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TXT下载>>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5)TXT下载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5)

        冯小宁的《嘎达梅林》是一部表现民族精神的史诗大片。高远的蓝天、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狂野不羁的人性,影片《嘎达梅林》中内蒙古地域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有在风吹草低、天碧云白的草原之间驰骋的快感。嘎达梅林是蒙古族著名的民族英雄。1929年,当时的奉系军阀同达尔罕王相互勾结,欲出卖旗地,军阀强行开垦草原,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人民受封建军阀的剥削与压榨,生活极为穷苦。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到奉天告状,却被诬“犯上”,被捕入狱,随后越狱出逃,率众起义,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在辽河。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北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阻止了军阀对草原的破坏。从《红河谷》、《黄河绝恋》到《嘎达梅林》,冯小宁一贯以气势壮美、磅礴的风格给人以震撼,他的电影是真情与的相融。一直对草原生活情有独钟的冯小宁坦言自己喜欢远离都市,热爱自然,他欣赏蒙古人民的豪爽与奔放,一直想拍一部表现他们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电影,而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身上正好表现了蒙族人民的灵魂。冯小宁说:“我想在我的电影中以最独特的角度,来表现现在电影处于弱势的领域,像战争、环保这样的主题。电影就是表现意识形态的,我想在一定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表现浪漫和自己的感受,一部电影导演拼到最后拼的是美学和哲学。”冯小宁的《嘎达梅林》不仅是一部表现民族精神的史诗大片,它也是对“生命与环境”进行思考的作品。

        第五代导演另一位非常具有特色的导演是田壮壮。他和冯小宁一样,将民族风情融电影入叙事之中。《盗马贼》、《猎场札撒》是他的代表作品。1986年拍摄的《盗马贼》,是田壮壮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借着描写西藏人民的传统仪式,以及他们对精神升华与禁欲的提倡,去探讨当地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佛教传统。剧中男主角维尔布原是个精明强悍的牧民,但穷困的生活却使他沦为盗马贼,结果被部族认为罪孽深重、死后“神鹰”不食,亡灵不能升天。因而将他永远驱逐。接着儿子的死亡,加之瘟疫的煎熬,令他对人生绝望,但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升天的盼望。白茫茫的草原上,一条血迹斑斑的路,维尔布盗马失手被打得奄奄一息。但他仍用尽全力往天葬台爬去。本片曾荣获第四届第三世界电影节头奖。除《盗马贼》、《猎场札撒》外,田壮壮的另外一部记录片〈〈德拉姆》也非常具有特色,影片现实由两条线索组成,一为马队的古道之行,其二为沿途的见闻。两者互相纠缠牵扯,激越出一段段关于现实生活状态,和信仰处境的写实关照。每个被记录的对象,都是有故事的人。影片在创作上结合“真实电影” 和“直接电影”(direct film)两种经典方式,一方面有大量纯纪录的地理范畴的氛围性空镜入画,壮美雄奇之景观亦为人物事件做了烘托;另在与被记录者对话时,却并不保留发问者的声音,为的是给出一种看上去客观的真实效果。摄影机只作为田壮壮的眼睛,默默地纪录,默默地倾听。没有刻意的戏剧化情境与冲突的设置、并将采访者目的性的诱导降到最低,使得呈现出难以置信的可信度,观者很容易的随摄影机的视点进入,打开心门,坦然放松地面对镜头那边张张质朴、可爱的脸。我们看到年轻喇嘛于理想与爱情之间的挣扎,村民对信仰的执着和为坚持信仰权利所经受的苦难,靠信仰生存下来的老奶奶如男人一样的刚强知道选择和争取自己的幸福,马帮人视马如亲人的简单欲求,高原草坪上打篮球的年轻人于城市孩子一样的激荡青春、旺盛精力和一样的对于未来的憧憬……琐碎的言语,断续的眼泪背后,是老人饱经沧桑后满足的微笑或者点滴遗憾,是年轻人在现实与挣扎中的苦楚与失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小说《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三章 “文化寻根”电影思潮(1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