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TXT下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介绍(1)TXT下载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介绍(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李清照介绍(1)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北宋元封七年,生于山东章丘,逝于临安。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以词闻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

        一、详细生平

        1. 少露文才

        李清照自幼受家学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作诗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 ”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2. 汴京成婚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两年后,赵明诚进入仕途,为鸿胪少卿。夫妇二人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丰富,但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通过亲友故旧,想尽方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同一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李清照因而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

        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复相。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难以继续留居京师。

        3. 屏居青州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青州古城是古齐国的腹心地区,是古老的文物之邦,丰碑巨碣,所在多有,三代古器,时有出土。赵明诚夫妇在当地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资料。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介绍(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