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黄河之水天上来TXT下载>>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四章 芙蓉城(3)TXT下载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四章 芙蓉城(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四章 芙蓉城(3)

        有一次,我同洪为法一起坐在西湖边上那家有名的茶馆“香影廊”喝茶,有一个乞丐大约看出我是一个从外地来的“翩翩少年”,竟然念出了杜甫赠李龟年的那首绝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喜得洪为法拍手叫绝,连忙给了他两角小洋。

        平山堂所在地的那座山冈,古称蜀冈。据近人考证,明末有名的大画家石涛,晚年寄寓扬州,运用画理为人家园林叠石,死后就葬在蜀冈之麓,在平山堂之后,可惜现在已经湮没,找不到了。

        近年国内有消息,说自古闻名的扬州琼花,绝迹已久,现在又被人发现了一株,发现的地点也在平山堂,可见在西湖的名胜之中,这实在是一个重点。在平山堂的后面,有一片洼地,像是山谷,又像是沼泽,四周有大树环绕,景致特别幽静。山鸟啼一声,也会在四周引出回响。我看得着了迷,摆下了画架要想画。可是这是诗的境界,哪里画得出?我便坐在三脚帆布小凳上出神,直到脚底下给水浸湿了才起身,始终无法落笔,然而那一派幽静的景色至今仍不曾忘记。

        隋炀帝开凿运河到扬州来看琼花的故事,流传已久。可是据明人的考据,琼花到宋代才著名,因此,隋炀帝是否曾到扬州看过琼花,大有疑问。宋人笔记《齐东野语》说:

        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词中,敷荣如故。淳熙中寿王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惟悴无花,仍送还之。其后宦者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今后土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木,仿佛似之耳。

        据此,后土祠的真本琼花,在宋朝就已经绝了迹,后人所见,全是由聚八仙接种而成,所以,一般人都将琼花与聚八仙合而为一。郑兴裔有《琼花辨》,言之甚详。不过,缺乏实物作证,即使是聚八仙,也已经很少见。

        近人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引《续夷坚志》,说陕西长安附近的户县,也有一株真琼花。原文云:

        户县西南十里日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开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白如玉,攒开如聚八仙状。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花落不着地,乘空而起。乱后为兵所砍去。

        那么,即使真有,现在已同样不存在了。

        琼花既是木本植物,最近在平山堂发现的那一株,在我流连在那里的时候,应该早已存在,可惜当时年少,不曾留意到这样的问题。不说别的,我当时在扬州玩了十多天,只知道流连在西湖上,连梅花岭史公祠也不曾去拜谒过一次。虽然那时我已经读过《扬州十日记》,却交臂失之。现在想来,真有点令我惭愧而且懊悔了。

        【人物介绍】

        叶灵凤(1905—1975),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美专。编辑过《洪水》、《幻洲》、《戈壁》、《现代小说》等杂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散文、随笔作品有:《天竹》、《白叶什记》、《忘忧草》、《读书随笔》、《文艺随笔》、《晚晴什记》、《北窗读书录》、《花木虫鱼丛谈》、《世界性俗什谈》等。

        山乡水国说池州

        陈友琴

        前几年我在上海读曲,有些是暖红室的本子,都为贵池刘氏所刻。我之知道贵池,大概是从这里起的。不料后来竟有这段因缘,让我到贵池去住了几个月。人生就是这样盲目瞎撞,撞到那里是那里,“鸿飞那复计东西”,现在不妨来随便谈谈我的“爪迹”。

        我记得从长江轮下来的当儿,那正是初秋之夜,夜深到子亥之交了。天上碧沉沉的没有一丝儿浮云,皓月当空,光临江面,闪出千万朵银花来。我和几个伴侣,一同被搬上一只大划子,坐在月白风清的江心里,渚浅港深,荻芦瑟瑟,此时倘有一曲琵琶,简直便是“浔阳江畔”了。大轮经过的这个码头,叫做和悦洲(俗称荷叶洲),又叫大通;只停了一会,大轮把我们几个人丢下,便摆摆身子走了。我们的划子再慢慢地荡到州畔,投到一家旅馆里,胡乱睡了一忽儿,次早再赶上小轮船,向贵池进发。

        没有到贵池县城以前,我们是先停在池口。池口离县城还有五六里路,唐宋人在池口地方讽吟的诗太多了,足见也是个胜地;本来遵着长堤驰马进城,是很有奇趣的。可是我们却被相迓的朋友叫几乘肩舆改由山路扛到贵池西乡去了。肩舆在乱山中行了七八里,野花杂草,飞出幽香,斜径上满满列着一些矮松,路虽然崎岖些,也并不十分难走,穿林过涧,不久便到居停主人处了。——主人的别墅,是在文选楼和杏花村之间。

        提起文选楼,当然是大大有名的。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楼,有好几个地方都有,据说这里的文选楼是最真最道地的了。昭明在这里住得很久,连贵池县的“贵池”二字也是由昭明而来。太子住此地,以土产鱼味为可贵,名“可贵池”,后来“可”字去掉,便一迳叫做“贵池”了。当然此地在古代一向是以池州之名著称的。

        文选楼在贵池县西五里,楼之所在处,又叫西庙。清无锡顾敏恒有名的《重修梁昭明太子祠碑文》中云:“贵池县西庙者,故梁太子祠也。秩祀于唐,锡号于宋,懿德之神,昭乎简文之席,炳乎王筠之册。粵稽前史,厥有明征;睠怀此都,尤著灵异。……庙之规模,夙称巨丽,璇题纳月,金爵承云,曰文选楼,存古迹也;有殿祀其先,推孝思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黄河之水天上来,小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四章 芙蓉城(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