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臣:正文 第086章、相诈虞
马谡尚在汉中未归,是故,丞相便将我当作可论计军国大事之人邪?
看罢东吴国书,郑璞心中且惊且喜。
恍惚之间,竟有心生一缕“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随即微微垂头,敛容阖目,努力抑制心中窃喜,陷入沉吟中。
一者,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性情轻佻者,不堪任事。唯有不为外物而喜怒、见事举措冷静,持重且沉稳者,方能统观全局,做出最恰当的谏言。
另一,则是思虑着丞相诸葛亮,让他谏言东吴国书的隐意。
如何回复孙权,达治知变如丞相,焉能无决断邪?
且无需多虑,便知出兵策应,并不符合大汉的利益。
东吴与巴蜀两家和睦,不过是利益所趋,损己而利人之事,孰可取邪?
莫说今岁朝廷方动众南征而归,不宜再动刀兵。就算朝廷兵强马壮,亦不会为东吴作嫁衣。
丞相今以军国大事询于我,应是想看有无拾遗补阙之处吧?
抑或者是,丞相得闻独轮车之喜,见我恰逢其会,便生考校一二之心吧?
一番思罢,郑璞心中已然清明一片。
又将先前独坐小宅书房的静思,细细梳理了一遍,方抬头作礼,恭敬出声。
“禀丞相,军国大事,璞位轻人卑,本不敢有言。然,丞相有问,璞亦不敢不答。是故,璞斗胆,请姑妄试言之,如有悖论,还请丞相不责。”
“呵呵~~~”
闻言,只手轻揉着鼻根,缓解疲劳的丞相,不由失声而笑。
好一阵,方止笑意,摆了摆手,温和谓之,“子瑾性情,我早知矣。不必做谦逊态了,直言便是。”
呃........
于丞相心中,我竟已刚愎如斯邪?
顿时,郑璞脸生讪讪然,略作几声干笑罢,便敛容称诺。
“丞相,我大汉与孙吴已然誓盟,共抗逆魏。然,璞窃以为,我大汉伐逆魏之时,孙吴难北上;孙吴出兵之际,我大汉亦难共力。非乃不协心,盖因各据一方,地利及彼此所虑者不同矣。”
“哦?”
眸中闪过一缕异色,丞相脸上笑意更胜,将眉目间的倦色都驱逐了不少。
目光落在郑璞身上时,亦是欣慰且殷殷切切,“子瑾细言之。”
“诺。”
再度拱手,郑璞便开始口若悬河。
“彼孙吴,抗逆魏所倚仗者,乃大江天险之利。且南船北马之故,其水军异常精锐,若有征伐,必用其长也。”
“兵者,凶也,当未虑胜而先虑败。是故,孙吴出兵北上,常选夏秋多雨之时。待大江支流水系大涨,可供舟船长驱而入逆魏腹心之地,取‘则进可攻,退亦无忧’之慎也。”
“我大汉,则是大有不同。”
“璞与别部司马柳休然性情相契,尝得闻休然兄闲谈早年游历之言。谓蜀地出陇右之道,多处于雄山峻岭中,崎岖难行,且是栈道居多。士卒行军跋涉与粮秣辎重辗转,皆举步维艰,事倍功半。”
“因而,我大汉若出兵北伐,当首选春日动身,以图秋季得据逆魏之境,抢收麦粟以资军粮,就食于敌,减粮秣转运之困也!”
言至此,郑璞轻舒气,缓解一番疾言的口干舌燥,“是故,璞以为,我大汉与彼孙吴虽有盟约,然难协力也。”
“善!”
丞相听罢,拊掌而赞。
双眸之中,亦然丝毫不掩饰欣赏之色,“子瑾虽年齿不长,然胸中韬略,已不亚于幼常也!”
嗯?
不亚于马谡?
听闻丞相之赞,郑璞不由双目发怔。
而丞相见他愕然,轻笑出声,说道,“南征归来时,我与幼常曾有论,孙吴与我大汉共襄伐逆魏之事。幼常昔日之言,与子瑾今日之断,几无异也!”
原来如此。
果然,丞相心中早有决断,此番只是有考校于我罢了。
心有所悟的郑璞,连忙拱手,口出谦逊言。
亦然,顺着心绪,郑璞还想到了更多。
如今的大汉朝廷,或无人会冀望过,与孙吴共出兵协力北伐。
抑或者说,丞相昔日力促与孙吴同盟,只不过是为了,巴蜀东南线无有外忧罢了!
毕竟,当年襄樊之战,关侯水淹七军,斩庞德虏于禁,困曹仁于樊城,威震华夏,逼迫魏武曹操议徙都以避其锐。
然而,孙权却是背盟,遣将吕蒙偷袭荆州。
以至关侯功败垂成,兵丧身没!亦让光复汉室之志,折戟沉沙!
虽说以利互盟者,利不谐则叛,乃是世之常态。
但,举大汉朝廷上下,谁人不心怀忌惮?焉能不防备,孙吴再得可趁之机?
互盟不犯,可也!
共抗逆魏,亦可也!
然,若想协同出兵而伐,还是莫作念想了吧。
至少,于今岁刚讨定南中叛乱的大汉而言,还是免了。
“子瑾才学虽捷于当辈,然不可自傲,须知骄者难久,矜者易颓。”
赞罢的丞相,亦不忘叮嘱了句,方出声道,“此间事了,子瑾且去署事吧。”
“诺。”
当即应声,郑璞连忙作礼,“璞谨记丞相教诲。”
只不过,他却是没有依言离席而去,乃是昂头,双眸灼灼而朗声请之,“丞相,璞尚有思未言全,还请续言之。”
咦?
竟未言全邪?
长眉高挑,丞相面露讶色。
随即,却是捋胡而笑,饶有兴趣的目视着郑璞,颔首而道,“可,言之。”
“谢丞相。”
再度拱手作礼,郑璞轻声谓之,“丞相,孙吴声称,我大汉只需遣偏师迷惑逆魏,策应一番即可。璞窃以为,不若允之,遣三五千兵马以往。待他日朝廷北伐之际,遣使让孙吴出兵策应,彼亦不可辞也。”
“哈哈哈~~~~~”
甫一听罢,丞相诸葛亮不由冁然而笑。
边笑,还边指着郑璞,佯怒而责,“小子之心,竟如此锱铢必较!委实狡诈之徒也!”
只是一番笑罢,丞相便作肃容,蹙眉而问,“子瑾,你可思过,我大汉若是出兵策应,其中有多少牵扯否?”
然也!
出兵策应,不仅仅是调动三五千兵马,佯作攻势那么简单。
其背后,所牵扯到的利弊,甚至能干系到汉、魏与吴三方未来数年的攻伐。
其一,乃是孙吴隐隐有嫁祸之心。
逆魏曹丕即位以来,好大喜功,倚仗地广兵多的优势,连年发兵伐吴不休。却是对巴蜀之地,熟视无睹。
流于表面的缘由,自是巴蜀闭塞,道路难行,乃易守难攻之地。
但若深究之,应是大汉连续经历襄樊之战、夷陵之战两场大败,又有南中诸郡群起叛乱,让逆魏曹丕觉得,巴蜀已苟延残喘,不足为虑!
譬如先帝刘备大行之年,逆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作书,遣人送来成都,给已然开府治事、事无巨细咸决之的丞相诸葛亮。
书信所言,乃是陈天命人事,劝说丞相举国称藩。
若不是逆魏上下,皆觉得巴蜀已日薄西山,焉敢作书劝降邪?
不惧遗丑青史,为后人所笑邪?
而孙吴与巴蜀结盟,本有共抗逆魏之约。
如今,孙吴连年被攻伐,又见巴蜀好整以暇,自是不心甘的。
作书请大汉出兵策应,正是想让逆魏觉得,巴蜀已然恢复再度征伐的元气,不可轻视之。亦然让那逆魏曹丕,莫要再死死盯着东吴这边不放了.......
国之交者,尔虞我诈也!
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又有哪一方,不想看另外双方彼此攻伐损耗,好坐收渔翁之利邪?
孙吴上下,亦是人才济济,焉能不深谙此道?
况且,孙吴移祸之举,乃是惯用的伎俩。
譬如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图阴袭荆州之计,便上书逆魏自称臣,说天命,请魏武曹操代汉!想借此,让关侯将更多兵力调往前线。
后,袭荆州得手,恐先主刘备兴兵报复,便将关侯之首传至雒阳与曹操。
今故技重施,险恶之心,不言而喻。
其二,乃是大汉若出兵,将会影响日后北伐大计。
于巴蜀而言,坐看逆魏孙吴彼此频频相互征伐,百利无一害。
且,继续示之以弱、作偃旗息鼓之态,可让逆魏对大汉掉以轻心;亦然会将更多兵马调动荆州、扬州攻伐孙吴,进而使关中、陇右等地守备松懈!
届时,北伐时机成熟,从汉中郡倾众而出,以有心算无心,攻占陇右,不难矣!
何必损己利人,为了那一纸盟约,与孙吴做嫁衣邪!
况且,今岁方大征而归,正是修生养息之际。以此理由,回绝孙吴之意,亦有理有据,其又能如何?
再者,逆魏一家独大,巴蜀与孙吴共盟求存!
巴蜀即使回绝了出兵之意,孙吴岂敢因此事,而放弃盟约不成!
哼!
“回丞相,璞有思过。”
听闻丞相所问,郑璞亦作肃容,恭声而答。
亦不暇思索,当即将其中利弊尽数叙出,以佐自身之言。
是故,丞相听罢,便凝眉成川。
他本以为,郑璞尚年少,对尔虞我诈的伐谋伐交之道,有所不明,才出声谏言朝廷可遣兵为孙吴作佯攻之势。
然,他所言竟是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
明日上架,感谢众书友一路相伴与支持。
至于订阅,更新无力,亦不敢有求,且随缘吧。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