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王亚樵真传TXT下载>>王亚樵真传>> 四、蒋介石见死不救(1)TXT下载

    王亚樵真传: 四、蒋介石见死不救(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四、蒋介石见死不救(1)

        1932年1月28日23时10分,日方以盐泽幸一少将的名义发出“公告”:“帝国海军鉴于多数邦人住居闸北一带,为维持治安计,将驻日军于该处,以负保安之责。本司令希望中队及敌对设施即刻撤退。”这实际上就是侵略上海的宣战书,为了麻痹中方,直到23时25分,他才以信函形式分别送交上海市长及公安局长。

        23时20分,日军陆战队约1000人袭击上海北站,侵占五区警察署;700人强占与日军陆战队司令部紧靠、属中队防区的闸北天通庵车站,并以此为据点,向十九路军翁照垣部发动突然袭击;1600多人以坦克为掩护,从北四川路、老靶子路至虹口路一线,向虬江路、宝山路、横浜路、青云路等地,发起进攻。接到第六团团长张君嵩的电话报告,翁照垣热血沸腾,抓起头上的军帽奋力摔下,拼尽气力吼道:“打!给我狠狠地打!谁也不准后撤。不要怕,有麻烦我承担!”并将旅部指挥所向东移到闸北,在火线上坐镇指挥。

        战斗打响后,蔡廷锴一边指挥部队抗击,一边向南京急电:“顷据闸北张团长报告,闸北左翼及虬江路均开火,我军决意抵抗。”连天炮火中,南方汉子蒋光鼐、蔡廷锴、戴戟无所畏惧,联名发表通电,重申御敌决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陈铭枢立即给前方将士发去密电:“此时唯有准备最光荣之牺牲,切不可轻作退后之辱也。”

        随后,“上海抗敌后援会”应运而生,总部设在福煦路181号——张啸林、杜月笙等人开设的远东第一大赌场福生公司大楼。《申报》老板史量才为会长,海上闻人杜月笙、上海商会会长王晓籁为副会长,上海市民纷纷行动,掀起了拥军热潮,捐献的食品、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堆积如山,仅现金一项,就收到700多万元。宋庆龄、何香凝和朱光珍(陈铭枢夫人)等亲临阵地慰问,并在5天之内,率领姐妹们赶制全新棉衣棉裤3万多套,赠送参战官兵御寒。在《赠前敌将士》一诗中,何香凝慷慨悲歌:

        倭奴侵略,

        野心未死。

        既据我东北三省,

        复占我申江土地;

        叹我大好河山,

        今非昔比。

        焚毁我多少城市?

        惨杀我多少同胞?

        我多少妇女?

        耻!

        你等血性军人,

        怎能咽得这口气!

        上海韩人各团体联合会、上海台湾联合会和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也积极地加入到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行列,发放日文传单,进行反战宣传:“我们代表中、韩、台旅沪四百万民众,劝告无限牺牲宝贵生命侵略上海的日兵,中华民族是不可侵犯的,希望你们奋起自救,认清你们的敌人,倒戈相向,推翻帝国,打倒军阀……维持世界和平。”

        “一 二八”事变第二天,王亚樵就吩咐许志远、蔡克强和朱大刚等,商借“祥生”、“运飞”两大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将工友们拉到“一 二八”事发地闸北,举行万人抗日集会。王亚樵登台演讲,怒斥日军的侵略罪行,坚决反对对日妥协,号召大家拿起武器,配合十九路军,打击侵略者。随后,宣布成立淞沪抗日义勇军,指挥部设在法租界桃园里44号。王亚樵被公推为司令。蔡蹈和 任参谋长兼二团团长,许志远任军事联络专员,朱大刚为联络参谋。1000多人,分为20个大队,是“一 二八”事变期间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支民间抗日武装,刘刚、肖佩韦、李楷、傅耀东等分任队长。随后,淞沪抗日义勇军开赴真如、太仓一带,配合十九路军浴血奋战。2月1日,《申报》报道:

        前晚闸北方面,日军向我进击后,中华民国淞沪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闻讯,立派义勇军200余名赶赴四川路天通庵附近,参加抵御日军。该军因成立伊始,枪械不齐,参加作战者分20人为一组,仅有枪60余杆,间携盒子炮,余者仍多大刀、长矛和斧头,奋勇冲向日军,夺获日军枪械40余杆,日军受伤者有20余人。该义勇军指挥部参加是役后,昨又召集义军,士气极盛。现已有王亚樵、蔡蹈和、郑抱真、余立奎各部人马数万,业与十九路军取得联系。

        不久,陈铭枢将军特地打招呼,从十九路军抽出400支步枪、手枪,大批弹药,赠送给淞沪抗日义勇军。王亚樵非常感激:“陈司令真是雪中送炭!抗日御侮,匹夫争先。以后司令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我王九纵然肝脑涂地,也不后退。”

        蒋介石对日军的突然袭击深感意外,在《日记》中,他颇为困惑地写道:“闻昨日对上海日领事要求已承认,彼已满足,且表示傍晚撤兵,何乃至午夜又冲突也?”他请来汪精卫,讨论应对办法。汪精卫说:“南宋的秦桧遭到世人唾骂,可是我觉得秦桧也是个好人。在国家危亡关头,总要找出一个讲和的牺牲者,秦桧就是这样的角色。他自己遭世人唾骂却换来和平,使无辜生灵免遭涂炭。秦桧的救国和岳飞的抗敌,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30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蒋介石就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参谋长,形成了“汪主政,蒋主军”的政治格局。直到1932年11月29日,战事平息,国民政府才下令还都。

        2月2日,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前往上海,慰问部队,鼓舞士气。随后,他向记者发表谈话:十九路军“人怀必死之心,愿全体牺牲,以作民族生存、国家复兴之代价”。</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王亚樵真传,小说《王亚樵真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王亚樵真传 四、蒋介石见死不救(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