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这个时代的爱与痛TXT下载>>这个时代的爱与痛>> 6.老师提问的经济学TXT下载

    这个时代的爱与痛: 6.老师提问的经济学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6.老师提问的经济学

        文_景仲生

        儿子5岁,上幼儿园大班。年末,幼儿园组织家长进行观摩教学,家长们就坐在教室的后边听课。

        老师说要提问,孩子们都争先恐后举起了小手,充满期待地看着老师,希望老师叫自己。看着小家伙们的兴奋劲儿,家长们也微笑地期待着老师能叫到自己的孩子。

        但家长们的担心也来了,老师会叫到自己的孩子吗?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老师提问次数的有限,老师无疑很难提问到每一个孩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老师的提问看做一种资源,那么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很难与孩子的总数相配。虽然这堂观摩课后家长们的担心消失了——老师提问了每一个孩子,且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但是幼儿园课堂的教学内容少,老师反复地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学习和巩固教学内容,所以每个孩子就都能够得到老师提问的机会。另外儿子上的是一家私立幼儿园,收费很高,幼儿园也是为了给每个家长都有一个交代。但是到了小学和中学,老师的提问就真正会变成一种稀缺资源。

        我们都知道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老师提问哪个学生,就说明老师对哪个学生的重视。对于力求上进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提问是一种启迪和激励;而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压力和督促。但是在课堂上,老师提问谁与不提问谁,先提问谁与后提问谁,提问哪个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是循循善诱还是讽刺挖苦,是充满鼓励还是无端指责,都由老师自己来决定,而且最后所取得的效果也都不一样。事实上,老师也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及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配置课堂提问这种资源的,同时又受到教育体制、学校制度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学校如果注重升学率,或者校际、班际之间的评比是看哪个班的尖子生占优势,老师就会把课堂提问更多地给予优等生;而如果校际、班际之间的评比是看平均成绩,老师则会把课堂提问更多地给予差生。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些老师也会把课堂提问给予长得漂亮的学生、自己喜欢的学生或与自己有亲情关系或特殊利益关系的学生。

        我在学生时代属于默默无闻型的学生,基本没引起过老师的注意,所以总怨老师偏心眼,心想以后要是自己当了老师,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后来果真当了老师,为了公平,我在课堂提问时实行轮流制。开始时是一片叫好声,但没过多长时间麻烦就来了。在这种所谓公平的制度下,课堂提问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优等生不再认为提问是一种荣耀与鼓励,而差生也不再感到有压力——因为差生常常会算计,看什么时候轮到他,就提前预备好答案。而以前的随机提问(其实在我自己那里是有目的的),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无法预期,因而课堂上人人自危,尤其是差生。

        当一种资源变得不再稀缺时,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在这一点上,我竟然不如幼儿园老师。在我儿子就读的幼儿园里,谁表现好,老师就在谁的脸上贴一枚小贴画以示奖励。儿子在幼儿园,并不总是能够得到老师的贴画。有一次我去接他,他垂头丧气,一见我竟哇的一声哭了。问缘故,原来是没有得到贴画。如果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贴画,那么这种奖励就不再是稀缺资源,也不再会被孩子们看重和珍视。只有当自己拥有而别人没有时,其价值才会体现出来,那种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同世界,虽然美好,却不符合经济学道理,所以只能是一种不可实现的乌托邦。

        其实在校园里,老师所掌握的资源不仅仅是课堂提问,还有批评教育、沟通交流、鼓励关爱、选定班干部、排座位、分派特殊任务等诸多行为。这些行为和课堂提问一样,都属于稀缺资源,很难配置给每一个学生。

        无论何时何地,理性人都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里也不例外。由于老师对学生关注度的有限性,学生们大都会想方设法吸引老师注意自己、关照自己。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还有被尊重、个性发展及自我表现等精神需求的满足。一般来说,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老师的关注,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听老师的话等,但毕竟老师的关注是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会得到,所以有些学生便会通过恶作剧甚至学坏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关注。

        老师的关注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学校里,不但学生自己会尽力获取老师的关注,家长也会在私下里积极地帮助孩子,尤其是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近年来兴起的给老师的“送礼热”,其实就是一种对“老师的关注”这种资源的争夺战。

        从古到今,老师在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眼里都是崇高和神圣的,传统观念认为这是一种道德诉求。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因为老师实实在在地掌握着资源配置的权力。人们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命运掌握在老师的手里,其实是有一定的经济学依据的。不同的老师,也正是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选择和方式,彰显着自己的人格品质、社会责任和教育艺术。</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这个时代的爱与痛,小说《这个时代的爱与痛》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这个时代的爱与痛 6.老师提问的经济学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