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宋时风流(宋煦)TXT下载>>宋时风流(宋煦)>>正文 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TXT下载

    宋时风流(宋煦):正文 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刘美人轻轻嗯了一声,双眼还是盯着赵煦。

        赵煦穿着单衣,支着一条腿,左手在刘美人背上,心里思索不断。

        刘美人的话提醒了他,或许,大宋不止需要一场廉政运动,还需要一场‘节俭运动’,以遏制官绅集团的铺张浪费,奢华无度。

        赵煦摸着刘美人的后背,若有所思的道:“我听说,中牟县一个告退的七品官嫁女,嫁妆多达三万贯,是真的吧?”

        刘美人不知道赵煦为什么提及这个,连忙道:“这个臣妾在宫里听说了,说是,这还是节俭的,要不然,田亩,铺子,宅子,金银玉器等等,总数能有十万贯……”

        赵煦双眉挑了挑,这还是节俭的?一个七品官,凭什么有那么多钱,还仅仅是给出的嫁妆?

        “我大宋的官,还真是好当啊,不瞒你说,我都想去当官了……”赵煦忍不住感慨起来。

        刘美人噗嗤一笑,道:“官家,十四公主快到出嫁的年纪了,到时候,您出多少嫁妆?”

        赵煦顿时语塞,赵幼娥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她出嫁肯定少不了。

        赵煦给了刘美人一个不善的目光,道:“到时候,全你出。”

        刘美人嘻嘻一笑,道:“臣妾倒是想,怕是怎么都轮不到臣妾……”

        赵煦笑了声,搂紧了她一些。

        刘美人在赵煦的后宫里,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人。但若论到赵幼娥出嫁,刘美人根本连出现的资格都没有。

        朱太妃,孟皇后才会是主导出嫁流程的人。

        刘美人静了一会儿,轻声道:“官家,臣妾也想要个孩子。”

        赵煦一怔,低头看向刘美人。

        刘美人轻轻咬着嘴唇,双眼都是期待,紧张,忐忑。

        她说出这句话,显然用了很大的勇气。

        赵煦看着她,微笑着道:“咱们都还年轻,不着急。”

        由于朝局的诡谲,赵煦不止费尽心思的平衡,在皇储的问题上,赵煦也在谋求权哥的特殊地位。

        是以,后宫里的几个女人,除了孟皇后,赵煦都是采取体外的方式。

        刘美人轻轻咬着嘴唇,低低应了一声。

        在赵煦与刘美人说话的时候,宫里都在做着准备。

        赵煦要提前离京,原本按部就班的准备不行了,都在加速运行。

        庆寿殿。

        朱太妃一脸的忧色,小儿子要去打仗,大儿子又要出宫,令她忧心忡忡,心里十分不安。

        以前,因为高太后的极力压制,他们母子分离,难以相见,但总归都在宫里,知道他们安好。现在,出了宫,出了京,天南海北,看不见,摸不着。

        赵幼娥陪着朱太妃,躺在她边上,安慰着道:“小娘别担心了,七哥多有分寸的人,不会有事的。我给你问过了,十三哥不是冲锋陷阵,是在后面坐镇,很安全的……”

        朱太妃还是一脸忧色,道:“你不懂,等你有孩子就知道了。”

        赵幼娥突然拉住朱太妃的胳膊,娇声道:“我不嫁人,一辈子陪着小娘。”

        朱太妃没有理会赵幼娥的安慰,轻叹一声,道:“你们一个个的,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赵幼娥紧紧抱着朱太妃,道:“小娘,你相信七哥吧,他向来孝顺,知道你疼十三,肯定不会让十三有事的。”

        朱太妃瞥了她一眼,道:“你也给我省心一点,下半年,我挑些人,你悄悄见见,有合意的,过两年就出嫁。”

        赵幼娥越发娇声的道:“人家不想嫁人嘛……”

        朱太妃顿时头疼,不耐烦的道:“睡觉睡觉,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宣德门内。

        刘横正在点将,点兵,拿着花名册,一个个点着。

        赵煦这次出京,除了要带三大营,火器营的正规军外,还有禁军两千人,总数五千士兵。

        陈皮同样在忙碌,赵煦出京的衣食住行都要做准备,哪怕再精简,还是要带不少东西。

        政事堂的灯火,彻夜不息,虽然赵煦出京不带多少文官,可必要的还是要有,加上江南西路的事,朝廷是如临大敌,加班加点。

        而皇宫之外,开封城内,还是对于江南西路发生的种种事情的议论。

        随着朝廷加大了宣传力度,朝廷以及变法派的风评,在发生着微妙,悄然的变化。

        第三天,朝廷收到了非常多的奏本。

        ‘新党’开始上书,增强了舆论方面的引导与压力。

        ‘新党’纷纷痛斥江南西路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认为江南西路‘恶劣自来,无以复加,不能宽恕,请求严惩’。

        还有少数反对变法派的人,也在上书,分析利弊,总体上,是站到了朝廷的一边。

        通政司。

        陈河汉已经接替沈琦,成为通政使,沈琦已经去了开封府成为开封府府丞,开封府知府曹政已经位列政事堂。

        这三人是在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支持赵煦亲政的三人,可谓有‘从龙之功’,赵煦的回馈就是,对于他们未来,安排了极其清晰的路径!

        陈河汉坐在值房里,手里是一位太学生的上书,看着仔仔细细看了三遍了,神情颇为惊疑。

        这位太学生,奏本里,言辞激烈,字里行间仿佛透着杀气。

        他将江南西路的事,定性为‘谋反不臣’,更是直言大宋官绅‘富己而贫天下,贵己而劳天下’,‘欺下瞒上,国退民穷’。

        陈河汉看了许久,不禁自语的道:“这种对我大宋全体士绅的直接,赤裸的指责,好像还是第一次?”

        陈河汉放下这道奏本,心里开始思索,这道奏本,真的是一个太学生所写,还是背后有什么指使?

        片刻他就摇头,道:“算了,还是送上去吧。”

        陈河汉拿起奏本,出了通政司,前往不远处的政事堂。

        章惇现在有不少时间坐在政事堂,主要是政事堂相公比较多,离的近,出门就能喊人议事,不用从青瓦房再跑过来,浪费时间。

        陈河汉来到章惇值房,多少有些畏惧这位不怒自威的大相公,恭谨的抬手道:“大相公,有一道奏本,请您过目。”

        章惇对于通政司还是比较在意,陈河汉在品性,能力还算不错,点头接过来,打开看去,不禁剑眉动了动。

        他和上奏本,递回去道:“过于偏激,年少之言,留下吧。”

        陈河汉道:“是。”

        刚要转身走,忽然又听到章惇道:“你给沈祭酒说一声,太学生不涉国政,学之为要,不要搞的乌烟瘴气,忘却本意。”

        陈河汉心头微惊,道:“是,下官这就去。”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宋时风流(宋煦),小说《宋时风流(宋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宋时风流(宋煦)正文 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