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TXT下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旧寒TXT下载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旧寒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27】旧寒

        空气里飘来北方的气息,安静的雪光却斩断了所有记忆的来路。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李清照《菩萨蛮》

        北归的大雁早已在空中失去了踪影,天空中只剩下残落的云彩。安静的城中,雪花安静地飘落,烟囱像一个老人吐出的充满沉思的烟圈。雪花和炊烟一升一落,相互映衬,冬末的江宁城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这年春节本应很喜庆,但她丝毫提不起欢喜之意。静谧地苍白柔和地温暖着她的双眼,她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等待夜晚的降临。火红的蜡烛把她头上的金钗照得闪闪发光,钗头的细花显得精致轻巧。此等景象,就如同她初嫁赵明诚那个甜蜜的夜晚。但昨日已逝,一切都只能依靠模糊的回忆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深夜里,隐隐约约响起了军中的号角之声,江宁的世界并不平静。天空的星星正随着时辰的流逝调整着他们的明暗和位置,而蜡烛则不断流着眼泪为逝去的短暂时光惋惜。等到星星隐去,蜡烛燃灭,东方渐渐显出曙色,李清照提了提神,望了望窗外,有人在敲门?

        门外,星光可以洒满肩头,落雪可以洁净世界,可童年仰望星空时的神秘感还有亲人相伴的幸福感都已经追不回来了。对于她来说,回忆就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剥离,泪流不止,可剥到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如影随形的乡愁甩不脱,丢不掉,总是牵挂着你的心,牵扯着你的魂。哪怕你走再远,总有一个叫“故乡”的地方让你魂牵梦绕。世间又有谁能摆脱呢?

        读李清照,我忽然想到了民国时期那孤独漂泊的和尚曼殊大师。苏曼殊,一个近代的奇人,一个最孤独最苍凉的人,读他的命运,内心总会一阵阵发酸,却不会哭泣。最早认识曼殊大师,是读到他的诗句: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诗句浅白素淡,但是其中却凝聚着庞大的苍凉。天地茫茫,似两条无尽延伸的平行线,而曼殊却一袭袈裟在苍白的土地上越走越远,最后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天际。“契阔生死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读到这两句,不禁对他整个人好奇起来。他来自哪?又要去往哪儿呢?为什么明明很悲伤,却无端欢笑?

        读完他所有的诗词随笔,仍旧没有找到答案。一直到某一天偶然当读到他并不太知名的小说《断鸿零燕记》,合上书本,再念那些诗句,心里早已跌宕着说不出的滋味。一个孩子,生在日本,不知道亲生母亲是谁。寄养在广东,却被丢弃在柴房。而后时而出家,时而还俗,在尘世和佛界起起伏伏。他是一个丢失故乡的人,所以注定了悲剧的一生,爱情、亲情、友情,都存在,却都不真实。

        苏曼殊游历爪哇,去过印度,六渡日本寻母,一世漂泊。我最想看到的是他的背影。自然也好奇,当一个人承受了这么多的生命苍凉,人生聚散,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脊梁?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最终,他长眠在杭州西湖,和名妓苏小小成了邻居。这里,也不是他的故乡。“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读罢全诗,身心喟叹。在日本,他听着春雨的滴答声和尺八的哀伤曲子,心早已穿越海洋怀念着浙江一年一度的大潮。可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却如同孤雁一般仍旧找不到归宿,于是只好默默地离开,到那开满樱花的国度继续寻访……

        相比较苏曼殊的境遇,李清照所面临的情况自然不同。如果说曼殊是身世的悲凉,那么清照面临的则是时代的创伤。但相同的是,两人都怀念着故土,想念着亲人。

        记得舒婷写过《在故乡的山岗上》,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任暮春的风儿轻轻地吹

        你的眼神蕴藏着悲哀

        你的微笑流露着欣慰

        你呀,总在徘徊

        将去未去,欲归难归

        “将去未去,欲归难归”,多么贴切。寓居在江宁府的深宅大院里,尽管空气中已经出现了春的气息,报春的梅花也已经悄悄开放,出门看花,恐怕还会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在这光景中,往昔欢乐的时光就像旧胶片一样播放,一帧一帧都是静谧,都是隐约。

        此刻,已经四十多岁的李清照倍加想念故土,怀念亲人。父亲李格非、老师张耒等,一张张面孔都在他面前划过。她还记得十七岁那年的夏天,就在京城,父亲李格非、师父张耒和她一起游览凝祥池观赏黄荷,师父张耒作《读中兴颂碑》一诗,其中写道: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诗歌借用唐代安史之乱的故事,抒发了对时局的看法,认为北宋大有覆蹈唐朝天宝之乱的可能。当时李格非和其他朋友连连拍手,认为诗歌很有深度,引发了他们对时局一番审视。年纪尚小的李清照也不服输,就此题材也作出《浯溪中兴颂诗歌和张文潜》二首。其中这样写道: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尘土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荷花池畔,李清照同样引经据典,以天宝之乱为主题,借史讥讽现实,细说天宝之乱使唐玄宗统治五十年的功劳化为灰烬,奢华的帝都最终长满了野草,朝廷,兵戈声气,国家颓败……

        当时李清照只是年轻气盛,傲人的才气在师父面前展露了一下。但是他们都没想到,后来的变化正如当时所预料的一样,靖康之难,奇耻大辱。

        或许,人生真如梦。还好,她身边还有丈夫赵明诚相伴。春寒料峭,天气渐渐晴朗了。她不知道,还有更大的风浪在等着她。半生安定的她,躲不过宿命注定的飘零。</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旧寒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