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曹操喊我去盗墓TXT下载>>曹操喊我去盗墓>>正文 第八百九十四章 悟性?(4000)TXT下载

    曹操喊我去盗墓:正文 第八百九十四章 悟性?(400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连山》?

        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据吴良所知,《连山》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书中所载乃是对天朝影响极为巨大的占筮秘诀,几乎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吴良一直借用的乩童身份,于吉的堪舆之术,甄宓的相面之术……这些全都是建立在“三易”基础之上逐渐形成,最多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而在“三易”之中,最为神秘的当数《连山》与《归藏》。

        因为《连山》成书的最早,几乎在天朝文明起源时便已经成书。

        可惜在后来的历代典籍却鲜有记载,以至于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没有人知道其中就竟记载了什么内容,只能通过一些只言片语分析这可能是一部解密了万物起源与本质的先天易。

        而《归藏》则晚于《连山》成书。

        虽然后世考古界已经在一处秦国古墓中发现了一部疑似《归藏》的手抄本,但后世关于这部《归藏》的真伪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没有人能够证明这部手抄本中的内容是真的,也没人能够证明手抄本中的内容是假的,因此不可轻易相信。

        安卓苹果均可。】

        不过从各方古籍中有关《归藏》的描述,有人推断这应该是一部解密万物规律与发展的后天易。

        至于《周易》则成书最晚,被认为是在《连山》与《归藏》基础上推演出来的“大道”,其中虽对先天易与后天易都有涉猎,对后世人们理解此道有不小的帮助,但此书中省略了《连山》与《归藏》中最难理解、也最为精华的部分。

        因此读懂《周易》的人虽可小成,但却难以真正掌握易学的真谛,时常看似差之毫厘,实则谬之千里,偏偏还不自知。

        “先天易……”

        想到这里,吴良再细细品味华佗方才的话,尤其是那句“万物归于太初”,心中已是若有所悟,“根据于吉的解读,太易便是先天五太之中的一个过程,而《连山》又是解密相关秘密的先天易,同时面前的这棵建木又可能正是几方小世界、包括人间的起源……貌似这些信息都能联系在一起。”

        难道……

        吴良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有没有可能,那失传的《连山》与《归藏》中的内容从未形成过书籍,而是就藏在这疑似万物根源的建木果实之中?

        毕竟相关于吉方才提到的“天皇氏”乃是开天辟地之后的第一位帝王。

        而天朝正式形成文字则是在黄帝时期,在黄帝之前虽然不敢说没有出现过任何文字,但肯定没有行程可以传播的体系,甚至在就连这疑似与九黎国存在密切关系的秘境中,吴良也并未发现任何文字,有的只是几幅极为简易的图像。

        那么更早的“天皇氏”又要如何留下《连山》与《归藏》两部书籍呢?

        尤其还有一些史书中提到,《连山》有八万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那八万言哪怕放在后世的纸质书籍中,也得是厚厚的一本,若是方才没有行程文字体系,只能用图像来记录的远古时期,那恐怕搬来一座山也不够记的。

        哪怕只有四千三百言的《归藏》,就算使用汉朝依旧占据主流的简牍进行抄录,最少也得使用几十卷简牍。

        所以《连山》与《归藏》如果果真像传说中的那般是在远古时期成书,绝对不可能使用普通的载体,那根本就不现实。

        除此之外。

        还不得不考虑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就像吴良此前探寻过的“经脉发现之谜”一样,易学亦是一样的道理,这玩意儿总得有一个发现的过程与方式,那么“天皇氏”又是怎样在没有任何基础与先驱的情况下发现的呢?

        而现在。

        仔细拒绝这华佗的经历,吴良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经脉的发现”极有可能起源于那种寄生在人体经脉中的神秘小虫,那么“易学的发现”有没有可能与建木的果实有关?

        或者说,面前这建木的果实便是《连山》与《归藏》本身,它们本来就不是书籍,只不过随着书籍逐渐成为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才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先入为主曲解成了所谓的书籍。

        毕竟华佗在服下建木的果实之后,才过了这么一会便忽然悟出了这几方小世界的本质,并且说出了“绝地天通”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建木的果实起到了像书一样的传递知识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用眼睛去看的方式,而是用嘴巴去吃的方式?

        “此事稍后再讨论。”

        如此想着,吴良先是对于吉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华佗问道,“华神医,你服下这果实已有半个时辰,可有什么不适之处?”

        “我已自查了一边,如今我五脏六腑运行如常,脉搏比之前饥饿时强健了不少,肌理亦是恢复了许多。”

        华佗正色说道,“依目前所见,这果实非但没有毒性,还为我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好处,要比此前的肉食更加有用。”

        的确。

        与肉食动物不同,人是杂食动物,只吃肉并不能很好的维持身体机能,久而久之还是会被“饿”死。

        不过光吃这果实便能够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倒也可以看出这果实绝非俗物。

        何况方才只是试吃,华佗也只是服下了一小块而已,那么一小块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其实与塞牙缝没有多大区别,根本无法解决饥饿的问题,更不要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令脉搏强健,令肌理恢复。

        华佗的回答已经给了吴良想要的答桉。

        此刻面对瓬人军众人那饥渴的目光,他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终是对众人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杨万里,你来负责将这果实切开分给大伙,不过还是要注意控制好份量,每人都只先服下一小块,看过反应之后再说。”

        抛开剂量论毒性都是耍流氓。

        有些东西虽然本身是可以食用的,但一旦超过了一定剂量,便又会给人体带来负担与伤害,因此不得不注意一些。

        不过得出“无毒”结论的是华佗,华佗又刚刚得到了“扁鹊”组织的传承,已经成了神医完全体,他的判断自然值得相信,这也是吴良敢教众人立刻分食的原因。

        除此之外。

        他也在做一个实验。

        华佗服下那果实之后,能够得出如此深奥神秘的感悟。

        那么瓬人军众人呢?

        抛开那些瓬人军兵士不说,瓬人军骨干中可有不少奇人异士,并且其中还有一些与易学关系密切,他们服下果实又能产生怎样的感悟呢?

        当然,吴良自己也是实验对象之一。

        与其他人不同,他在没有吃下果实之前,便已经被建木拉入了神游状态,并且还在神游之中听到了无数不知何意的低声细语,随后又被那怪虫钻入了身体,本体还在毫不自知的情况下在地上挠出了与华佗不谋而合的“绝地天通”四字。

        还有。

        夜空中那双巨大的眼睛也只有他与典韦见到过……

        这些事情无一不在表明他的特殊性,这样的他吃下建木果实,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与感悟呢?

        ……

        这果实的口感十分酥脆,果肉中的水分亦是很足。

        味道则是一种无法具体描述出来的酸甜,轻轻一咬果肉中的水分便迸射而出,香甜的气息迅速占据口腔中的每一个角落,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将其归类为水果的话,这便是吴良吃过的最美味的水果,没有之一。

        而当果汁与果肉一并咽入腹中时,腹腔之中又会出现一股令人莫名舒适的暖流,吴良能够他那已经饿到有些发慌的胃部正在被这股暖流滋养,饥饿的感觉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但……也仅此而已。

        果实已经进入腹中许久,那股舒适的暖流早已消失,饥饿与疲惫的感觉也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等待了许久,吴良心中却并未出现任何设想中的感悟。

        “这……”

        吴良心中不解。

        他可以肯定华佗一定是在吃下建木果实之后才产生了相关的感悟,甚至隐约触及到了这几方小世界的本质,在这件事情上华佗没有任何理由说谎。

        可他的确没有任何感悟。

        那果实进入腹中的感觉,足以证明这玩意儿不是俗物,虽不说对人体有着多么大的好处,但也绝非寻常的食物可以相提并论,最起码可以解决瓬人军众人最近一段时间内的食物补给问题。

        但这不是吴良想要的结果。

        他急需要有所感悟,最好能够直接悟到带领瓬人军众人离开秘境的法子,否则就算这建木果实能够帮助他们再撑一段时间,也始终不是个办法。

        如此想着,吴良扭头看向瓬人军众人。

        “老先生,你感觉如何?”

        他率先询问了于吉的感受,于吉擅长堪舆之术,并且对易学也有一定的了解,若是他有所感悟,亦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许是老朽太过愚钝,吃下这果实之后,除了感觉不再饥饿,人也有了些精神与力气,竟无其他感觉。”

        于吉一脸遗憾的摇了摇头。

        “宓儿你呢?”

        吴良又看向甄宓,甄宓可是九尾狐妖的出马仙,感知力异于常人,她或许也有机会。

        “妾身与老先生差不多,并无其他感觉。”

        甄宓亦是摇头。

        “……”

        吴良随即陷入沉默,又扭头看向其他的瓬人军众人。

        通过他们的表情,吴良已经得到了答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只是悟性的问题?还是与天命有关?

        不得不说,与瓬人军众人相比,华佗的确是受到了感召的天命之人,无论是此前的“扁鹊”组织传承,还是如今服下建木果实之后产生的感悟,可能都与天命有关。

        若是如此。

        他们想要走出这里,恐怕便只能依靠华佗了。

        可是现在再看华佗,他虽然有所感悟,但显然还是一筹莫展……难道还需要什么契机不成?

        带着这样的心思。

        吴良起身走向了建木的另外一侧,那里还有一个掉落下来的果实,并且这个果实应该是他们还在上一层的时候便掉落的,瓬人军众人都听到它落地时发出的那声巨响。

        只是当上一层的迷雾散去之后,他们前去查看时,却只看到了莫名消失的锁龙柱、重新长出的社树与复原的怪虫石凋,并未在铜树附近见到这个果实。

        很快吴良便找到了这个果实。

        与方才被他们分食了一部分的果实不同,这个果实虽然也有着黄澄澄的成熟表皮,但却直接裂成了三部分,还有一些果肉迸射了出来掉在附近。

        看起来它落地时似乎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力。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掉落的高度不同?

        还是两者的份量不同?

        又或是着陆的地方土质软硬程度存在差异?

        吴良走上前去将裂开的三部分拼凑在一起,发现它与另外一个果实大小相近,并且里面的果肉也是同一种东西,即是说两者的份量应该是比较相近的。

        而着陆的地方也是相同的红土,看起来并无太大差距。

        那就大概率可能是掉落的高度不同,导致落地时果实承受的冲击力存在差异了……可这个问题似乎并不能为他提供什么帮助。

        吴良无奈的放开了将其拼凑在一起的手,三块果实随即散落开来。

        一小块果肉也从随之滑落,眼看就要掉在红土上。

        吴良见状习惯性的将其接住,秉着不浪费的原则顺手塞进了口中。

        下一刻,热流已经在他口中化开,一股顺着喉管流向腹腔之中,一股则神奇的窜入脑中!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曹操喊我去盗墓,小说《曹操喊我去盗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曹操喊我去盗墓正文 第八百九十四章 悟性?(400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