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的“王熙凤时代”(24)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的“王熙凤时代”(2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的“王熙凤时代”(24)

        ①在第十四回,写到凤姐“赶乱完了,天已四更将尽,纵睡下,又走了困”,脂评写道:“此为病源伏线,后文方不突然。”

        ②在第十九回,写到凤姐“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脂评写道:“伏下病源。”

        ③在第四十四回,写到凤姐受了贾琏的气,“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脂评写道:“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

        接着在第五十五回、第七十二回又两次说到王熙凤的重症。可以说,重病,始终围绕在王熙凤的周围。那么,王熙凤因病而亡,绝望地在狱中断了最后一口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至于说她“哭向金陵”,应该是她临终前的思乡之情。

        王熙凤还有第二种死法——跳水自尽。

        有人会问了,王熙凤不是被关进大狱了吗?怎么还有机会遛出去跳水呢?放风也不能放这么远啊!别忘了,贾家除了在京城有家产以外,南京也有老家当。第四十六回就提到鸳鸯的父母“都在南京看房子”,第七十四回又写到一些下人“皆在南方各有执事”。对朝廷而言,抄家要彻底,就得下江南。

        那么,奉旨抄家的朝廷命官下江南,干嘛要带着王熙凤呢?实际上,这跟把王熙凤扔在荣国府“扫雪”是一个道理——只有她最清楚贾府的家产状况。

        坐在驶向金陵的船上,王熙凤万念俱灰。唯一的女儿巧姐已经托付给了刘姥姥,无论结果如何,她已经无力过问。面对贾府天翻地覆的惨景,王熙凤决意就此了断。于是,她趁看守不备,跳下河去。那个毒辣、阴险、欢快的王熙凤,就这样终结了自己悲惨的一生。王熙凤没有死在金陵,而是“哭向金陵”,或许也算得上是“不肯过江东”的屈辱心理吧。

        王熙凤的这种死法听起来臆造的成分很多,但却在前八十回正文里有一个模糊的印证。在第五十一回,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一般认为这十首诗暗示了十个人的命运。第一首诗是“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在第五回“聪明累”的曲目中,有“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一场欢喜忽悲辛”等句,与这首诗中的“徒留名姓”、“喧阗一炬悲风冷”有些对应关系。据此来看,这首诗应该就是暗示王熙凤的命运。这样一来,诗中“水不流”、“ 载空舟”、“ 在内游”,也就印证了王熙凤跳水自尽的推测。

        遗憾的是,王熙凤到底是怎么死的,两种推测都各有依据,令人莫衷一是。因为看不到曹雪芹的原稿,我们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前八十回,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死后都“归至警幻案下”,作为十二钗正册之一的王熙凤当然也要走这道手续。对于这个细节,脂评倒是给出了明确的提示。

        在第二十五回,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一同来搭救王熙凤、贾宝玉,脂评强调:“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怎么个“僧因凤姐”法呢?应该说的就是王熙凤死后,癞头和尚再次出现,带着王熙凤“归至警幻案下”,完成最后的“销号”手续。</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的“王熙凤时代”(2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