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TXT下载>>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11)TXT下载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1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11)

        第五、程式化动作的戏曲元素。美国戏剧理论家劳逊说“动作是戏剧的根基”;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巨著中对戏剧动作的本质、特性提出了明确的见解,认为“动作是人们意志的体现,戏剧既不是叙述过去供人心领神会,也不是纯粹去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的思想与情感,而是要把摆在眼前的动作情节描述出来。”“在戏剧里,具体心情总是要发展成为动机或推动力,通过‘意志’达到动作,达到内心理想的现实。”这些理论强调了戏剧动作对构成故事情节、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作用。对于戏曲,动作的程式化这是一种审美经验,戏曲艺术的一种特殊技术形式,戏曲表演是由唱、念、做、打等构成的一种程式化的规范,它是歌、舞、剧的高度综合。“神形并重,写意传神;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创造者与欣赏者的协同性;对立统一,和谐对称。这就是中国戏曲产生程式的美学基础。”(丁道希在《程式——戏曲美的基本元素》)戏曲的程式 “不光是着眼于生活表层的摹拟,也不全是生活动作的节奏化和舞蹈化,而是对生活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手法的提炼和概括,其中贯穿着体验与想象、摹形与取神、象形与象征、再现与表现等多种艺术方法和技术手法盘缠交织、辩证统一的精神,渗透着艺术家把握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意识的观照。”(黄克保:《戏曲表演程式》)演员们在舞台上咿呀呀地唱着不同的人生,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哀怨的眼神,一段激昂的唱腔,锣鼓声想起的时候,万种风情尽显于舞台。

        在电影《霸王别姬》里运用了一些舞台戏曲艺术动作,特别是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以及《思凡》的演出中,程蝶衣的一腔一调,一戳一站、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闪、一坐一观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戏曲风格进行表演,一方面显示了程蝶衣作为京戏名角的功力,另一方面,这些片段的动作表演让观众欣赏到了京戏的精湛魅力,通过戏曲片段的展示,也凸现了程蝶衣的个性人格。舞台上,程蝶衣明眸皓齿,白皙文静,纤腰细指,眉梢眼角出处秋水生波。当音乐锣鼓一响,“虞姬”挥动宝剑剑,剑走偏锋,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一只轻盈的白蝴蝶翩翩起舞,身上的罗裳四下展动,像一只振翅飘飞的百灵鸟,其舞台形象十分精彩迷人。

        第六、音乐的戏曲性元素。今天的很多通俗音乐都已经开始融入戏曲的元素,将戏曲音乐渗入到流行音乐中,增添了音乐的厚重感、文化感与地方色彩,更富有动感与色彩。《霸王别姬》作为一个关于梨园“角儿”命运的故事,是以演出《霸王别姬》这部京戏作为线索,程蝶衣就是虚拟的“虞姬”,因此,整部电影音乐的设计自然会引入京戏音乐的元素。《霸王别姬》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他紧紧扣住京戏《霸王别姬》的曲调曲牌,让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悲苦命运在京戏的鼓乐声中展开。在音乐构思中,将京剧音乐、交响乐与画面结合起来,达到水融的戏剧效果,并且流露出历史的沧桑感。影片的音乐运用了一个京胡,一支箫,一个大型交响乐队,京胡的悦耳动听、箫声的孤独凄凉、交响乐的壮阔悲壮,几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元素相互碰撞,相互映衬,在不同的镜头与场面,深刻而丰富地表达了人物命运与心境,营造出情感氛围的跌宕起伏与鲜明的生命律动的韵律,在多重的音乐结构中使影片的艺术形态富有了象征意味,影片《霸王别姬》因京戏音乐元素使其音韵性质富有节奏美、铿锵美与悲情美的统一。

        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戏曲是表演艺术中最虚拟但具有诗意、韵味与象征意义的形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话剧、电影等各种表演艺术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相互借鉴,相互共融和相互创新的。随着艺术不断的追求,相信越来越多的话剧、电影甚至流行音乐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一些戏曲元素。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最能代表我国地方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艺术表现,所以,如果在话剧及电影中融合一些戏曲元素,会增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陈凯歌正是紧紧抓住以戏曲元素作为底色,进行现实与历史的大写笔式的描摹,使电影《霸王别姬》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永远闪射出艺术的光芒。没有电影《霸王别姬》,陈凯歌将何许人也?没有对戏曲元素的成功借鉴,何有陈氏的《霸王别姬》?

        (二)我国戏曲的审美文化价值与未来振兴的决策思考

        随着21世纪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对戏曲敬而远之,戏曲成了年轻人最不愿意接受的一种艺术。本文探讨了戏曲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目前戏曲观众流失的主要原因;未来戏曲发展与振兴的决策思考。希望政府部门建立公共戏曲空间,让戏曲回归到百姓中间,让更多的人依然能欣赏到优秀的传统戏曲。

        作为我国国粹的戏曲京剧与昆曲已经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家文化部门对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视,在资金上不断予以支持,对开发新的戏曲节目与保护传统经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国家怎样保护与重视,任何文艺作品,如果离开了观众,而只是演员的独乐乐而不与其人共乐,戏曲的发展将走向濒危的尴尬生存境态。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虽然我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但目前依然在舞台上演出的“活戏曲”种类屈指可数,就是传统的几个大的戏种京剧、川剧、越剧、评剧、黄梅戏、昆剧、粤剧、豫剧、湘剧、汉剧、沪剧、庐剧、吕剧、秦腔、河北梆子,陕西梆子、柳子戏、茂腔、淮海戏.等。这些戏剧种类中,真正依然活跃而拥有一定观众的也可能是几个名剧。为此,本文将分析我国戏曲观众流失的原因及提出了一些培养观众的思考决策。</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小说《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1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