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女生小说>>东西十二宫TXT下载>>东西十二宫>> 第九十七章 舒嫔的故事TXT下载

    东西十二宫: 第九十七章 舒嫔的故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昭贵妃一看我们都望向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来倒是我惭愧了,那会子年纪轻,在家中总被父亲兄长压一头,怎么都想要显示自己的聪慧之处,没想到今日都被你记得,倒是丢脸了。”

        “哪是丢脸呢,您是救了我们全家的恩人。”芳贵人说着就要往下拜,被昭贵妃一路小跑过去拦住,昭贵妃笑道:“说好是讲故事,怎么倒变成了谢恩宴了。你先莫急,咱们还有舒嫔的故事没听呢。”

        我转头一看,见舒嫔在角落里绞着帕子,怪不好意思的,嚅噎着说道:“我……我没什么故事可讲,说出来,也不似芳贵人那般有趣。”

        “哎呀,怕什么。”我笑着对她言:“我们无非是姐姐妹妹聚在一起说话,又不是听说书,你但讲无妨。”

        “那我讲了,你们不要笑我。”舒嫔道,我们纷纷点头。

        舒嫔的出身,比芳贵人家徒四壁无论如何都要好些,算得上是一方的富户。

        舒嫔本名舒璇欢,家原住山西晋城,也是汉人包衣,父亲是当地的秀才。后来屡试不第,便回乡务农,顺带做了些布料生意,便富了起来。

        山西的乡绅,极爱在家乡盖楼房、建小城,舒家也是如此。她家宅院几进几出,高门深院,在父亲和主母的打理下秩序盎然,仿佛就是一个小小的官邸。

        而既然已经是有名的乡绅,又是地方的话事人,家里的规矩,便比别人不知高了多少倍。

        其中顶重要的一条,便是男女之大防。女儿家上了十岁,懵懂初开,算得少女了。便得与父兄隔开,独自住进一个狭窄的小楼。

        那小楼名为绣楼,通常由石墙垒成,上下两层。那绣楼一楼都是丫鬟婆子住的地方,二楼才是小姐的闺房。绣楼大多居于院落深处,屋檐低矮,以示女子谦卑之道;闺阁窗户对着的也并非花园,而是一个小方角落,没有外人,以免得女儿见到男子,引起不该有的相思痴念。

        而最重要的是,上绣楼规矩乃是:小姐携一个丫鬟上楼,楼梯便撤走。从此衣服饭食,都由一根细绳栓了吊上去。脏污之物,也由细绳栓了吊下来。

        女子一旦进了绣楼,再出绣楼之日,便是几年后出嫁之时。

        “乖乖,那可不跟坐牢差不多?”愉嫔忍不住吐舌头。

        “也不能这么说……”舒嫔迟疑道:“但……但也差不多吧。”

        舒璇欢与她的姐妹一样,十岁时上了绣楼,从此女红刺绣,学习贤良淑德之道。

        从此她的生活便被一方石墙圈住,再也没有其他东西。

        “我那房间,从东往西十七步,从南往北二十五步。走廊阔两步,长二十七步,顶头是通饭食的地方,那地方都是由丫鬟去,我不得去的。”

        “那平日里你还可见得什么人?”我问道。

        “我爹仁慈,许娘亲时常来看我。”舒嫔答道:“若是在其他人家,嬷嬷、老妈子都是难上来的。”

        舒璇欢父亲也算的富甲一方,正妻乃是地方又一个秀才乡绅家的小姐。做生意的行走四方,难免收两个买来的妾室使女,舒璇欢的娘亲便是其中一个。

        娘亲名为柳絮,是舒老爷下江南时买的一个歌女,十六岁跟了舒老爷,十七岁生了舒璇欢。舒老爷待人不薄,见她生下女儿便给了名分,从此柳絮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协助主母管家,也算得有了个难得的好下场。

        柳絮自小长在江南,又出身烟花巷柳,没见过山西这般高门大院束缚人的。等女儿搬上了绣楼,柳絮也随着舒璇欢觉得苦闷。

        她见舒璇欢烦忧,便找了个借口送了把琵琶上去,然后偷偷教舒璇欢唱歌。

        唱江南的小曲、唱昆戏、唱一路北上听到的小调,唱陕北的信天游。

        在绣楼上的几年,便是母亲陪着舒璇欢一人弹琵琶,一人唱曲儿度过的。

        话讲到这里,慧嫔不由得打断:“这桩事,你父亲可知道?”

        至少在中原,唱曲歌舞的都是倡优,大家闺秀谁能学这种东西?舒家规矩深厚,怕是容不了舒璇欢这般放肆。

        “我父亲怎能不知道呢?但他也心疼我,便当做不知道罢了。”舒嫔笑道:“他只是找了个机会,让丫鬟与我说,唱曲一事千万不要让旁人知道。他已经与我说了一门亲,嫁的不远,只在隔壁县城,让我千万不要让未来的婆家知晓了。”

        “你说过亲啦?”祥常在讶异万分:“那又怎么……”

        “怕什么?”和贵人满不在乎道:“不就只是说了亲么,又不是真嫁过,再者说,真嫁过又怎么样呢?”

        舒璇欢本来是要嫁给一位姓刘的少爷的。原本亲事说当,一切安好,可谁知在嫁人的前两个月,那刘家少爷重病难治,一命呜呼了。

        若是在蒙古人的眼里,无非在说一门亲;在满人眼里也不外乎如此。

        可在山西,“好女不嫁二夫”,她舒璇欢依旧得上门前去,与灵牌拜堂成亲,从进洞房的第一刻起开始守寡。

        这被称为“望门寡”。

        轮到自己了,就当是天命。

        舒璇欢得知自己得在空房里守一辈子,哭的眼睛都肿了。娘亲柳絮也忍不住的叹气,跪下来求舒老爷女儿能不能不嫁。哪怕要在房里呆一辈子,呆在自己身边做老姑娘,也比去别人家当寡妇强呀。

        可山西民风至此,舒家庶出小姐要嫁给刘家二少爷的事情人尽皆知,哪能为了个女子不要了名声。

        而就在这时,主母出了个好主意。

        主母的姐姐,也就是舒璇欢的表姨妈嫁到了京城,她的表姐,在宫内做宫女。宫内选秀乃是汉旗包衣的职责,只是若有人选上,三族之内可以免选而已。

        主母提到,若是将舒璇欢送往京城当宫女,以忠君之名盖了这嫁娶之事,别人如何也阻拦不来。况且舒家就这么一个小姐,若是提起来,大不了舒老爷承认自己想要攀附点儿富贵,也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情。

        待放出宫来便是二十五岁,十年都过去了,人们多半将当年舒家与刘家成婚的事情忘了。而若是舒璇欢能在宫内有些出息——譬如混上个有头面的宫女乃至姑姑什么的,在京城择个好人家嫁了,也比在山西守寡强。

        舒璇欢感恩父母为自己谋得出路,虽然不舍,但也只得来到京城。

        而如若自己不能混出个脸面,便只能回乡去守寡,这也是舒璇欢拼命努力的一大原因。

        当然,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她也想为父母多挣一些东西。

        只是没想到这一挣,居然挣到了个公主,还挣到了个嫔位……

        “哎,那如今,你们两的家里可是高兴坏了吧?”宁儿姐姐好奇的问道。

        “可不是么。”舒嫔一提这个,眼睛都亮了起来:“原本封答应家里就极为高兴了,连忙递了好几封书信来感念皇恩。我娘亲不识字,还专程托人送了我琵琶,让我好好侍奉皇上。等封嫔的旨意到了家里,我父母都烧了高香,母亲和娘亲一同进宫来陪我生产,一开始又笑又哭,后来才平静下来。她们对我说,如今在山西,邻里莫说嚼舌根,见到我父亲都恨不得多拜一拜才好。”

        “那便是好,那便最是好了。”昭贵妃连连感慨道:“皇恩浩荡,若是善人都得好报,便是极好的。”

        言及至此,如妃突然问道:“福常在呢?她怎么还没来?说起来,这也是个传奇人物呢。”

        “就要到了。”凝星回道:“福常在如今日日夜夜的睡,我去问的时候又刚打了一个盹儿,等起来了梳洗,怕是要等子时才到呢。”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东西十二宫,小说《东西十二宫》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东西十二宫 第九十七章 舒嫔的故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