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闲情偶寄TXT下载>>闲情偶寄>> 词采第二(5)TXT下载

    闲情偶寄: 词采第二(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词采第二(5)

        ○忌填塞

        【原文】

        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而总此取与致病之由之故,则在一语。一语维何?曰:从未经人道破。一经道破,则俗语云“说破不值半文钱”,再犯此病者鲜矣。

        古来填词之家,未尝不引古事,未尝不用人名,未尝不书现成之句,而所引所用与所书者,则有别焉;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总而言之,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使文章之设,亦为与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则古来圣贤所作之经传,亦只浅而不深,如今世之为小说矣。

        人曰:文人之传奇与著书无别,假此以见其才也,浅则才于何见?予曰: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①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噫,知言哉!

        【注释】

        ①金圣叹:金圣叹(1608~1661)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其少有才名,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译文】

        填塞这种毛病有三种形式:引用大量的典故;重复借用有名的人物;直接抄现成的语句。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也有三点:借用典故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情趣高雅;借脂粉来表现自己的容貌姿色;取现成的句子自己不思考。总结这三种毛病和犯这三种毛病的原因,就是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是:从来没有被人说破。一旦被人说破了,就像俗话说的“说破不值半文钱”,再犯这种毛病的人就会少了。

        古往今来,戏曲作家不是不引用典故,不是不借用人名,不是不抄现成的句子,可是他们引用、借用和抄写的东西,与别人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引用深奥的典故,不借用偏僻的大家没听说过的人名,句子则是街谈巷议大家都熟悉的。即使有时偶尔涉及到诗书中的内容,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虽然是出自诗书,实际和街谈巷议没有什么差别。

        总而言之,戏曲和文章不一样,文章是写给读书人看,所以不责怪它的深奥;戏文是写给读书人、没读过书的人以及没读过书的妇女和小孩子一起看的,所以贵在浅显而不在深奥。假使文章也是写给大众一起看的,那么古往今来圣贤所写的经传,也只能浅显而不能深奥,就像现代的小说一样。

        有人说:文人写戏曲与写书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为了借此来表现自己的才华,如果写得浅显,才华从哪里表现出来呢?我说:能在浅显的地方显示出自己的才华,才是写文章的高手。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世人都把它们当做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意给它们标名“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用意何在?大概是对天下人小看这些不入主流的作品感到很愤慨,却不知这些作品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文章,所以特意写这样惊人的话来标明题目。啊,这是多么明智的话啊!</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闲情偶寄,小说《闲情偶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闲情偶寄 词采第二(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