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温文载道TXT下载>>温文载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TXT下载

    温文载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10年7月13~14日,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理在会上发表题为《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满足现实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明确长远目标和任务;既要培养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又要造就更多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惟王之门。

        意思是说,做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谷物;做十年的打算,最好是栽种些树木;做一生的打算,最好就是培育人才。一年之内种一次收一次的是谷物,种一次收十次的是树木,种一次收百次的是人才。如果培育了人才,其功用将是神奇的;做大事也会如有神助,这才是称王称霸的最好途径。后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来形容人才培养的不易,强调人才难得;同时也比喻要想获得很大的收获,就必须有更大的投入,也需要更多时间。

        管子,即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任齐国丞相长达四十年,在任期内,他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管仲尤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招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就是他的人才观,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而管仲也因为能够招贤纳才、注重改革而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最终,实行了各项改革的齐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以说,齐国的霸主地位是和管仲的人才观不可分割的。

        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强调了人才培养的不易,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此相勉励。

        明代张岱在《石匮书?烈帝本纪》中写道:“(上)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少詹事黄道周对曰:‘树人如树木,须养之数十年。近来人才远不及古,况摧残之后,必深加培养。’”意思是说,怎样才能通过考试、保荐选拔出人才?少詹事黄道周回答说:“培养人才就像栽种树木一样,必须要培养数十年才可以。近些年来的人才远远不如以前,更何况这些人才都遭受过摧残呢,因此必须更加深入地培养。”在这段话里,将树人与树木联系对比,一方面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暗示君王,必须要有耐心,因为人才是国之根本,不抓好教育着力于人才的培养,必将“远不及古”!

        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描述的是学习时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和态度。所谓“百年树人”,强调时间之久的同时,也告诫世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力,是穷其一生也要坚持的。

        这种关于学习的告诫在中华文化中流传甚广。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都是学习不可荒废的道理。与此相反的是北宋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天赋异禀,五岁即会作诗。但是他后来放弃学习,整日到处拜访、题诗,最终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而“泯然于众”。可见学习无论对于聪明人还是普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刻苦学习,即使不是天赋异禀,爱迪生也可以成为一代伟大的发明家;不注重学习,天赋异禀的方仲永也倏忽之间“泯然于众”。

        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一方面强调了人才培养的不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力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我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谨慎观之,耐心培养。因此,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仅仅要在数量上扩张,更要以提高质量为前提。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创新,使得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

        《人民日报》  2010年9月1日 02版 《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温文载道,小说《温文载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温文载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