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90’s大合唱TXT下载>>90’s大合唱>> 网络语言TXT下载

    90’s大合唱: 网络语言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网络语言

        文 / 皮 芃

        “稀饭”(喜欢)、“我晕”(看不懂)、“+u”(加油)、“杯具”(悲剧)……时下,一些传统规范的词句正逐渐地被网络用语所替代,不少学生已经不自觉地把网络用语带进了日常生活,不但口语中频繁使用,而且还把网络语言写进了日记、作文中。

        有一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语文笔试有一道题,是要求考生解释“酷”“粉丝”“it”等网络流行用语,而在此前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题中,则是让考生曲解成语(这在网上可是大行其道),给出的例子是把“度日如年”曲解为日子过得快乐,和过年一样。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内地高校对网络语言不排斥的态度吧。

        其实我所知道更早将网络用语引入正规考试的,是2006年的台湾大学联考,在国文科考题里,有一部分的试题引用了夹杂网络用语的“非标准化的中文文章”作为题目,要求考生将文章改写成(修正成)“标准化”的中文。给出的例子是“3q得orz→(修正成)感谢得五体投地”。看到此题目,肯定有很多语文老师“抓狂”了吧?

        3q=z把这3个字母组合起来看,是一个像跪伏在地上的人的图像,“感谢得五体投地”,哇卡卡卡,还真是简单传神。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生活中运用的标准现代汉语,是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其语素、词汇以及语法结构,有很好的传承性和一致性,很多词语甚至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得以流传。而网络用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来自谐音、错别字,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毋庸讳言,网络语言具有简洁、幽默的特点,有时因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网友的心情,甚至有如睹其人的效果,因而能风行一时。

        与清华北大出题引领的文化新潮所对应的,现在有一种倾向,一些本应承担教育职能的专家学者“与时俱进”,采取了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贴近年轻网民、青年学生的表达方式,大量运用网络语言,和年轻网民、青年学生打成一片。而且似乎能熟练地把网络语言运用在自己作品中间,便能证明自身是年轻有活力的,是时髦而不落伍的。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微博上还发起了让大家都来用网络语言为自己写简历的活动,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

        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对汉语言文字、词汇、意义的改变甚至是颠覆,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有人欢喜,有人忧虑。我看到这样一项调查结果,对网络用语的过多使用,不同的调查对象持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乐此不疲;老师:喜忧参半;家长:担心而无奈。

        我试着分析之,学生们在平时写日记、作文时对网络语言有所偏爱,这是因为网络用语在学生的生活中早已大行其道,是自然流露。在交流中,很多同学认为,网络语言生动有趣,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种时尚、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如果不用,或不懂使用,反而是out了。在我接触的老师中,支持者认为,对网络语言应持积极扶持的态度;反对者,忧虑的是网络用语跟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使汉语言失去了文学味,失其雅致。有偏激者斥之为“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言的糟蹋和破坏。甚至有人提出要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nc”(脑残)、“bt”(变态),还有“囧”“槑”等被曲解的字。家长的担心在于孩子语言学习不规范,进而影响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对网络语言的广泛流行又很无奈,担心孩子不能够“有话好好说”,由于基础不扎实,在考试中失分,影响语文成绩。

        老师们在喜忧之余,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传,但没有必要倡导推广,对网络语言应当持宽容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漠视、纵容不良网络语言的传播。

        我基本认同上面的观点。语言是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有新词语涌现,所谓规范不规范,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新生事物,现在看起来不规范,但谁又敢说十年、二十年之后,它不会成为主流?就汉语言本身而言,每一个时代也都有发展,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夏商周、秦两汉到唐宋元明清,其实文字并不相同。就以白话文来说,在五四运动时期,也曾被遗老遗少嘲讽为不规范、野狐禅,可今天却成了文化主流。其实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和规范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词新语,自然会被吸收,纳入到语言体系中,进一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反之,则只会短期内或在小范围内流传,终将被淘汰。网络语言亦是如此。

        在写作中注意吸收运用网络语言,会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新奇”和“时尚”的色彩。《人民日报》头条标题使用网络热词“给力”之后,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便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给力风”。还有像“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蚁族”“神马都是浮云”“鸭梨”等都曾风行一时。在此摘录一个小段子,奇文共赏,以博诸君一笑: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不蛋定、药你病、苹什么、糖高宗、油他去。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锡已为常,钨所不能,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钾戏真做,煤完没了,市场他爸叫锂钢!

        就此打住,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见仁见智,提一点儿小小希望,希望少一些“知乎者野(也)”的伪知识分子,以免搅得老师、家长、学生惶惶不可终日。就3q得orz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90’s大合唱,小说《90’s大合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90’s大合唱 网络语言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