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蜀臣TXT下载>>蜀臣>>正文 第105章、如鹰TXT下载

    蜀臣:正文 第105章、如鹰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夏,六月。

        去岁因击败吴左将军诸葛瑾,而升迁为魏骠骑将军的司马懿,进驻宛城。

        且,使被曹叡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正式成为督帅。

        明面上的理由,乃是魏右将军徐晃病故,仅有魏左将军张郃部屯在荆州,兵寡而难抵御孙吴来袭之故。

        实际上的缘由,却是魏兴太守申仪,连番上表雒阳,声称孟达有贰心与巴蜀。

        对此,曹叡并不相信。

        因昔日曹丕,待孟达十分恩厚。

        仅是来投之功,便并房陵、上庸与西城(魏兴)三郡为新城郡,尽授予孟达节制。

        更莫说,连同车而载的臣子殊荣,都有过。

        于情于理,曹叡都很难去质疑,曹丕昔日观人有误。

        尤其是,申仪上表的用意,并非是出自忠心耿耿,为曹魏基业长青而呕心沥血!

        申家,本是跨上庸、西城两郡的豪族。

        董卓乱政时,聚拢两郡及南阳郡流民数千家,恣睢于汉中之东。

        昔日汉中太守苏固在世时,遣使示好;待苏固被张鲁及张修所杀,又与张鲁暗通往来。魏武曹操讨平北方,申家又遣使诣。申家之长申耽,被加号为将军,领上庸都尉。

        后,先帝刘备攻东三郡,申家又率众投降于巴蜀。

        待到孟达投魏,夏侯尚督徐晃来攻东三郡,申家又投于魏。

        堪称反复无常。

        是故,曹丕乃转申耽为怀集将军,徙居南阳,让其弟申仪领魏兴太守,归于孟达所节制。

        如今申仪,屡屡上表告发孟达,曹叡自是难于相信。

        觉得申家之心,不过是想驱逐孟达,得以独吞东三郡罢了!

        然而,曹叡不信,受遗诏辅政的司马懿,则是以为申仪之言可信。

        且昔日因曹丕厚待孟达,而心有不满的曹魏勋旧,皆表陈孟达有反心,曹叡便顺水推舟。

        让司马懿领军进驻荆州宛城,以防万一。

        司马懿至宛城,频频遣使安抚孟达,暗地里却是收集孟达有无反心的迹象。

        孟达对此,一无所觉。

        而丞相诸葛亮得闻,司马懿督领荆州后,便去信与孟达,声称逆魏已然洞悉其心,让其迅速归汉自保。

        然,可惜了。

        孟达仍旧觉得无碍。

        是故,丞相对他,亦彻底绝了招降之心。

        乃依着昔日郑璞所谏言,让驻军在成固县的魏延,密切关注东三郡实况。

        并让句扶与王平各领本部板楯蛮,沿着米仓道入巴地,走巴郡步道进去大巴山脉蛰伏,静候孟达被攻打!

        嗯,申仪偷摸窥测孟达与丞相密谋时,丞相亦趁着与孟达通书信,便私下嘱咐信使遣随从,将申仪所在魏兴郡(西城)的驻军点,给摸清了。

        值得一提的,乃是中监军关兴。

        年少便被丞相器异、当成督帅培养的他,此番被授权成为句扶与王平二部的主将,首次督军征伐。

        而马谡,亦然被授予了兵权,领三营兵马。

        让大汉军中宿将,皆隐隐有所悟,丞相日后恐是多用小辈征战了。

        至于率先设谋谏言,最不应该缺席东三郡之战的郑璞,原本丞相是打算,授予他一个参兵事职权,暂时遣去佐魏延调度战事。

        然任命刚下,又有了变故。

        客居阴平郡的武都氐王符章,遣长子符健孤身叩白水关,声称来应昔日郑璞的招降。

        当白水关的李守将,遣人送信来时,丞相讶然不已。

        因郑璞昔日述职景谷道之战时,并未提及,尚有私下作书招降氐王符章之事。

        待将丞相将之招来询问,郑璞自身都诧然。

        他昔日放阴平众部落大酋归去,以及作书给符章,不过是想着离间阴平与武都氐人的关系,让强端内部不和,不做出兵骚扰白水关之念罢了!

        哪能料到,符章竟遣子前来请降?

        且,符章乃是声称,愿举阴平桥头戍围而降!

        如此结果,让被丞相招来的郑璞听罢,细细解释一番后,便离席行大拜而请罪。

        是也!

        乃是匪夷所思的,请罪!

        依常理而言,如今大汉式微,有附属逆魏的羌氐部落,献上险隘举族来投,乃是皆大欢喜之事。

        而作为促成此事之人,亦然会被重重嘉奖方是。

        哪怕郑璞的招降,乃是私下擅自为之,亦不会被问责。

        然,彼一时,此一时也!

        氐王符章请降依附的时间,太尴尬了,让大汉陷入了两难之中。

        与东三郡乃鸡肋之地不同,素被成为陇蜀咽喉的阴平桥头戍围,对巴蜀之地意义非凡。

        如若据之,可将战线威逼到逆魏的陇西郡。

        然而,若是占据了桥头,逆魏焉能不率军来争?

        一旦战事骤临,丞相穷数年之功,方让逆魏觉得巴蜀无威胁,岂不是为了区区一阴平桥头戍围,便暴露了北伐的意图?

        且,如若能顺利攻占陇右,无逆魏支持的武都与阴平二郡氐人,焉能对抗大汉?

        届时,不过是随意取予求的囊中之物罢了!

        何必贪早于一时?

        尤其是,大汉对于氐王符章骤然来投降,还需抱有谨慎态度。

        譬如,其是否乃逆魏遣来假意投降,为了探知巴蜀动静?

        毕竟当时景谷道之战后,雍凉的魏军,为了谨慎起见,想探知巴蜀军情而设谋,亦无可厚非。

        如此情况下,为当前考虑,不纳之,方为上策。

        然而,却对大汉未来不利,

        雍凉二州,以人口算,羌胡与氐人比汉家子更众!

        且羌氐系出同源,回绝了自动来依附的符章,亦然是断绝日后其他羌胡部落前来依附的道路。

        试问,夹在逆魏与大汉之间生存的他们,安能依附避免与逆魏鏖战,而不敢接受阴平桥头戍围的大汉?

        更莫说,寡文学的他们,历来崇尚强者为尊!

        是故,郑璞俯首请罪,亦理所当然。

        他昔日的一个口信,将丞相诸葛亮部署数年的北伐大计,彻底打乱了.........

        正襟危坐于案几后的丞相,目视着俯首在前的郑璞,眼眸中充满了无奈。

        历来公允如他,自是不会因此,而去责备郑璞。

        毕竟郑璞昔日的离间之计,出发点乃是为了大汉裨益而为之。

        但若说,心中半点恼意都无,却也不可能。

        筹谋数年的心血啊!

        干系国运之战的北伐大计啊!

        竟被此子上下唇一碰,随意一言,便给逼入了死角中!

        丞相亦人耳,一时之间,焉能心中不愤愤邪!

        “起来吧。”

        自作思虑了许久的丞相,最终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语气淡淡,“你亦是无心之失,且事已至此,请罪亦无裨益之处。”

        “璞,谢丞相不责。”

        闻言,郑璞恭声而谢,起身步入坐席。

        却是不想,丞相的话语,再度传来,“为今之计,当亡羊补牢耳。子瑾素来多谋且善辩,若为我许你便宜行事之权,可拖住那氐王符章一年半载否?”

        亦让郑璞闻言,瞬息间,讶然昂首。

        待对上丞相双眸中,隐隐含有肯定之意时,便满心愧疚。

        丞相的意思,乃是打算让郑璞前去,与那符章虚与委蛇,赐给他一些军械布帛等物先安抚,将归附之事推延到兵出陇右。

        如此,既不会泄露北伐之计,亦不会有损朝廷之誉。

        至于兵出陇右之后嘛.......

        若能夺下陇右,符章不敢不来降。

        如若不能,符章见汉军兵败,亦会选择忘记曾想归附之事。

        无需再多虑。

        自然,虚与委蛇,乃是无奈之举。

        如若能让氐王符章,心甘情愿举族迁入汉中之地,为大汉添户及士卒,方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因西北的羌胡氐人部落,其性如鹰,饱则展翅而去,饥则求依附。

        降伏与反叛,反反复复,乃是常态。

        无论对逆魏还是大汉,皆是如此。

        氐王符章最初响应马超起兵,见下辩之战败北,便半道而弃之。

        如今再弃魏而归汉,乃秉性必然,有何新奇之处?

        只要汉军不将那阴平桥头戍围占据,曹魏得知符章内迁后,亦不会因此,而思及大汉有蓄力北伐之举。

        然而,让符章迁徙入汉中,绝非易事。

        自百顷氐王杨霁兵败众散,河池氐王窦茂举族被屠戮,坐拥青壮五千、妇孺三万有余的氐王符章,便成为了武都声势最大的氐人部落。

        怎能甘心,如大汉之愿而迁入汉中郡?

        若入了汉中郡,他便沦为鱼肉!

        被大汉随意授予一个清贵之职,然后坐视他的族人慢慢被官府蚕食,编入户籍,权势从此烟消云散。

        再者,大汉数百年来,除去对兵伐而降伏的部落强制迁徙外,历来对西北羌胡氐人部落,皆是行羁縻政策:将部落首领封为王侯,而取岁贡而已。

        氐王符章遣长子前来,便是求“依附”。

        所谋者,乃是求得大汉资助,成为另一个“强端”。

        而大汉则是可以,以符章的部落作为边地屏障,缓冲曹魏的兵锋来袭。

        两者关系,乃是各取其利耳!

        是故,听闻丞相不取氐人半点好处,便赐下朝廷钱粮的郑璞,安能不心中有愧?

        事情乃因他而起,如何善后,他亦责无旁贷。

        焉能令丞相损朝廷钱粮邪?

        略作思绪后,郑璞便拱手,恭声而答,“回丞相,氐酋符章反复无常,其性如鹰,不可信也。若丞相若允其子符健领氐人义从,璞或可迫其内迁入汉中郡!”

        “其子领义从?”

        丞相扬了扬眉,眸光微闪,“可。”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蜀臣,小说《蜀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蜀臣正文 第105章、如鹰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