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王亚樵真传TXT下载>>王亚樵真传>> 七、北顾延河非孤云(1)TXT下载

    王亚樵真传: 七、北顾延河非孤云(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七、北顾延河非孤云(1)

        连日来,王亚樵表面上照吃照喝照睡照打麻将,没事的时候还会化装,与“哼哈二将”一起,到西江边上走一走,看看南国风景,可是,他的心底却像滚滚东去的西江水,从来没有平静过。

        余立奎被抓,让王亚樵深感意外。离开香港,他还坚持给余家按月寄去生活费,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引火烧身。王亚樵却语重心长地解释说:“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情谊。立奎是我的人,跟我多年,为反对‘草头蒋’做了许多贡献。现在身陷囹圄,我们岂能自顾个人安危,与他断绝联系?我也知道,军统特务的嗅觉很灵,但我们在广西这个独立王国,他们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样?又敢怎样?……如果没有戴笠的严密保护,我早叫‘草头蒋’去见阎王爷了。这个家伙真可恨!假如,有朝一日,你们这些弟兄,谁遭到了军统特务暗害,我一定把账记在戴笠头上,向他讨还血债;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也要想方设法,在十年之内,替我报仇雪恨,叫戴笠不得好死!”

        随后,他还给身在香港的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去信,请他们代为筹集巨款,想办法将余立奎从监狱里“捞”出来,但泥牛入海,未见回音;他又去找回乡闲居的李济深商量,李济深自己没有这个力量,亲自跑到南宁向李宗仁游说,也没有筹到……

        梧州景色好,绝非久留地。下一步,到哪里落脚呢?香港、上海,都是险地;南宁投靠了南京,眼下虽然没有问题,长久可不好说。思来想去,只有听取郑抱真、余亚农等人的劝告,走最后一步棋,到反蒋最为坚决的延安,投奔。

        可是,他们能够收留自己吗?

        说起来,王亚樵与已经打过多年交道,还多次为地下党雪中送炭。

        1924年3月,李立三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以后,直接来到上海,担任上海地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记得立三同志与先兄亚樵常常谈论到深夜。王亚樵发动上海工人、学生、市民反对曹锟贿选,曾得到立三同志的很大支持。而组织‘上海劳工总工会’,也是亚樵与立三同志合作,劳工总会骨干多由立三同志推荐、选定。”王述樵曾经回忆说。

        王亚樵的忘年交陈惘之是地下党。经他介绍,王亚樵的干女儿尹彭杰也加入了党组织。当时,陈惘之没有正式工作,妻子是沪西小沙渡一家外资纱厂的工人,收入微薄。一家三口,住在劳勃生路(今普陀区长寿路)的岳母家。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揭不开锅,他就会找王亚樵求援,而王亚樵总是有求必应。为了不增添他的思想负担,给钱的时候,王亚樵还不无黑色幽默地声明:“我的钱也是骗来的,你只管用,不必还。”

        1931年4月,王亚樵受西南派委托,正在谋划刺杀“草头蒋”。一天,李克农通过陈惘之,秘密约见王亚樵。虽然两个人并不认识,但王亚樵早就知道,李克农是安徽巢县老乡,比自己小10岁,在上海滩,李克农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头不小。

        在一家茶馆,两个人对面而坐。李克农憨厚得像一个农民,但充满内秀,对王亚樵的经历了如指掌。他带来了党组织的一封邀请信。王亚樵打开一看,信不长,但很有分量,先是充分肯定王亚樵疾恶如仇、敢打敢拼的反蒋风格,然后提出两条建议:一是请他去江西苏区,参加革命部队;二是请他加入地下武装,并出任负责人。

        李克农说:“一个好汉三人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对于手握百万雄师的蒋介石,单靠个人力量,难以奏效。不知道王大哥意下如何?”

        王亚樵喝了一口茶,说:“你们能够为我着想,我很感谢。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王九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天马行空惯了,恐怕不能习惯贵党铁的纪律啊。”

        “任何事情,都有个习惯过程。对于王先生,我们也不会勉为其难的。”

        “这个我知道。我觉得,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王先生,你手中的这封信很重要。摊开了是一条路,竖起来就可能是一堵墙啊,请你三思。”

        王亚樵淡淡一笑,说:“这样说,就有些言重了。”他掏出火柴,将邀请信烧掉,说,“我既不摊开,也不竖起,只当没有这么一回事。但是,我可以请你捎句话,一是感谢贵党的信任,二是以后贵党有需要我王九的地方,我一定会头拱地去办。”

        时隔多日,一天,陈惘之(时任上海文总书记兼社联党团书记)找到华克之,说:“家里(指地下党)有个难题,你看谁能帮助解这个燃眉之急?”

        原来,南京政府为了封锁地下党的消息和舆论宣传,与租界当局达成协议,上海地区的印刷厂一律不准承印报刊,违规者,一律查封,并没收全部财产,因此,《红旗日报》等秘密报刊无人敢印。《红旗日报》1930年8月15日创刊,从1931年2月24日起,成为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机关报。

        华克之说:“这种顶风作案的事,只有找王九大哥试试。”

        改日,他俩来到郑抱真家,王亚樵应约而来。

        王亚樵想了想,说:“最好是自己办一家印刷厂,这样,不受制于人,还利于保密。”

        但是,开办一家印刷厂,需要一大笔经费,从何而来呢?几个人都觉得王亚樵的意见很中肯,可是,谁也没有能力筹措这笔巨款。</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王亚樵真传,小说《王亚樵真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王亚樵真传 七、北顾延河非孤云(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