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闲情偶寄TXT下载>>闲情偶寄>> 变调第二(3)TXT下载

    闲情偶寄: 变调第二(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变调第二(3)

        尚有拾遗补缺之法,未语同人,兹请并终其说。旧本传奇,每多缺略不全之事,刺谬难解之情。非前人故为破绽,留话柄以贻后人,若唐诗所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乃一时照管不到,致生漏孔,所谓“至人千虑,必有一失”。此等空隙,全靠后人泥补,不得听其缺陷,而使千古无全文也。女娲氏炼石补天,天尚可补,况其他乎?但恐不得五色石耳。姑举二事以概之。赵五娘于归两月,即别蔡邕,是一桃夭新妇。算至公姑已死,别墓寻夫之日,不及数年,是犹然一冶容诲淫之少妇也。身背琵琶,独行千里,即能自保无他,能免当时物议乎?张大公重诺轻财,资其困乏,仁人也,义士也。试问衣食名节,二者孰重?衣食不继则周之,名节所关则听之,义士仁人,曾若是乎?此等缺陷,就词人论之,几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无异矣,可少补天塞地之人乎?

        若欲于本传之传,劈空添出一人,送赵五娘入京,与之随身作伴,妥则妥矣,犹觉伤筋动骨,太涉更张。不想本传内现有一人,尽可用之而不用,竟似张大公止图卸肩,不顾赵五娘之去后者。其人为难?着送钱米助丧之小二是也。《剪发》白云:“你先回去,我少顷就着小二送来。”则是大公非无仆从之人,何以吝而不使?予为略增数语,补此缺略,附刻于后,以政同心。此一事也。

        《明珠记》③之《煎茶》,所用为传消递息之人者,塞鸿是也。塞鸿一男子,何以得事嫔妃?使宫禁之内,可用男子煎茶,又得密谈私语,则此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乎?此等破绽,妇人小儿皆能指出,而作者绝不经心,观者亦听其疏漏;然明眼人遇之,未尝不哑然一笑,而作无是公④盾者也。若欲于本家之外,凿空构一妇人,与无双小姐从不谋面,而送进驿内煎茶,使之先通姓名,后说情事,便则便矣,犹觉生枝长节,难免赘瘤。

        不知眼前现有一妇,理合使之而不使,非特王仙客至愚,亦觉彼妇太忍。彼妇为谁?无双自幼跟随之婢,仙客观在作妾之人,名为采苹是也。无论仙客觅人将意,计当出此,即就采苹论之,岂有主人一别数年,无由把臂,今在咫尺,不图一见,普天之下有若是之忍人乎?予亦为正此迷谬,止换宾白,不易填词,与《琵琶》改本并列于后,以政同心。又一事也。

        其余改本尚多,以篇帙浩繁,不能尽附。总之,凡予所改者,皆出万不得已,眼看不过,耳袒过,故为铲削不平,以归至当,非勉强出头,与前人为难者比也。凡属高明,自能谅其心曲。

        插科打诨之语,若欲变旧为新,其难易较此奚止百倍。无论剧剧可增,出出可改,即欲隔日一新,逾月一换,亦诚易事。可惜当世贵人,家蓄名优什,不得一诙谐攀之人,为种词林萱草,使之刻刻忘忧。若天假笠翁以年,授以黄金一斗,使得自买歌童,自编词曲,口授而身导之,则戏场关目,日日更新,毡上诙谐,时时变相。此种技艺,非特自能夸之,天下人亦共信之。然谋生不给,遑问其他?只好作贫女缝衣,为他人助娇,看他人出阁而已矣。

        【注释】

        ①鸡皮三少之女:有“夏姬得道,鸡皮三少”的谚语。传说春秋陈灵公时大夫苗徵舒的母亲夏姬可以把皱得鸡皮一样的脸三次恢复为少女的样子。

        ②前鱼不泣之男:《战国策?魏策》:龙阳君是魏王的宠臣。一日,魏王与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竟然涕下,魏王惊问其故,龙阳君说:初钓得一鱼甚喜,后钓得益大,便将小鱼丢弃。由此思己,四海之内,美人颇多,恐魏王爱其他美人,必将弃己,所以涕下。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

        ③《明珠记》:明代陆采作,写王仙客和刘无双的爱情故事。

        ④无是公:司马相如《子虚赋》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就是指“没有此人”。

        【译文】

        演新戏就像看新文章,妙处就在剧情是以前没有听说过、没有见过的;演旧戏就如同看古董,妙处就在虽然出生在后世,却能看到以前朝代的东西。然而古董之所以可爱,是由于它越是陈旧越是古老,外表就越变越奇特。比如铜器和玉器,在当年它们只不过是一件刮磨得光洁晶莹的物品而已,等到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刮磨的痕迹完全消失了,光洁晶莹的外表变得斑斑驳驳,所以人们都把它当做宝贝。并不是珍视它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而是珍视它善于变化,能够变化出新样。假如它与当年没有什么分别,仍然是一件刮磨得光洁晶莹的物品,那么就与今天造出的东西没有什么差别了,何必要用高出百倍的价钱去购买它呢?

        旧戏之所以珍贵,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的戏园,买到一个新剧本,就因为它是新的,想把它演得更加新奇,就不惜用尽一切力量,追求服装、化妆的奇异。演到旧剧的时候,就千篇一律,不稍微做一点改动。观众就像听儿童背书一样,只觉得他背得很熟,想从中找到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字眼是不可能的。那么古董虽然是古董,却没有改变颜色、变得斑驳,还是一件刮磨得光亮晶莹的物品。为什么我们不把刚造的拿来观赏,这样还会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何必要做一个乡村的学究,把听儿童背书当做自己的乐趣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闲情偶寄,小说《闲情偶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闲情偶寄 变调第二(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