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府的“布拉格之春”(15)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府的“布拉格之春”(1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府的“布拉格之春”(15)

        为什么说出海就能解决前面的所有问题呢?第一,探春远嫁的路线是从通州出发,经京杭大运河到达长江口,接着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这也就解决了“江边望”和“一只大船”的问题。第二,探春坐的是帆船,在海上航行完全靠风力,出海必须遵循季节的规律。探春要嫁的这个地方,只有清明节后的风向才能符合。

        前面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又有问题了:我们只听说贾府在南方金陵有老亲,从没有听说有海外关系啊?探春嫁这么老远干什么呢?这就涉及第二个层面的分析了。

        接着说探春结局的第二层——和番。有人可能会质疑,你是不是找不到贾府的海外关系,又想证明探春的确出了海,才想出这么个不着调的猜测?实际上,探春和番是有根据的。

        最直接的证据在第六十三回,众人抽花签作乐,探春抽到的是杏花,题为“瑶池仙品”,诗句写道:“日边红杏倚云栽”,注解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到底是什么样的“贵婿”呢?答案就在诗句里的“日边”。在封建社会里,太阳就是君王的象征,难道这个“贵婿”就是君王吗?不仅我们这么想,在场的人也是这么想的,李纨特意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藩属国的君主在天朝上国面前只能称王,因此将探春称为“王妃”是恰当的,这算得上是为探春和番留下的一道伏笔。

        还有一个模糊的证据在第五十一回,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其中第七首写道: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之所以说这个证据很模糊,是因为文中明确地说薛宝琴的这十首诗是谜语,但却没有给出谜底。一般认为,这十首诗也对应着十个人物的命运,但各诗对应的是谁,历来争议很大。我认为,这第七首应该就是暗示探春的结局。作为谜语,它的谜底可能是木工用的墨盒。从谜面上可以看出,这首诗运用的典故是王昭君出塞,这样一来,探春和番的结局就太明显了。

        说这个证据模糊,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是先假定了探春和番,再来倒推出这首诗的寓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是证据,但至少也算是一个辅证。

        那么,探春和番到了哪里呢?由于前八十回的正文和脂评缺乏暗示,这个问题只能靠猜想。不过,我认为第五十二回里有一个情节倒是突破口。还是这个怀古诗的作者薛宝琴,此时向大家转述了一首诗,据称是“西海沿子”一带,一个十五岁的“真真国的女孩子”所作。诗是这样写的: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与探春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的作者换成一个远离父母、家人、故乡的游子,是否也合适呢?不妨先按照这个假设,变换一下语气,诗可以变成这样:

        温柔富贵之乡,

        不过迷梦一场。

        在那梦醒时分,

        我面对汪洋大海哀叹。

        丛林密布的小岛,

        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海的气息。

        明月没有古今之分,

        情缘却有浅有深。

        汉家的春天犹在眼前,

        怎能不让我牵挂怀念?

        那么,在偌大的贾府里,谁能成为这样的游子呢?——只有远嫁的探春一人。这样一来,探春远嫁和番的目的地就清楚了,也就是“西海沿子”一带的“真真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府的“布拉格之春”(1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