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TXT下载>>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桃源与沅州(3)TXT下载

    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桃源与沅州(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桃源与沅州(3)

        什么人看了我这个记载,若神往于香草香花的沅州,居然从桃源包了小船过沅州去,希望实地研究解决《楚辞》上几个草木问题。到了沅州南门城边,也许无意中会一眼瞥见城门上有一片触目黑色,因好奇想明白它,一时可无从向谁去询问。他所见到的只是一片新的血迹,并非什么古迹。大约在清党前后,有个晃州姓唐的青年,北京农科大学毕业生,在沅州晃州两县,用党务特派员资格,率领了两万以上四乡农民和一群青年学生,肩持各种农具,上城请愿。守城兵先已得到长官命令,不许请愿群众进城。于是双方自然发生了冲突。一面是旗帜,木棒,呼喊与愤怒,一面是居高临下,一尊机关枪同十支步枪。街道既那么窄,结果站在最前线上的特派员同四十多个青年学生与农民,便全在城门边牺牲了。其余农民一看情形不对,抛下农具四散跑了。那个特派员的尸体,于是被兵士用刺刀钉在城门木板上示众三天。三天过后,便连同其他牺牲者,一齐抛入屈原所称赞的清流里喂鱼吃了。几年来本地人在内战反复中被派捐拉夫,在应付差役中把日子混过去,大致把这件事也慢慢的忘掉了。桃源小船载到沅州府,舵手把客人行李扛上岸,讨得酒钱回船时,这些水手必乘兴过南门外皮匠街走走。那地方同桃源的后江差不多,住下不少经营最古职业的人物,地方既非商埠,价钱可公道一些。花五角钱关一次门,上船时还可以得一包黄油油的上净烟丝,那是十年前的规矩。照目前百物昂贵情形想来,一切当然已不同了,出钱的花费也许得多一点,收钱的待客也许早已改用“美丽牌”代替“上净丝”了。或有人在皮匠街蓦然间遇见水手,对水手发问:“弄船的,‘肥水不落外人田’,家里有的你让别人用,用别人的你还得花钱,这上算吗?”那水手一定会拍着腰间麂皮抱兜,笑眯眯的回答说:“大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钱不是我桃源人的钱,上算的。”

        他回答的只是后半截,前半截却不必提。本人正在沅州,离桃源远过六七百里,桃源那一个他管不着。

        便因为这点哲学,水手们的生活,比起“风雅人”来似乎洒脱多了。若说话不犯忌讳,无人疑心我“袒护无产阶级”,我还想说,他们的行为,比起那些读了些“子曰”,带了《五百家香艳诗》去桃源寻幽访胜,过后江讨经验的“风雅人”来,也实在还道德的多。

        作品赏析

        沈从文1934年回湘西,写了一本《湘行散记》,《桃源与沅州》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它融注了作者对当时当地自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记述了“桃源与沅州”的出产、风俗、历史、民情,以及从桃源乘船上沅州的景况,特别是水手们的生活。

        桃源,被陶渊明写成世外仙景,令千余年来为众多人向往。但“住在那儿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会有人遇着遗民神仙”。作者在文章开头,就以这样的话为全文定下基调。桃源是沅江岸边的一个小城水码头。由于地理环境所致,由于历史所锢,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皆卑微、愚浮,同时又有几分纯朴。他们各按自己的身份过日子,又都有一层悲苦的阴影随形。

        在作者笔下,那里是一个美丽、封闭、自给的特殊世界。城内有推行印花税、公债的报告,有棺材官药铺,有茶馆酒店,有米行脚行,有和尚道士,有经纪媒婆,还二三十家玉器作坊;江中有小船,沅州上游有芷草、香花……然而,他着重写的是和水手。通过对这类挣扎于生活“底层人”的记写,反映了他家乡美好风光后的“另一面”和更特别的社会现象,具有认识意义。作者写他们,似乎意在表明,是这样的人们在滋养着桃源。在平静的叙述中展现出凄凉的一面。

        文章结构舒展,笔调沉郁。在平静的叙述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柔美中带着严肃、美丽中和着残忍的桃源沅州的风景画。

        推荐篇章

        《遥夜》、《月下》、《常德的船》</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小说《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桃源与沅州(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