捞到钱的。其他儒学,在科举上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是障碍。比如王畿与钱德洪,都是举人出身放弃了科举考试。王畿还好,门徒不少。而钱德洪隐居深山,虔心学问,连弟子只有一两个人。如果不是说钱德洪是在江南,自己有在江南,有人愿意资助,钱德洪的日子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子了。

        整个北方学术不盛,也未必没有这个原因。

        江南是大明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最适合做学问的地方,即便是周梦臣气学,科学技术在江南也是最容易变现的。毕竟,江南很多地方的经济,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化的痕迹,虽然还不完全。但在大明很多地方,即便有人研究气学研究出什么成果,也未必能变卖出去。

        周梦臣看着下面无数眼睛,这些眼睛之中,大部分是迷惑。因为大部分听得周梦臣说得很有趣,但仅仅是有趣而已。毕竟这些学子大多都是有功名的。他们可不想仅仅听一个热闹。绝对不想,今日来似乎只听了一个山海经?

        但是还有更多人的眼睛之中燃起了好奇的目光。好像周梦臣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好奇就对了。周梦臣心中暗道。他咳嗽几声,说道:“今日就讲到这里了。我在留在会场之中。大家可以去看看。”随即周梦臣又与这些高台上的大佬门寒暄几句。然后就陆续退场了。

        不过,在周梦臣等人走了之后,整个会场就开始热闹起来。

        因为周梦臣早就为了这一次讲学准备了一些东西,大多都是一些模型。比如上了发条的火车与轨道。比如验证空气不空的燃烧实验,等等。周梦臣从身边的幕僚班子之中,抽调了一些大同书院的毕业生来应付这个场面。

        对于这些江南士子来说,这简直是西洋镜。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是他们上学时候学习的一部分。讲解起来自然毫无压力。

        于是,周梦臣远远就听见了这些士子的喧闹之声,看来他们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啊。

        就在周梦臣正在为讲学开门红而感到高兴。徐渭早就等在一边了,见周梦臣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军情。”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奋斗在大明,小说《奋斗在大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奋斗在大明正文 第七十九章 台上台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