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18)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1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18)

        一连躲过了两社,眼看第三社的日子临近,李纨巴望着再有人站出来承办诗社,但所有人都集体保持了沉默。确实也该沉默了,第一社探春,第二社名义上是史湘云,实际上是薛宝钗,还剩下谁呢?贾宝玉、林黛玉指望得上吗?惜春就更不用说了。眼看难逃此劫,李纨有些坐不住了,不过很快就计上心来——拉赞助!

        第四十五回,眼看第三社日子临近,李纨带领海棠社全体成员来找王熙凤,表面上是请“铁面无私”的王熙凤出山,兼任诗社的“监社御史”,实质上就是让王熙凤出银子。经过一番口舌大战,王熙凤最终拨付了五十两的专款,作为海棠社的活动经费。

        五十两现银拿到手了,第三社应该能够顺利举行了吧?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三社的正经日子九月十六日,由于众多亲戚来访,诗社没有如期举行,李纨的歪招又出来了!或许是从众人凑份子为王熙凤庆生的做法中获得了灵感,在第四十九回,刚刚拿到五十两现银的李纨在九月十七日准备补办第三社时突然提议:鉴于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香菱等新成员的加入,为了在“梅花欢喜漫天雪”的美好景致中,充分彰显“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友好气氛,由海棠社“常委”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各出一两银子,举办海棠社第三次集体活动暨全体(扩大)会议。

        搞什么啊?你不是刚拿了五十两银子吗?按刘姥姥的算法,史湘云承办了如此大规模的螃蟹宴,也不过二十多两银子,多这么几个人就不够了?李纨分派的份子也就四两银子,她还装模作样地说:“我再总拿出五六两银子来,也尽够了。”既然五六两银子就已足够,为什么不从五十两的专款中直接支取呢?

        刘姥姥在第四十回说过:“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这里可是整整五十两,李纨不声不响地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李纨何止是抠门?还贪得无厌!

        或许有人会说了,贾母都说人家李纨“寡妇失业的”,再说刚才不是分析了吗,李纨与贾府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捞点银子防老也情有可原啊。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再回到第四十五回,通过王熙凤为李纨算的一大笔账,来看看李纨的收入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

        李纨带着众人去找王熙凤拉赞助,洞悉李纨来访由头的王熙凤很快就跳将起来,为李纨算了很长的一笔账。从中我们能够梳理出李纨的主要收入:

        ①月钱,每月二十两(常例十两,贾母认为她“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拉着个小子”,再加十两),每年二百四十两;

        ②园子地取租,具体金额不详;

        ③年例,按“上上分儿”,具体金额不详。

        保守估计,李纨每年的净收入应该不会少于四百两,而且“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李纨又不能化妆,贾兰在学堂里也有补贴,平日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支出。四百两是个什么概念,感觉有点模糊,不过赵姨娘可以为了五百两的债务去杀人,可以从一个侧面体会到四百两是个多么庞大的数量,更何况这还只是一年的收入。

        坐拥如此丰厚的经济收入,按王熙凤的说法,“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着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就算是李纨与贾府没有亲缘关系,觉得不该出这笔钱,那王熙凤拨付的经费你总得专款专用吧?作为“富婆”的李纨竟然连区区五十两都要费尽心机往自己腰包里揣,不是抠门、贪财,又是什么?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死死踩住李纨抠门、贪财的死穴不放呢?因为在李纨的结局里,“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暗示,如果不结合她的抠门、贪财,就很难说得通。

        跟前面对妙玉的分析一样,李纨从法理上说也不会受到贾府衰亡的牵连。首先,她是封建礼教的典范,与贾府的种种“劣迹”无关。其次,她与贾府只有过继的亲缘关系。与妙玉为了宝玉,主动卷入权力漩涡的结局不同,李纨确实始终都没有受到贾府衰亡的牵连,这一点可以从三个细节推断出来。

        ①第五回判词中有“如冰水好空相妒”,曲目中有“带珠冠,披凤袄”,都与贾府衰亡的总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第六十三回,李纨的花令中有“竹篱茅舍自甘心”,她“自饮一杯”后说道:“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这仿佛就是李纨在贾府衰亡之际说出的肺腑之言。

        ③第七十六回妙玉的诗中有“钟鸣拢翠寺,鸡唱稻香村”,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李纨这么抠门外加贪财的人,出几两银子办诗社都舍不得,更不用说在贾府面临经济危机之时出手相助了。在第七十二回,为了缓解贾府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贾琏、王熙凤甚至都想出了利用鸳鸯的便利,将贾母的东西“偷”出来典当换钱这样迫不得已的办法。可是,年收入四百两以上的李纨却始终无动于衷。可以想象,在贾府败亡之际,李纨必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鉴于李纨这种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曹雪芹在第五回的曲目里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也就是说,你攒点积蓄防老无可厚非,可也不能太离谱啊,你得想着为自己的儿孙积点德才对啊!孔子曰:“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到了李纨这里,则是“见小利,则乐极生悲”。“枉与他人作笑谈”,别人不笑你笑谁?</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1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