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一百三十五节 平靖阳山(二)
“这是为何?”
“且听学生慢慢道来。这事要从另外两人的来历说起。先说孙大彪,这人祖上并不是阳山人,是从湖广流窜过来的土匪,他祖上一来阳山就占了大莨圩的几家铺面,专门垄断与永化乡瑶民的食盐买卖。翻手就把盐卖成金子的价钱。
“他的盐主要是三个来源,一是明面上的官盐,二是走私的来的,三就是一些没本钱买卖夺回来的。一些走陆路贩盐去湖广或者去瑶排瑶寨卖的小贩,一旦被他手下碰到,免不了都要被他杀人夺货。至于绑票勒索的事情,孙大彪也没少做。”
王初一恍然大悟,难怪本地瑶民对盐价的事情耿耿于怀。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原因!
“至于冯海蛟,他是盘踞在青莲圩的水匪,祖上据说是疍户,经过好几次火拼才占下青莲圩的连江河曲作为自家地盘,专门对过往船只勒索买路钱,不从者劫其船货,不单单这样,还经常对来往的货商强买强卖。”
但是这些材料并不稀罕:王初一在对外情报局编撰的《阳山概况》中多少了解了一些情况,虽然不算详细,大致也知道这几个人。
“县长可知湘吃粤盐、粤吃湘粮的说法?”彭寿安知道王初一有些不耐烦了。
“请讲。”王初一知道彭寿安要说到戏肉了。
“湖广熟,天下足。湖广产粮而不产盐,故而湖广粮贱而盐贵,广东则反之。连阳一带偏远多山,所幸顺江可一路直达广州,而与湖广只隔九凝山。翻山即可顺江北上直达武昌。所以连阳在南盐北卖的商路上,虽然地处偏壤,但也尚算繁华。尤其是连州,湖广的商人买盐,广东的商人卖盐,更是连阳三城最富庶之地。”
彭寿安以上说的还是废话,但王初一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这三霸互相勾结,在青莲集就把收到秋粮卖给南下的粮商,再用换来的银子买盐,运到连州卖给湖广商人,再从湖广商人那里买粮填充县库。”
还有这样一手!王初一不由连连点头,这些细节在《概况》里的可没有提到。不是在地主政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门槛。这老官僚别看办事不行,看事倒是明明白白的。
这番话让王初一确定了要先剿匪的心。原本他是打算先征钱粮,再剿匪。现在看来不杀几只猴子,这合理负担是收不上来的。
“剿匪还有一用,”彭寿安见他的态度转变,心里很是受用,干脆把自己在本地的做官心得说了出来,“连阳瑶民作乱,往往有本地歹人接应带路,朋比为奸。若是断了这根子,瑶民便是想造乱,也没那么容易。”
这个情况倒不算意外,因为黄超曾经和王初一谈过:本地土匪和瑶排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先把本地土匪清剿干净。瑶民再想下山劫掠就失去了向导。对促进地方治安大有好处。
“彭老爷说得这些很有用处。”王初一由衷的说道,“看来我们还是要从根子上先治理起来!”
剿匪的事情事关重大,王初一不敢擅自做主,便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写了一份密码报告和自己的相关行动计划,派通讯兵送往连州请示。
虽说黄超给手下的归化民县长、州长充分的授权,但是军事指挥权这件事他还是有保留的――倒不算信不过他们,实在是他们的本钱太少:五个国民军中队,三个正规军连。分散在整个连阳地区,一个败仗就能伤筋动骨。黄超很清楚自己的局面,连阳三城目前的平静,全靠着他这一路上伏波军打出的“虎威”,并没有到了人人心服口服的地步――尤其是本地的豪强和瑶排们。只要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失利,这些势力就会立刻蜂拥而起。
宁可谨慎一些,步子慢一些,也得维持住“伏波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所以当他接到王初一的报告的时候,虽然知道剿匪是应有之义,心里也不由得忐忑起来。起身围着桌子上的大比例连阳地图看了又看,心里盘算了一遍又一遍。
实话说,他心里是颇为担心的。因为王初一在阳山的全部兵力只有两个国民军中队,外加一个永化瑶民组成的辅助小队。
一个中队驻在永化乡自然不能轻易动用――他们的存在不仅是震慑永化的瑶民,还监视着八排瑶往东南方向的道路。
另一个中队就是县城的国民军中队了。依靠阳山县里临时征发的壮丁组成的县民兵队,县中队有一定的机动力。王初一的计划就是使用这个中队对孙大彪和冯海蛟进行定点打击。
自然,这点兵力去围剿两个匪伙力有未逮。他们每一股都能动员起两三百人的匪徒。而且盘踞的地方都是多年经营的老巢,要直接武力攻打,战斗力有限人数又处于劣势的县中队就算能打赢也得打残了不可。
所以王初一提出的计划是“智取”,以“招安”为诱饵,将两个匪首诱出老巢,一鼓擒杀。随后趁乱袭击。一举铲平他们的老巢。
这个方案不能是异想天开――实际上黄超还很欣赏。因为他当年当县主任的时候,也是靠各种“计策”来剿匪的。
如果问黄超他最喜欢哪个明朝的历史人物,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王守仁,不是因为王守仁引领了明代思想解放的热潮,而是受某历史通俗读物影响,对王守仁剿匪平叛喜欢出“奇计”十分赞赏,充分体现了兵不厌诈这一兵法基本要素。陵水剿匪期间,黄超就充分学习了这一做法,夜袭、伏击等等耍诈的手段没有少搞,而且还很敢打敢拼,带着一个排就敢跟上百人的土匪干仗。
以前一个排黄超就敢打仗,但那一个排伏波军正规军。现在么,王初一手下全是入伍不到半年的国民军。
黄超思虑再三,决定还是批准王初一的行动方案――凡事都有个开头,总不能样样都要元老坐镇指挥。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派黎苗连去协助王初一――毕竟袭敌寨自古以来都是非精兵不能为,单单靠国民军怕是有很大的风险。
他当下复信一封,批准了王初一的行动计划。同时告诉他会给黎苗连的支援――但是他们只能在他开始行动前24小时抵达,所以要他卡准具体的行动时间。以免双方配合不上。
在信件的最后,他再三叮嘱王初一,剿匪行动要“谨慎”,千万不可冒进。土匪不同于官兵,不但熟悉当地情况,而且往往有极大的人情关系网络,消息比官府灵通的多,要做好保密工作,对没有缴纳人质或者人质的“份量”不够的当地留用人员和地方缙绅要保持警惕。
王初一接到回信,颇感振奋,当即召集了本地的几名归化民干部还有彭安寿,讨论具体的行动方案。
以“招安”为名诱捕匪首,这也算是地方官的传统做法。彭寿安自己虽然没机会干过,但是听过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一手也确实铲除了不少土匪和地方豪强。
“意见我是没有,只要县长下令,我们中队一定坚决执行。”国民军中队的中队长说道,“只是我们的兵力不足,就算全中队出动也只有不到一百人,大崀圩和青莲圩这两个地方都是集镇,有围墙,住户商户也不少,地形相当复杂,如果要强攻我们是拿得下来的,问题以我们的兵力只能一家一家的攻。不论谁先谁后,损失大约都不会小,攻打第二个地方的时候恐怕会力不从心。”
“所以要奇袭啊。”王初一说,“我们一举拿下匪首,他们就群龙无首了。再来一个突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再说黄首长会派山地连来支援我们――你不用担心兵力不足。”
听说有正规军支援,中队长明显松了一口气:“我没有要问得了。我这就安排人去侦察。”
“侦察的事情,我看你们中队不行,”另一个归化民干部说道,“我们都是外路口音,一张嘴就露馅了――突然来个外地人,他们能不怀疑?最好是本地的。”
“本地的却不好找。除了永化的瑶民,我们在本地没有招过兵……”
“可以招几个本地的积极分子,和土匪有血债的。”
彭寿安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他们的争论:“这且不论,既是招安,就要做出招安的意思来。此二人在县内颇有人脉。老爷不妨先召一其信赖之人,许以重赏,令他前去游说――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自古光棍心眼多,土匪的心眼更多――土匪无论战力、战意、武器,往往都不如官兵,在农村往往又面临战斗力较强乡勇的围剿。所以匪首和骨干多半都市极其多疑的,不但狡兔三窟,甚至一夜三迁。非如此不可能活动上几十年。而这两家都是世代为匪,虽说他们已经豪强化,但是多疑是早就刻在骨子里的。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08节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