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TXT下载>>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七章 当代电影的文学性批评(2)TXT下载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七章 当代电影的文学性批评(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当代电影的文学性批评(2)

        二   电影与文学

        电影虽然对文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电影毕竟是以多种物质材料与多种技术混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因此,优秀的电影导演,将重点把握的是电影本体而非文学本体,充分利用文学的要素为电影服务,而不是利用电影的要素为文学服务。在电影中,如何利用文学的各种要素,是对电影的考验。电影要遵循影视文学自身的创作原则和规律。文学创作是一种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读者通过语言的阅读间接地去感受人物情感,想象人物外表及把握人物精神个性;而电影则必须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对生活直观的、逼真的、让观众即刻可以感受的视觉映像,所以电影文学的创作或作品改编要符合镜头特点,演员气质及导演风格。电影文学所写下的任何人物的言行、神态都要能变成银屏上具体的、直观的形象。优秀的电影文学编剧与导演,在深刻把握电影技术与技巧上,必须处理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对于电影的“文学性”至少有几个方面必须深入细致地考虑:

        首先,电影故事事与文学故事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导演,就是一个优秀的故事叙述者与设计者。张艺谋曾经说过,他拍摄电影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拍得好看”,好看除了镜头的渲染和表演外,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故事性,即电影的文学性。凡是最优秀的电影,没有一部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命运,跌宕起伏的叙事悬念及感人肺腑的美好情感。故事与情节是电影的主题决定性因素,要表达什么,赞成什么,否定什么,矛盾内外冲突,个人命运变化,时代风云变幻及故事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传统结构,在电影设计中一定要非常清楚。张艺谋成名之作《红高粱》叙事性极强,《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活着》都是引人入胜的“拍得好看”的片子,而他的“轰动”美国却在国内遭到很多观众严厉批评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虽然是请著名作家改编与设计的文学故事,由于太注意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先锋性”的实验叙事,两部电影除了技术与画面精巧,场面浩大之外,其对观众内心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远不及一部同期上演的人间情怀温暖的电影《暖春》。《英雄》和《十面埋伏》最大的缺陷就恰恰在于其“故事性”的严重削弱与叙事逻辑的非理性化。至于张艺谋未来将拍摄出什么电影,如果他继续坚持抛却他自己所说的“拍得好看”的故事性叙述,只在场面与镜头唯美上下工夫,他的电影将仍然是“华而不实”的“无花果”。

        其次,电影人物形象与文学人物形象关系。电影表演又叫“演戏”,戏剧、戏曲的“戏”只在舞台上完成,而电影则是在真实或虚拟的拍摄场地完成。戏的决定因素则是人物个性形象的塑造。文学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电影同样需要塑造屏幕上的“典型人物”。中外各类经典电影,都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电影典型人物画廊。所谓典型,就是具有高度概括能力并现实了某类本质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从名著改编后依然保持了原著特色,并继续获得成功的电影典型形象很多,我国现代文学著作的典型阿q、骆驼祥子、周朴圆、繁漪、高老太爷、觉新等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即使非名著改编的电影,一些典型形象也永远根植数代观众的心目中,李向阳、双枪老太婆、潘冬子、胡汉三、刘三姐、董永、七仙女等在人民心目中成了永久的艺术典型。电影典型形象的塑造,依然需要在“戏”的典型冲突与典型环境中去展示,去通过一个个独特构思的镜头,从外在与人物内心推动冲突,完物个性的典型化。艺谋的电影典型,“我奶奶”,“我爷爷”,“秋菊”及“魏敏芝”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情感体验,是典型环境中真实人物的再现,无论是抗日,“抗”干部,“抗”失学,人物形象与个性都非常独特,而《英雄》中的李羡白不知道观众们看完后,有几个还能记得他?这就是典型与平庸的区别。

        第三,电影主题表现与文学主题表现。电影是通过镜头语言的叙述,故事的展示,人物的表演及场景时空的变化去表达导演的思想。导演的思想、境界、人格及文化艺术素质有多高,电影所蕴涵的主题及艺术表现能力则有多大。文学的主题同电影一样,是通过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形象所表达的,每个作家不同,其写作题材的取舍与主题的立意境界,写作表达方式也不一样,电影的主题及表达也是导演根据自己的个好所选择。但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家,无论是语言叙述还是镜头表述,任何作品都是作家及导演对生活的体验、认识、理解和评介。艺术家对主题的选择与提炼,“是对历史与现实思想材料的升华与提炼,在对现实与历史的全方位投入和审视中,始终保持对人、社会、自然的关爱,保持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勇敢以及推己及人体察万物的良知” ②

        中外文学与电影,浅层的对政治及道德功利主义追求的主题非常易于表达,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道德及宗教主义等单一性主题,因故事性的直接和语言的浅白通俗,大众容易接受,仍然会受到欢迎甚至追捧。但对整个人类、人性、人情包括自我思想复杂性深刻性的隐喻主题,其背景是现代化、后现代化文化叙事背景,主题表达的是现实的焦虑、对压抑孤独的反抗,对异化的抵御及对人类终极性思考,这样高度哲学化的复杂主题非常难以把握。优秀的导演会抓住哲学本质,站在非常深刻的高度去把握一个永恒性的哲学命题,但其叙事镜头则是生动的、活泼的,充满了极强的故事性。如反战电影《西线无战事》、《东京之恋》、《太极旗》等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同时对战争本身进行了控诉。《樱桃园》、《天堂的颜色》等伊朗现代影片充满了对人本身的生存、人的异化及对生与死本生的思考,电影镜头叙事非常流畅,画面非常优美。中国的电影深层的哲理主题非常不成功,第六代导演贾章柯的电影虽然作出了一些哲理化的努力,但也是一种痕迹很浓的“伪哲理化”,其表现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更是充满了荒诞与牵强。陈凯歌拍摄细腻的抒情与人性张扬的故事剧情片非常不错,如《霸王别姬》,《与你在一起》;但是他不满足于浓郁的抒彩,却故意要显示他思想的深刻,本来是以一名感性的导演却非得故作高深让自己充满深邃的思考与洞悉,这样拍出的《荆轲刺秦王》、《无极》梦呓一般跳跃性的语言与镜头,颠覆中心和逻辑的叙事方法,东拉西扯,无头无绪,仿佛是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叨叨絮语,不知其意。电影效果非常窒息。与其前妻洪晃女士拍摄的《无穷动》。陈凯歌的哲理影视相形见绌。</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小说《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七章 当代电影的文学性批评(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