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TXT下载>>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 51.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TXT下载

    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 51.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51.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

        文_魏剑美

        一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去世前一年立下遗嘱,决定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计920万美元,在19世纪末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都用于奖励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人,“在颁发奖金的过程中,不应存在任何民族偏见和等级观念。”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的确算得上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即便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人类历史上也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如此无私的捐献者。

        诺贝尔去世后,遗嘱公之于世,由于其“缺乏爱国主义精神”而引起轩然大波,包括瑞典国王和瑞典科学院院长在内的重要人物都一致拒绝承认这份遗嘱。鉴于诺贝尔在订立这份遗嘱时没有任何法律界人士在场,法学家们明确告诉诺贝尔的家人可以对这一遗嘱提出异议。在当时的形势下,“备受同情”的诺贝尔家族完全可以要求按照诺贝尔另外的两份遗嘱执行,从而轻松获得一笔巨大的财产。但这些伟大的家属最后的决定居然是拒绝所有的“好意”,坚持维护诺贝尔本人的意愿。最后,在遗嘱执行人索尔曼等人长达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说服国王接受了这一遗嘱。1901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里,诺贝尔生前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给了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文学家。

        二

        鲁迅一生中没有找任何人为自己写序或者介绍文字,也没发表任何沾沾自喜于与名流政要往来交游的“借光”文字,尽管他的故交旧友中多的是达官贵人以及宋庆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林语堂这些名重一时甚至如日中天的社会名流。

        对鲁迅有知遇之恩的陈独秀曾经红极一时,甚至被爱因斯坦、罗素等人称为“东方思想界的大彗星”。这样的“大红人”自然是用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理想对象,但在陈独秀当红时鲁迅基本上没有提到过他。倒是在陈独秀先被开除后又被国民党拘禁之际,鲁迅“不识时务”地站出来宣称陈独秀“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保姆王阿花面临夫家的要挟,鲁迅花150大洋替她赎了一个自由身,尽管年轻的王阿花并不会带孩子,还让周海婴染上风寒后转为支气管炎,以至于久治不愈。

        深夜的上海街头,一个洋车夫受伤了,路过的鲁迅和周建人二话没说就动手替他包扎,这时候他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文坛巨子”,是很有身份的“上流社会人物”了。

        ……

        与那个在教科书中庄严伟大的“革命家”和大文豪形象相比,这些细节也许琐屑得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细节让我的心中弥漫着敬意与温情。

        三

        陈独秀出狱后在重庆过着贫病交加的日子,但却拒绝接受各路政要的巨金馈赠,也拒不领受“素无知交者”的资助。有景仰陈独秀的出版商以稿费的名义买去他的《小学识字教本》,谁知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改书名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遭到陈独秀拒绝。书自然出不成了,那2万元稿费陈独秀便至死都没动一分。生性高傲的他曾以诗自勉:“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陈独秀此类傲岸之举历来为人所称道,而他的一个“污点”却为不少人所痛惜:他临死前曾为生计而给一地主抄写家谱。有人作诗感叹:“都为缔造者,孤魂自飘零;为人作家谱,痛煞后来人。”

        但在我看来,陈独秀抄家谱的“卑贱”与他不受嗟来之食的“傲岸”正所谓相辅相成,不但不折辱他傲岸一生的英名,反而更了他可敬的“龙性”脾性:哪怕沦落到为土地主抄家谱的境地,也绝不受无功之禄、未劳之获!怪不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曾经慨叹:“近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小说《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 51.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