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TXT下载>>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TXT下载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

        电影《静静的顿河》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著名长篇小说,影片非常忠实原著,共分三部,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刻画了格里高利和其情妇阿克西尼娅等众多人物,描绘了多色调的场景,多侧面多层次的反映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同时也表现了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的生命力,揭示了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灭亡的命运。这部史诗式的长篇巨著一问世便立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重视,荣获了斯大林奖金,并获得1958年全苏电影节一等奖和最佳导演奖、1958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和1960年美国导演工会最佳改编影片荣誉奖。电影《静静的顿河》也紧紧抓住了人性的痛苦、复杂、在抉择面前的艰难性等来展示土地革命带来的风云变幻,而更多地是关注人性的纯洁、爱情的优美以及心灵在爱情破灭中的绝望。 人性与人道主义的主题是其核心主题。一方面葛利高里在痛苦地抗拒战争对他的人性的磨蚀和扭曲,另一方面,他在混乱的战争中一直在思考和寻找着战争的意义,在人格力量方面优于周围的人。肖洛霍夫对战争中戕害人的和精神的残酷行为大加挞伐,不管其祸首是白军还是红军。描写得最细致的是彭楚克在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革命法庭当执法队队长期间,每天半夜到城外去处决犯人。由于在工作中执行了极左的政策,革命军事法庭往往草菅人命,被处决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无辜的哥萨克劳动者,枪毙一些手上长满老茧的劳动者,这使彭楚克非常痛苦,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形容枯槁,神情恍惚,甚至丧失了性功能。有一次他歇斯底里地对女友安娜说:“所有的人都想走进灿烂的花园去,但是要知道,在种花和种树以前,先要清除垃圾!先要上肥料,先要把手弄脏!要清除垃圾,可是谁都讨厌这种工作!”后来彭楚克离开了执法队,他的精神和才恢复了正常。

        前17年中国电影,虽然塑造了大批优秀电影典型现象,但人物都是一些扁平任务而少有圆形人物的刻画。形象的主题是歌颂,形象的表现是高、大、全,形象的经历大多数都苦大仇深,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大多数主人公结局都是壮烈牺牲,最后是拟人的渲染高山痛苦,大海挥泪,青松摇曳,风雨雷电。而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批判精神和为人生精神却几乎被抛却。中国的前当代电影是不需要讲个人主义的,只需要英雄主义;不需要温情与人性,需要的是同志加兄弟;不需要爱情与婚姻,需要的是高昂的政治情绪和战天斗地的牺牲精神,中国电影英雄形象不是人,而只能是“神”。

        到了“文革”,现实主义几乎不存在,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仅仅独霸影视的是精致加工出炉的装腔作势的八个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文革”将中国电影几乎完全冰冻。

        五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文艺春天逐渐复苏,电影由过去的现实主义畸形又走向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的道路。许多被打倒的老导演、老演员和文艺工作者又恢复了创作的与活力。国内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量的以现实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第四代导演也开始在新时期的影坛上活跃起来,并成为主力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小说《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