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黄河之水天上来TXT下载>>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三章 再游北戴河(7)TXT下载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三章 再游北戴河(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三章 再游北戴河(7)

        我已经决定要在后天离开成都了。我们就计划怎样消磨这最后的一天。我们到新西门外边骑小川马到草堂寺去。川马小得和驴差不多,骑在上面颠得很不舒服。每一匹马有一个马夫牵着,他很爱惜他的马,不肯使它奔驰。我们骑在马背上,得得地踏上了石桥,览着充满了古风的两旁的店铺和风物,颇有点贾上人在驴背上的境界了。

        经过了百花潭,青羊宫,我们走上了一条田垅间的便道,马夫开始让他的小马跑着,这时我回忆起来在归绥骑蒙古马到昭君台去的事,觉得可笑,同时也颇有辽远之感,这实在已经是六年前的旧事了。

        草堂寺埋在一丛荒秽里,那有着飞檐的亭阁,已经剥落得不成样子,使人想起水浒传里叙述鲁智深走进瓦宫寺的情景。这里就连那煮粟子粥吃的老和尚也找不到。埋在荒草里的墓塔的碑石上生满了绿色的苔痕,石壁上的浮雕也都盖满了泥污,我们终究离开了这无人的古寺,又骑在那小川马的背上去了。

        下午我们去过了一种完全异样的生活,坐在一家据“指南”里说是正宗的川戏的剧院里,当我走进这木造的大厅以后,很快的使我恢复了十几年前在北京听戏时的印象,虽然这印象已经是那么淡,淡,几乎已经没有了些微的痕迹。不过当我一坐上那窄得像一条木棍似的凳子,堂倌随即送过一壶茶,而且把包茶叶的纸系在茶壶盖上以后,我的深深的埋藏着的记忆,又忽然活动起来。好像又已经坐在那已经有了几十百年历史的戏楼里,望着那曾经歌舞过多少名优,演出过各色戏曲,徽腔皮簧的舞台出神了。

        这舞台还保持着它古昔的风味,在电灯旁边还骄傲地排着两盏煤气灯,它们发出的光也的确要比淡黄色的电灯要亮得多。

        关于川戏,我的知识是很淡薄的。它似乎与皮簧不无关系,因为有许多调子的名称是一样的。关于它的流变,考查起来,应当是颇有趣味的。不过现在我仅是以一个“素人”的资格,来领略一种新的声光色的印象而已。

        每一出川戏差不多都有一个颇美丽的名字,很像花曲里的折名。其中有一出是叙说妲己和文王的儿伯邑考的故事的。那女主角利用了繁复的动作刻画她的心理的变化,有不少美丽的身段,这实在是一种发展得很完整的歌剧。

        最后的一出戏是宋末的崖山之役,陆秀夫背了幼帝赴海的故事。这出戏里有不少战事的场面,更有不少描写民众流离的地方。在这里充分地表现着川戏在音乐上的特色,主角唱过以后,就有和音起于舞台的四周,更夹杂着一种叫做“海螺”的管乐声,激越,悲凉,流亡的民众的无告的神色,被无情地如实地写出来了。

        四川是从古以来就常有战乱发生的地方,这悲苦的经验被写进戏剧里,音乐里,如此深刻,如此广泛的活在每一个蜀人的歌声里,成为一种悲哀的调子。这使我联想起那啼血的子规,和江上的橹声,船夫的歌声,觉得这些似乎是发自同一的源泉,同一的悲哀的源泉。

        第二天我就离开了这个城市,丁送我到车站去。那是一个叫做“牛市口”的地方。这一次是客车了,我被安置在车子中间的座位上,没有左右前后动转的自由,可是在驶过蚕丛的蜀道时,却必然地会有与车篷来接触的机缘。然而我究竟安心多了。车窗外虽然又是阴沉沉的天色,却不必忧愁再重逢被雨打得透湿的那一种不愉快的经验。

        1945年春

        【人物介绍】

        黄裳,1919年生,山东人。著名作家、学者,散文作品独树一帜,书话作品对中国藏书文化贡献颇大。曾任《文汇报》记者、编辑、编委。著作有《锦帆集》、《旧戏新谈》、《关于美国兵》、《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清代版刻一隅》、《黄裳文集》(六卷)等四十余种。

        苏州旧游印象钩沉(节选)

        何满子

        寻访阖闾城八门

        苏州可玩赏之处甚多,要言之不外山水、古迹、园林三类。这三类当然每是重叠的。自然景观中如果没有历史的人文内容,意味就不深厚,比如天平、灵岩这样的山,别处也多的是,不很有出众之处。它们之所以受人青睐,不仅在于它们挨近这座名城,更因为它们有历史的风云和风流痕迹,能供人发点思古之幽情,人杰然后地灵。

        但当时满不是发思古幽情的时候,因此我们玩赏名胜古迹的兴趣就被减掉了大半。近处的园林,似乎只到过拙政园、狮子林去浏览了两三次,城南的沧浪亭去过一次。稍远的如留园,直到快离开苏州前几天,才和张维华去游虎丘经过时转了一圈。远郊风景则本来没有去游赏的打算,只因偶然在旧书店里觅到一本南宋人周必大的《吴郡诸山录》,才引起了一点兴趣,有两个礼拜天特地不回上海,约了张维华和潘伯鹰两位,去游了天平、灵岩和石湖。还有一件印象较深的事是,有好几个下午,陪着张维华去勘察苏州古城几个城门的故址,他那时专攻沿革地理,于此道最为留心。

        以城市的建制史来说,除了楚国的郢都,即纪南城以外,苏州城即阖闾城是长江以南建城最早的国都了。史载阖闾城建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我此刻定下这年份,是查书查来的,可张维华专治这一行,博闻强记,烂熟于心而随口可以说出。我们住在平门里,他就指着平门说,伍子胥攻打齐国就领兵从此门出发,要平掉齐国,故曰“平门”。并且说笑话:“这是你们江南人侵略我们山东的历史见证。”又讲了齐门的历史,说是齐景公的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太子,也就是吴王夫差的长兄,不料嫁过来后,太子就死了。齐景公的女儿思乡情切,号哭于此门,因号“望齐门”,略称“齐门”。这些大概是附会之谈,但我后来读唐人陆广微的《吴地记》,果然有此说法。</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黄河之水天上来,小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十三章 再游北戴河(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