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我真不是木匠皇帝TXT下载>>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朱由校游孝陵TXT下载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朱由校游孝陵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陛下,黄河决堤了…”

        南京城外,勇卫营驻地之外,朱由校今早起了个大早,正带着黄得功等一批亲卫,在郊外射猎。

        朱由校刚射出一箭,还没有来得及觉得可惜,便就听到后方一阵马蹄声,却是一名御标营的传令兵跑回,远远带来一份公文。

        王朝辅接到手上,颤颤巍巍递了上来。

        他说完话,就这样盯着前方毫无动静的天启皇帝,再看看紧随其后的黄得功等亲卫,心中嗟叹一声。

        本以为这天启三年,大明的窘境会好上一些。

        却是没想到,在第一日就遇到黄河几处决口,水淹州县,难民四起的情况,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朱由校左手牵着马缰,腰间挎着帝王剑,转身将长弓递给黄得功,闻报后笑了一声,洒脱道:

        “叫随驾的内阁大臣们,从速议出赈灾之法。”

        “朝辅,抚宁候还没来吗?”

        王朝辅闻言,先是点头,片刻后才小心地道:

        “陛下,抚宁候怕是不会来了。”

        “可惜了,朕本以为,以他的能耐,能猜到朕这次叫他来,只是为了单纯的聊聊啊…”

        朱由校摇摇头,说完话再度轻笑,道:

        “他来不来,射猎都要继续,向东走吧。”

        做大明的皇帝并不轻松,这一点,朱由校早就是知道,未来的天灾人祸他心里也有准备。

        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这次针对江南地区的改革、整顿。

        “这里是何处?”

        朱由校勒停坐骑,发现前方巨石葱树,伴有三两民房,空气中弥漫着粪肥味道,便皱眉询问道。

        王朝辅道:“回陛下,这是到了紫金山。”

        “紫金山…”朱由校喃喃一声,“太祖皇帝与高皇后的孝陵,就建在紫金山南麓吧,来都来了,随朕进去看看。”

        一声令下,几十余骑纷纷随在天启皇帝身后,来到了位于紫金山脚下的孝陵所在。

        紫金山方圆有限,无八百里平川任朱由校驰骋,也无甚么野兽,可以让他体验狩猎快感。

        朱由校纵马前行,远远见到一处石坊。

        这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高四尺,宽一尺有余,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

        “陛下,这是下马坊。”王朝辅轻声提醒。

        “下马坊…”

        朱由校重复一句,抬起头来,望着这六个大字,心中赞叹一番。

        当初建造此处石坊时,雕刻石匠想必格外用心,遥隔三百年,依稀可见这三字透出的威严、霸气。

        “下马。”

        朱由校淡淡说完,率先翻身下马。

        黄得功身着戎装,窄袖戎衣,腰间束着玉带,佩茄袋刀帨,取“咬脐郎打围”之意伴随圣驾。

        他先示意众人,才是赶紧下马,憨笑一声道:

        “陛下,官员下马就行了,您不必如此的。”

        朱由校转头看他一眼,牵着马缰步入下马坊,环视周围景色,轻声道:“朕是这大明的君,却是高祖皇帝的臣。”

        “这下马坊,朕也应该下马。”

        黄得功恍然大悟,拱手道:

        “陛下说的是,臣学习了。”

        “你要学的还有很多,日后,你也有出去带兵的机会,要沉住气。”

        朱由校这话说的并不重,似乎若有若无之意,但是听在跟在身后的黄得功耳中,却是心中振奋。

        毕竟对黄得功来说,这是天启皇帝第一回显露要自己外出带兵之意,刘元斌与他同辈,眼下已是勇卫营骑兵队官,还在西南大捷中立功。

        周遇吉同样,现在已经是勇卫营百总,手下带兵,凡有作战,皆是立功的机会。

        唯有他,一直随在皇帝身边,鞍前马后。

        黄得功早就心中觉得不服,今日这话以后,心中再无此意,更加一心一意的做皇帝亲卫。

        ......

        “孝陵卫呢?”

        按说下马坊就该有孝陵卫的兵士驻守,走了这么久,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莫非这三百年下来,孝陵卫早已如其它卫所一样,军伍废弛了?

        带着略微的怒气,朱由校来到了一处碑亭。

        此处整体呈平面为正方形,远远看去,如同一座小型城堡,正因如此,当地人俗称其为“四方城。

        朱由校走近一看,发现碑上刻印几个大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陛下,此处是永乐十一年,成祖皇帝为太祖皇帝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王朝辅在身后轻轻说着,脸上洋溢着少见的豪气。

        是啊,这个碑文上刻记的,都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的丰功伟绩,连朱由校看了,都自觉形愧。

        一介布衣,在元末乱世中崛起,最终剪灭群雄成为天子,这是小说主角才会有的剧情!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这又是何等的霸气!

        朱由校在此处,恭恭敬敬的行礼三次,未敢对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有丝毫不敬。

        命人常加洒扫此碑以后,朱由校才是领着一行人轻手轻脚的离去。

        没有人对天启皇帝如此小心翼翼怀有意外,任何人在这,都不会对朱元璋的丝毫不敬。

        他的经历,实在太过传奇。

        经过歌功颂德碑及碑亭,进入孝陵主城内,侧面看见了观音阁,朱由校并不打算进去。

        观音阁前数步距离,有一块巨大的石壁,据传,是整块青石打磨而成,高、宽近两丈。

        石壁正面上方有一排六字梵文,其下有高浮雕火焰纹佛象背光,背光上有八吉祥图案。

        石壁下部为须弥座,束腰上雕刻口花文饰,石壁背后刻着“水晶屏”几个大字,落款为“江宁刘瑞生”。

        这块大石壁,是当年永乐皇帝为纪念生母,在孝陵观音阁外敕建。

        一行人经过观音阁,途中经过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最后到达陵宫,全长走了约半里左右。

        进入主城建筑以后的半里地,简直铺天盖地的换了一副样子。

        城内道路都铺着大青板,整体建筑均采用花岗岩,各式品级,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将石像侍立两侧,兢兢业业,百年如一日。

        跟在天启皇帝身后,黄得功一行亲卫都是大开眼界,步履也变得小心谨慎,生怕一个不慎,惊扰了此处的中华龙魂。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校看着眼前的陵宫入口,深呼口气。

        王朝辅亲手将一袭云肩膝龙纹大髦披在天启皇帝身后,朱由校则深呼口气,沉吟片刻,按着腰间的帝王剑迈步走了进去。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小说《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朱由校游孝陵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