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二百三十七章 社会变革在结构(第二章)TXT下载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二百三十七章 社会变革在结构(第二章)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李易收拾的设备,道:“打造以李家庄子为中心,张家村子和外来务工聚居区的集旅游、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领域的集群产业。”

        李隆基使劲想了想,才稍稍跟上节奏。

        就是跟之前一样,找人过来玩,然后有工坊,顺便种田。

        “等天暖和,北方各州府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李隆基想到了新的那些好用的工具。

        “还是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土地这么多,人口并不是很多,怎么就会吃不饱饭?”

        李易似乎是与李隆基说,又像自语。

        “都有什么技术?”李隆基帮王皇后稍微整理了一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询问。

        “育种技术,培育更好的高产种子。”李易说出来一个。

        “司农寺的活儿。”李隆基表示知道。

        “农耕技术,现在没有好东西,只能是牛马,多多养殖,还要预防疾病。”

        李易没敢去想机械化,但更多的牲畜还是可以的。

        “司农寺的活儿。”李隆基依旧知道。

        “寻找更多的天然石头当肥料,磷石不错,需要知道哪种地用着好。”李易再说一点。

        “司农寺的活儿。”王皇后帮李隆基说出来。

        “南方那边就应该好好种稻子,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间再种别的。”李易说出大米的事情。

        他不爱吃南方的大米,可是大米多了,别管口感怎么样,确实能吃饱肚子。

        李隆基跟着说:“尽量让人能多种地,减去‘调’。”

        “三哥说得对,属于社会分工结构问题,种田的就种田,作工的就作工,打仗的就打仗,各自负责一个方面。”

        李易提到了眼下的弊端,种田的人什么都要干,田地没有足够的时间打理。

        往往收成差一些,拿不出租和庸,再被找去干活,赤字了,借钱交,还不起,卖地,人跑了。

        想着,李易又道:“许多人家就差一季的粮食,若少交一次粮,那口气便缓过来。若逼一步,庄边的三千多流民就是结果。”

        李隆基这次没回应,他已经下决心,征商税,朝廷有收入,轮换着减免一个个州府的租庸,给百姓留半年的收成。

        到食堂单间,各自去盛菜,王皇后有宫女帮忙。

        “年前的时候,大哥拿走一批醉蟹,如今是正月,其他醉蟹也放出去卖。

        今年再套养一年,我选一些邻水的村子合作,若无大事发生,赚多了钱,往后有水田的自然会学着养。

        田里多了出产,卖掉钱,自然可以买更多的东西用,促进商业发展。”

        李易又一次提到商业。

        李隆基微微颔首,认同。

        夜市的管理费他收了不少,一收起来才知道,长安每天的钱是那么多。

        比起管理费,天上人间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被收钱的人还愿意给,只要晚上让卖东西,交出去一部分钱,剩下的也够赚。

        听闻有的商铺怕过了年又要宵禁,主动提出要多给管理费。

        显然,收钱并未伤民,不然百姓为何还那般要求?

        李隆基从李易这里坚定了信心,吃过饭,稍作休息,又带王皇后回去,孩子没事。

        然后李成器来了,带走一坛又一坛的醉蟹,要趁过年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长安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许多商铺根本不歇业。

        每一个卖烤牡蛎的地方旁边都一个竹筐,吃完的牡蛎壳扔进去,有人过来统一带走。

        前几日有摆摊的人自己收起来,然后拿到药铺去卖,结果药铺根本不收。

        一文钱一大堆也不要,白给可以,扔那吧。

        卖烤牡蛎的人发现留不住,这壳气味大,从那后再不自己留。

        打听一番才知晓,太医署下命令,长安所有行医和售药的地方不得花钱收。

        不然逮到便‘吊销执照’,同时不给新的医书。

        至于走方郎中,他们愿意收就收,使劲收又能收多少?谁天天吃牡蛎壳?

        ***

        陆续几天,百姓走亲访友,同在长安及周边住的人,回娘家的都喜气洋洋。

        有钱了,能带着东西回去,家中日子好,嫁出的姑娘回去,说家中情况,各有比较。

        兴宁坊,姚府。

        “他就不往外传了?”吃着醉蟹的姚崇问前去李易那里打探的人。

        他心情不好,即便螃蟹免费获得。

        “好不容易进去了,学子们根本不提对韵的事。”来人回话。

        “带只螃蟹下去,记得吃干净,用蟹八件。”姚崇无意为难下人。

        等报信的人高兴离开,他看着面前的蟹八件,叹口气:“从此螃蟹贵喽!”

        姚崇心中明镜一般,多了八个吃螃蟹的小工具,往后吃螃蟹感觉都不同了。

        而且螃蟹的价格会上涨,原本就不便宜。

        “他会养螃蟹,还能把螃蟹保存如此多的时日,味道更胜。”

        姚崇嘟囔一句,狠狠地用着针在那抠螃蟹爪子。

        长安城中的其他富贵人同样学着用工具吃螃蟹,感觉要是使唤不明白八样东西,是件很丢人的事情。

        他们并不知道,拿出这套工具的人吃螃蟹的时候是把爪子在嘴里一撸就完事,壳撬开,有黄有膏的直接拿筷子抠。

        就是两个螃蟹钳子会留下来当零嘴吃,咬开,用钳子的小的尖掏。

        有人吃着,开始惦记,家中城外有水田,是不是学着养螃蟹?

        放了假的裴耀卿在家中也吃着螃蟹,家中的人在吃,他看着打开了壳的螃蟹,没动作。

        过年放假七天,还有一天上班。

        此时衙门中的事情由其他没资格放假的人管,他不怎么放心。

        更让他发愁的是,冰不能取了。

        河面已经解冻,上去有危险,冰下面融化,取不出来。

        过了年,凿冰的人总不能全去运煤、摇煤球吧?

        种地又不到时候,找什么活给干呢?

        裴耀卿已经发现了,给百姓找工作,才是最大的政绩。

        有了事情做的百姓和往年生活水平都不一样。

        “明天去一趟庄子吧。”裴耀卿自己实在是想不出来了,嘟囔了一声,开始研究怎么用蟹八件拆解螃蟹。

        一口螃蟹肉进嘴,整个人舒爽起来。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带着系统来大唐,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二百三十七章 社会变革在结构(第二章)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