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

        鉴于这些具体情况,平儿并没有武断地采取行动,而是对彩云采取“攻心”战术,促使彩云“一时羞恶之心感发”,主动交代了案情,并接受平儿的劝导,顾全大局,领罪而去。一场风波又一次被平儿成功避免。

        关于平儿的结局,在“时代篇”分析王熙凤结局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她可能跟王熙凤“换一个过子”,成为贾琏的正妻。

        这里再对这个推断补充一个证据。第一回“好了歌解”中有“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脂砚斋评道:“熙凤一干人。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既然说的是王熙凤等人,那么“妻妾迎新送死”,应该就是指的王熙凤、平儿“乾坤大挪移”的情节。

        可以推断的是,尽管昔日的主子成了自己的奴仆,善良的平儿是不会兴风作浪、秋后算账的。她仍旧处变不惊,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善良,尽力地照顾着王熙凤的生活。一直到贾府衰亡,平儿或许跟着王熙凤入狱,或许被官府倒卖,悲惨死去。

        作为副册十二钗之一,平儿最终魂归离恨天,却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一张温文尔雅的笑脸。

        3. 香菱本是富贵种(香菱)

        甄士隐家的一段小荣枯,可以看作是《红楼梦》的“楔子”,而其中的主角英莲,则算得上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女子。在所有的“金陵十二钗”中,香菱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命运的波折,也让她成为“薄命司”女子的开路先锋。

        香菱原来不叫香菱,她是甄士隐的女儿,一般认为是“英莲”,取“应怜”的谐音。香菱后来也不叫香菱,而被夏金桂改成了“秋菱”。香菱的两次改名,也成为她人生命运的两大转折点,这在《红楼梦》中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香菱命运波折的过程,体会到“薄命司”女子的共同悲剧。因此,在庚辰本和己卯本中,香菱以前不是“英莲”,而写作“英菊”,如果取“照应全局”的谐音,似乎也说得过去。

        尽管香菱屈居“金陵十二钗”副册,但她的身份与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钗等正册中人本无差别,对于这一点,脂砚斋反复地向我们强调。

        第一回写到甄士隐的嫡妻即香菱的生母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时,脂砚斋便作批提醒:“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接着又写到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脂砚斋再次评道:“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更有甚者,当一僧一道说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时,脂砚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拍案而起,奋笔疾书,作了两条“惊天动地”的批语:

        “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

        “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无韵之离骚”,李卓吾评《水浒传》是“发愤之所作”。实际上,《红楼梦》也是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等一批“落魄文人”的忧愤之作,他们将自己“时运不济”的遭遇融入到了小说的人物创作中。我们可以理解,当脂砚斋看到这刻骨铭心的八个大字时,内心的波澜必然是此起彼伏,怎么能不拍案而起!

        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并不是脂砚斋一个人的理解,其实曹雪芹也是这样的写作思路。

        第七回,周瑞媳妇与金钏说起香菱时,感叹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通过周瑞媳妇的评价,让我们将香菱与秦可卿联系了起来。

        第十六回,王熙凤跟贾琏谈论起香菱时,评价道:“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儿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脂砚斋再一次冒出来评道:“何曾不是主子姑娘?盖卿不知来历也。作者必用阿凤一赞,方知莲卿尊重不虚。”

        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的定位,脂砚斋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在第四十八回香菱入园时,脂砚斋对香菱有一段恰似总结的批语: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

        正因为香菱有“主子姑娘”的根基,却没有“主子姑娘”的命运,“命运乖蹇,至为侧室”,最终还惨死于夏金桂的毒手。香菱的悲惨遭遇,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情,深刻体会“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薄命司”悲剧。正如脂砚斋所说,多少英雄、多少忠臣孝子、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词客骚人,不也是这样的命运吗?

        在第四回,小沙弥向贾雨村“汇报了”薛蟠行凶的整个案情,其中就包括英莲的下落。原来,时年五岁的英莲在元宵夜被人贩子拐走,“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如今已有十二三岁,人贩子“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尽管小沙弥“哄之再四”,英莲只是说“我原不记得小时之事”。在第七回,周瑞媳妇问起香菱的父母和她的年龄,而香菱均摇头说:“不记得了。”那么,英莲是真的不记得了吗?还是回到第四回,有一个细节露出了端倪。从小沙弥的口中得知,英莲知道自己将被卖给冯公子时,冷不丁冒出了一句:“我今日罪孽可满了!”从这一句感叹来看,英莲极有可能是模糊记得自己曾经的遭遇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