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孔庆东谈文化TXT下载>>孔庆东谈文化>>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1)TXT下载

    孔庆东谈文化: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1)

        筒子楼的故事,到了我这一代,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好玩的、可乐的、艰苦的、辛酸的、昂扬的、奋斗的,都被我的老师一代经历过了,体会完了。说到筒子楼,首先想起的不是我自己,脑子里印象最深的是温儒敏、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等老师。尽管他们早就住上了宽大的n室m厅,但他们的身影,总觉得贴在筒子楼的背景上更合适、更配套。温儒敏的煤气罐、钱理群的破铝锅、陈平原的跨栏背心、曹文轩的搪瓷饭盆,陈列在筒子楼的走廊里,那就是充满仙气的宝贝;倘若荟萃在公寓楼的阳台上,那就是一堆破烂儿。

        我1996年博士毕业,那时的筒子楼早已是个贬义词,是知识分子待遇低下的象征。从八十年代的本科开始,多数的优秀毕业生就不愿意留校,其中住房长期不能如意,是关键问题之一。到九十年代中期,找工作基本上还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特别是北大的博士硕士,找个待遇好的单位,颇不费力。我曾写过一篇《分配狂想曲》,调侃毕业分配的辛苦遭遇,但那是1990年的特殊情况,大乱之后,必有大劫。到1996年时,我们基本上不用去“跑单位”,更不曾捧着简历和写真,到人肉市场上去沿街叫卖。相反,好多用人单位主动到宿舍里来招人。有家外省的单位,皮夹里放了一大串崭新的三室一厅的钥匙,拿出来“哗棱棱”一晃:“只要合同一签,钥匙留下,这房就是你的啦。”但也许是他们要人心切,表现得太热情了,居然没有人去。还有一家北京市的政府单位,跟我说可以马上解决一套两室一厅,去了就是副处,两年以后保证上正处。这话要是九○年说,还有商量。而到了九六年,我对政府部门早已失望,只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北大高。跟一群达官贵人工作在一起,就是住八室八厅,我也憋闷得很,还是留在北大,继承老师们的筒子楼吧。

        于是,在每个人顶多只能经历一次的世纪末,我就住进了紧靠北大南门的24楼。可以算是末代筒子楼吧。

        我是住楼房长大的,因此对于楼房的生活方式了如指掌。知识分子回忆往事的时候,有时不自觉地会美化过去,忽略丑恶。其实想想那么多人住在那么狭窄的空间里,可能没有矛盾吗?知识分子的心胸一般比较小,而且专业方向的宽窄,似乎恰与心胸成正比。跟我小时候住过的普通市民区相比,高校筒子楼里为一寸两寸之地而勾心斗角的事情显得非常可笑。这些知识分子又是来自东南西北,文化背景、兴趣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有些矛盾其实源自误解。

        我刚住进去时,受到邻居排挤,不让我用厨房,还把杂物一直堆到我的门前。但我知道这就跟犯人刚进“号子”一样,是先要经受的“杀威棒”。贸然反抗和一味逆来顺受都是不行的,对此必须先礼后兵。我就先去房产处申诉,房产处的王老师非常热情,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就看你是大博士,欺负你!你要是工人,看他们还敢,捏不死他!”我虽然没得到中央的帮助,但领会了中央的精神。俺从小就是工人堆里长大的,当个工人还不会吗?于是先对左邻说:“必须让我使用厨房,我饿着不要紧,把我儿子饿坏了,可别怪我影响安定团结。”左邻看我来者不善,低声说不是他的问题,一个是他老婆爱干净,另一个主要是右舍在迫害我。我说你老婆的问题你负责解决,你解决不了我亲自解决。他答应说行行行,我便去找右舍。右舍其实也不是故意跟我对抗,而是两口子正闹矛盾。他们夫妻二人各找了一个情人,我懵懂无知,错把女主人的情人当成男主人了,弄得大家都很尴尬,于是他们夫妻都挺恨我的,谁也不愿意给我厨房的钥匙。</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孔庆东谈文化,小说《孔庆东谈文化》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孔庆东谈文化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