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 第两千五百四十四章 冲锋陷阵留史痕(第二更)TXT下载

    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 第两千五百四十四章 冲锋陷阵留史痕(第二更)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过小年喽!过小年喽!”李家庄子的孩子们一大早跑着欢呼。

        他们拿到了自己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大衣。

        等三十儿晚上的时候才能换,现在就是摸一摸、看一看。

        每年他们都有应季的新衣服,小的衣服李家庄子会回收,重新处理,赠送给大唐朝天下基金。

        朝天下会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而不是卖。

        大唐朝天下基金和李家庄子的信誉高于一切,百姓永远可以生死托付。

        若当政者无信,将国之不国!

        大唐偏远地区的孩子还没有新衣服呢,回收的旧衣服,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拆掉,然后重新制作衣服。

        洗一下其实就行,但李易要求就是必须重新做,把旧的当成原材料,新做的就是新衣服。

        李家庄子和大唐朝天下送出旳每一件衣服都是新做的,而且会告诉被赠送的人,这衣服的材料来自何方。

        “易弟,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你参加吗?”众人又一次吃烤串儿。

        眼看着到三十儿,之后初一早朝,李隆基问李易,你参与和你不参与,安排的事情不一样。

        李易递出来一大把烤肉串儿:“我得过去,有的话我要说出来。因为要提高官员待遇,你享受了多少东西,你就得承担多少义务。”

        李易准备站到前台说一些事情,给奖励,大唐的官员收入在之前的基础上还要翻倍。

        说白了就是高薪,大唐有钱了,你们努力工作,就让你们收入增加。

        退休后有高额养老金,别人看着羡慕,想拥有就当一个好官,地方官要带领百姓致富。

        过几年官员不会随便提到宰相、尚书、侍郎和刺史的位置。

        全下去,在村子里先干,把村子摆弄明白后进县里,县里的事务逐渐接触处理,当县丞、县尉、主簿,接替县令职位。

        以前的慢慢升、逐渐致仕。

        这个过程中可以来回平调或其他部门提半级等操作,方便快速把李家庄子的学子给提上来。

        比如一个学子当下县的县丞,正九品下,他的水平足够,应该快速上去,县令位置有人。

        这个县令从七品下,直接把学子调到上县县丞位置,从八品上,兼折冲府校尉,从七品下。

        当地没有折冲府,没关系,可以有,就他一个人当校尉。

        季度考核,上上,把一个上县的县令给升上去,学子去当县令,从六品上。

        升迁没毛病,九品一点点上到六品,在这个位置他至少要呆两年,必须让整个县百姓的收入翻两倍。

        之后当上州司马,从五品下,什么时候把州府的事情整清楚,并整个州的百姓收入翻倍,再考虑换个苦地方,到下州当刺史,正四品下。

        下州穷,不好发展,却是学子的机会,人口增加、百姓富裕、道路修得不错,他随时能进京。

        没本事的官员就是听话的,一辈子当不上县令,致仕的时候或许会给提半级,这样退休俸禄高。

        “今年大量学子跑去了偏远下县,组团下去的。

        第一批的学子下去当县令,第二批的学子当主簿、县尉、县丞。

        在楼里面以前为百姓写状纸的人去村子里当村正助理,图谋甚大。”

        宋璟知道情况,第一批学子很多都当上中县和上县的县令了,非要跑去下县,只好又在州府里给個官职,保住品级。

        第二批学子和第三批的一样有个额外的散官,不然他们当村正助理,品都没了。

        有个散官的品,随时能拿到实权。

        “他们为大唐着想,此乃真国士。”张九龄称赞。

        跑下去的学子们是要把下县给提到上县,人口数量到了才能提。

        去的地方有山民,人家不入籍,他们要帮着致富,叫别人入籍。

        顺便把税收落实,为朝廷提供税源。

        京畿县用不着他们,他们属于尖刀部队,往最穷的地方冲,把当地的官员全挤走。

        你们太笨了,不要你们,你们换个好地方,这里交给我们。

        他们必须把所有位置占住,避免别人捣乱,跟不上节奏。

        一个县全是自己人,政令畅通无阻。

        需要发展经济的前期投入,他们会拉李家庄子过去投资,或者余怀德他们跟着占几成份子。

        带资金下去的,门路硬着呢。

        别的官员不愿意去,跟流放似的,学子们无所谓,出了成绩随时可以换好地方。

        如夷州义泉,中下县,大唐打造样板工程,派出去一群厉害的人。

        人口明显增加,山民入籍,过了年,可以定为上县。

        百姓们养家禽、养猪、种地、挖煤烧水泥、冶铁,当地的瓷土多,家家都用上了瓷的盘子、碟子,罐子依旧用陶的。

        孩子们有人教,其他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去修路, 户数超过五千五百户,到五千户即为上县。

        派的人有洛阳考核优等的四十人和第二批学子二十人,扔到那个穷地方。

        效果显而易见,当地百姓因为能烧水泥和冶铁,住上了楼房,二层的。

        家家制作风干鸡,鸡蛋吃不完,只好腌制成咸蛋卖出去。

        顺便酿酒,当地有一种酒还入得口,茅台嘛!不过跟李易时候的不一样,蒸馏技术不行。

        李易知道怎么酿,工艺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就是当地的菌类不同,别处用同样的工艺酿不出那个味道。

        得五年时间才能喝,距离飞天差十年,先酿着,不酿时间也流逝。

        前几天,当地人送来了大量的东西,给李隆基和李易,不算进贡,就是给。

        送来五千五百二十只风干鸡,不用问就知道,一户提供一只。

        对于李易与李隆基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当地的鸡养殖数量想来很多,鸡蛋随便吃。

        山上种地费劲,养鸡不要额外的饲料,鸡进山自己就找东西吃饱饱的。

        草籽、虫子、草叶、扒拉扒拉土,小蜗牛、蚯蚓、甲虫应有尽有。

        遇到不开眼的蛇照样处理,不过还需要喂一些饲料,养成鸡回家吃饭的习惯。

        鸡窝要给铺好,否则人家在外面自己做个窝下蛋。

        有时会遇到鸡群进山找东西吃,突然有老母鸡飞跑回来,翅膀一呼扇飞进鸡窝里,不长时间开始咯咯哒、咯咯哒,显然是蛋憋不住了。

        喜欢带着系统来大唐请大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更新速度最快。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带着系统来大唐,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 第两千五百四十四章 冲锋陷阵留史痕(第二更)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