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启明1158TXT下载>>启明1158>>正文 八十二 苏咏霖的建设行动TXT下载

    启明1158:正文 八十二 苏咏霖的建设行动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苏咏霖的话说完,参加会议的人们面面相觑。

        可不是,还真没见过上等人亲自干活的。

        上等人都是绫罗绸缎大鱼大肉养尊处优,都是只知道吃饭却不知道饭从哪里来的,伸伸手动动嘴就能过上极为优越的生活,怎么会穿着粗布麻衣亲自下地干活呢?

        而那些生活较为富裕能吃饱饭的农户,就算雇佣了部分农人帮忙干活,本身的确很多依然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汗也没有少流。

        “自己也需要下地干活的,并不是上等人,不需要下地干活就能养尊处优养活自己和全家人的,还会利用手中权势欺男霸女的,那才是上等人,那才是我们需要全部铲除的对象。”

        苏咏霖给胜捷军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定下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标准。

        而且还有些事情苏咏霖觉得应该说一下,只是当前这个阶段他还是没有选择说出来。

        穷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并不是谁穷谁就光荣。

        推翻压迫翻身做主当然是光荣的事情,而通过劳动大大方方清清白白致富的,也很光荣。

        他想要做的是掀翻上等人,让所有人都能吃饱肚子,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而不是让大家一起贫穷,以贫穷为人间正道。

        那就走错路了。

        胜捷军要推翻的是上等人,不是清清白白勤劳致富的人。

        这些话苏咏霖想了想暂时没说。

        眼下的确不便于开展过于深入的行动,能通过农会把农民和胜捷军联系在一起,已然足够。

        农会工作的问题交代了一番,大家定下了一个工作标准。

        接着苏咏霖接见了全体派驻新农村的特派员,与他们交谈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见闻、想法。

        基本上和苏咏霖预想的差不多,最大的问题不是农民不配合,农民们是很配合的,只是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很多事情做不成。

        让他们识字有文化,真的是当务之急。

        “认字才能明道理,过去上等人为了愚弄我们,不让我们识字懂道理,所以识字懂道理就是反抗上等人的第一步,这一步务必要做好,不说变成读书人,至少,不能是个睁眼瞎。”

        苏咏霖治理下的新农村都是与胜捷军绑定的,是苏咏霖控制的三州之地中的一套全新的体系,与原有的体系平行存在。

        所以实际上地方官员是管不到他们的。

        虽然现在经过赵开山的任命,苏咏霖成为三州总管,有了对三州行政上的统辖权,可是他并不打算把新农村交给官府管理。

        很简单的原因,现在在光复军控制区当官的都不是能和他一条心的人。

        所以他要让胜捷军直接和新农村绑定,建立一个平行于官府行政体系的【胜捷军——农村】的二元行政体系。

        新农村负责生产和自治,为胜捷军提供兵员,成为胜捷军的后勤基地,胜捷军则为新农村提供足够的庇护和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新农村的全部赋税也是直接上交给胜捷军后勤部,由后勤部统一管理,运用到方方面面。

        所以苏咏霖嘱咐林景春,让这些特派员和后勤部负责人林景春建立联系。

        他们述职的时候直接和苏咏霖汇报,需要钱财和物资支援的时候则直接和林景春申请,林景春需要特事特办,尽量满足。

        林景春点头表示明白。

        接下来就是军事方面的议题了。

        这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除了扩军增加人数之外,苏咏霖还特别吩咐苏海生等三人利用占据的县城搜集工匠等技术人员,建立一个统一的兵工厂。

        不要搞小作坊式的分散生产,而要建立一个相对而言更大更集中的工厂,把所有技术人员集中在一起为军工服务,生产长矛、长刀、重斧、弓弩、箭矢和铠甲。

        要打仗,不仅需要人,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装备。

        所以苏咏霖一直都在筹划着建立一个兵工厂,控制泰安州之后,他就决定在这里设置兵工厂,眼下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开始了试产。

        兵工厂建立在莱芜县东北部距离军营不远的地方,依山傍水,周围风景宜人。

        入山取材和就地取水都很方便,可以节省一些人力成本,而且距离不远的地方就有铁矿区。

        铁矿区也设了一个矿场。

        金国官府曾在这里挖矿冶铁,苏咏霖进军的时候顺道拿下了这个矿区,收编了一整套设备。

        这个矿区原来有一百多金兵驻守,监管着一千多名矿工,矿工们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死伤那是家常便饭。

        苏咏霖拿下这个矿区之后,宣布把等同奴隶的矿工们改编为正常民户,恢复正常身份。

        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单身汉,对金人充满仇恨,是绝佳的兵员,所以苏咏霖动员他们加入军队。

        经过一番动员和宣讲,大部分矿工都选择加入胜捷军,加入的约有八百人左右。

        剩下两百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想参军,苏咏霖就让掌握采矿技术的他们继续原先的工作。

        苏咏霖改造了矿区之后,采用招募的形式招募矿工,规定矿区工作是长期工作,给了一笔不错的工钱,每日工作时间也有了限制,还管伙食,给公休。

        横向比较起来,待遇那是相当的不错,堪比公家小吏的日子。

        经过农会的宣传,很多家庭一合计,发现这是补贴家用的好差事,所以矿区招募到了不少家庭富余的壮劳力参加开矿工作。

        不仅如此,苏咏霖还宣布愿意招募女子到矿区做一些工作,比如洗衣做饭之类的后勤工作,也给一定的工钱。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周边不少村庄里的女子都跃跃欲试。

        控制的区域多了以后,苏咏霖就比较注意解放出女子的生产力,想方设法让更多农村女子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让她们的生产力也得以发挥出效用。

        北宋后期,宋廷的统治思想日趋僵化,对女性的压迫越发严酷,缠足也就是从北宋后期开始成为汉族妇女的一种风尚。

        那个时候,统治者和士大夫对缠足持赞赏态度,使得缠足最先从上流社会开始蔓延。

        南宋和元朝是发展期,到元朝末年,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开始出现,至明清,缠足习俗进入巅峰。

        应该说北宋后期的缠足是一种上层社会才有资格进行的流行风尚,而非一种社会规则,远没有到全社会盛行的地步。

        苏咏霖在南宋生活二十年,走遍半个南宋,就没有在乡间见过缠足的妇女。

        而生活在城市的高门大户里的官宦、贵族女子,他的身份地位够不上,也看不到,可能是缠足了,也可能没有。

        反正苏定光还活着的时候,他家里是没有缠足女子的。

        苏咏霖还曾满怀恶意的猜测,感觉这种习俗在北宋上流社会的风行和那位热爱艺术的徽宗皇帝应该脱不开关系。

        不过民间尚且是看不到的。

        广大民间妇女还没有被缠足荼毒,所以此时此刻动员她们走出家门工作,至少没有生理上的阻碍。

        至于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就苏咏霖自己本身感觉,倒也不是那么严重。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启明1158,小说《启明1158》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启明1158正文 八十二 苏咏霖的建设行动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