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温文载道TXT下载>>温文载道>>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TXT下载

    温文载道: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2005年12月6日,正在法国巴黎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来到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演讲时在谈到不同文明的国家能不能和平相处时,温总理说道:“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以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根据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这里的“礼”指的是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用于划分不同的阶级,规定不同的权利与义务,使得社会安定有序;但是如果“礼”的制定和实行过于严苛,就会造民之间的不团结,民族就会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在应用的时候贵能从容不迫,恰到好处,而古代圣王的治世之道也正是因为做到“以和为贵”而为世人所称道;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一味追求和谐而缺乏礼制的必要约束,也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所以孔子接下来又说道:“如果不管大事小事都以和谐为原则,有的时候是行不通的。因为仅仅知道‘和为贵’,却不知道也要用‘礼’节制之,这也是不可行的。”

        程子曾对孔子的这段话作出了很好的总结:“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之。”意思是说,“礼”与“和”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如果只知循礼而不知尚和,便会“礼胜则离”,造民之间的对立与分离;反之,如果只知道尚和而不知循礼,便会“乐胜则流”,造成国家的动荡与混乱。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还引用了范祖禹的观点:“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范祖禹主要是从礼乐对立统一的角度来阐述的:从本质上说,礼是用来建立区别、树立权威的;但是另一方面,礼在运用的时候却要以和谐为贵,而和谐正是由乐带来的。总之,不管是孔子自己的话还是后人对其言论的详尽阐发,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华中“以和为贵”的精神,强调在社会制度和规范的运用中要“和为贵”,以实现社会和谐为最终目标。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虽然抱有友善和谐之心,但是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一定与对方相同;而小人在与人交往时,虽然表面上迎合附和别人的观点看法,但是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友善和谐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和”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和”,是“异”中之“和”;而“同”则是排除异己、消灭差别,追求整齐划一的完全相同。因此,“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的互通互补、相济相成,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以及整体的和谐;而“同”这种追求单一性和纯粹性的倾向只能导致事物停滞不前甚至最终灭亡。所以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当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时,应该摒弃门户之见,站在平等、民主的立场上通过交流与沟通来达成共识,追求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党同伐异。

        《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对于“和”与“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捭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和”创造万物,“同”则使万物灭亡。只有将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结合起来才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新事物产生;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集起来,只能使得事物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和状态,不能取得新的发展进步。因此我们要善于使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史伯说这段话也是为了批评周幽王,指责他不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亲小人而远贤臣,听不进逆耳忠言,反而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最终导致了国破身亡。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也记载了晏婴与齐景公在遄台上著名的“和同之辩”。晏婴对于“和”的解释是:“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意思是说,“和”就好像做汤羹,加上水火醯醢盐梅等各种作料来烹调鱼肉,使得各种味道相互调和,取长补短,这样做出来的汤羹才会可口。而晏婴对于“同”的解释是:“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意思是说,“同”就好像是把水加到水里,谁会愿意去吃呢?就像是乐器只弹奏一个音符,谁会愿意去听呢?正因为如此,不能追求“同”这种完全的无差别的同一,要去追求“和”这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而这正是孔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要表达的观点。

        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国内的安定与发展,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温总理在被问到不同文明的国家能否和平相处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去处理国际事务,追求多样性的统一,才能够有效地抵抗政治强权与霸权,遏制后殖民主义的侵略浪潮,形成一个平等公平、兼容并蓄的和谐的国际社会,促进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互补和发展进步。

        /ldhd/2005-12/06/content_119417.htm  2005年12月6日

        《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重要演讲》</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温文载道,小说《温文载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温文载道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