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TXT下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3】奔丧TXT下载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3】奔丧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23】奔丧

        你骑上马儿一骑绝尘,奔赴在去往江南的路上,飞踏的马蹄宛如氤氲的水墨画。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李清照《行香子》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李清照本想同夫君和和美美地过一个七夕。

        就在这一年间,夫妇两人在“静治堂”辑录整理出了《金石录》,这是夫妻两人数十年为金石付出的心血集成。赵明诚把整理好的书稿分卷后精心装裱,放入书签,用漂亮的丝带束十卷成一帙。数十年来两人节衣缩食,赵明诚更是把所有的薪俸拿出来求购古书遗物。一旦求得,夫妇两人就在烛光下互相欣赏着,反复玩味,觉得很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快乐。

        可以说,那些古书碑文浸透着两人的生命。

        这年,赵明诚守莱州秩满,又被任命守淄州。当时的淄州是历朝来的古邑,这是一座遍地都是文物的古城。农家户里,市井民间,时有珍贵的文物问世。

        却说此时已是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农民起义蜂拥而来,金兵也对汴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尽管宋钦宗为了稳定人心,身着铠甲登上城头慰问军队,但金兵势如破竹的气场和宋廷多年来的积弊已使京城岌岌可危了。

        在淄州,每天都有很多差役或者士兵逃亡。汴京不保,似乎已成定局。李清照夫妇两人开始担心,如果山东沦陷,青州那十屋的古物该如何南运?

        这年春末,赵明诚接到噩耗,自己的母亲在金陵城去世。赵明诚是孝子,涕泪即下。赵母素来对李清照不薄,她也颇为伤心。按照古制,儿子要在家中守孝三年,期间不赴宴、不婚娶、不应考、不做官。但是到了真宗期间,朝廷又严苛规定“丁忧”期间“不能离任”。赵明诚不得不请假,南下奔丧。

        夫妇两人在淄州城外惜别。赵明诚跨上南下的马儿,告诉清照,“等安葬了母亲,我就返回青州。你先回青州把那些文物收拾一下,我们要准备南运。”

        一年来的幸福和思念,终究又一次以分离作为结尾。七夕很快就到了,却还没有赵明诚的消息。夜凉如水,草间的蟋蟀轻轻地鸣叫着,鸣声虽脆弱,却惊得梧桐树上的叶子闻声而下,天上的青云,仿佛也知道愁闷。金陵的天上,应该也笼罩着同一片忧愁吧。

        站在庭院里,望着天上的星星,银河两岸,鹊桥上相会的牛郎和织女,是不是已经哭红了双眼?曾经是曼妙少女的李清照已经走到了人生的中年,尽管她还保持着少女一般的心态和风韵,却不太敢去回首昨天。亲人零散,故旧清冷。什么时候能再回大明湖去划一次船呢?那些童年的玩伴他们都怎么样了?长大了,婚嫁了,还是各自在府堂为官为妻?她浅浅皱起的眉头如同一根根丝线,魂牵梦绕着曾经成长的地方。

        当然,男人也有寂寞的时候。当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独居黄州,尽管死里逃生,但朋友不再登门,学生不敢探访,唯恐同他产生牵连。苏轼一个人郁郁寡欢,在同样的夜里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本是一首孤寂的词,缺月下的梧桐,寒冷的枝头。一个“幽人”却让人有了无限的联想,给世态炎凉的人生抹上了一缕柔美的亮色。

        据说,苏轼被一贬再贬,在黄州开荒种地,深夜读书。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有一位妙龄女子暗暗来到苏轼窗前,偷听他吟诗作赋,常常站到夜深人静。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而她漠然不觉,还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听到会心处她便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吟读,深情款款的声音如同一曲琴声。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发现。一天晚上,当这位女子如风一般悄无声息地来到苏轼窗前,苏轼轻轻推开窗户,想和她谈谈,问个究竟。谁知,窗子一开,那位少女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撒腿便跑,她灵活地跳过矮矮的院墙,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此后数年,苏轼辗转流离数地,一生旷达,却难以忘记那夜窗前听自己读书的女子。

        女子的寂寞如同窗前的小鸟,男子的寂寞却似旷达中的一抹柔情。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没有科考的功利性压迫,没有强作诗词的矫情,一生痴心金石之学,发自内心地佩服妻子的才学而不自卑,安然读书而坦然自若。不迂腐,自由的生命清新自然,没有沾染半点书卷的陈腐之气。翻遍中国文化史,恐怕再也难找出一个这么纯粹的文人了。

        可是,真正的美好是不是可以长久留住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颗红楼的心,放在一个水浒的时代,将有怎么样的结果呢?

        夜色中泛起一阵阵的凉。虽不似深秋,却也有半黄的叶子落下。不禁使我想起了舒婷诗歌中的句子:

        夜凉如晚潮

        漫上一级级歪歪斜斜的石阶

        侵入你的心头

        你坐在门槛上

        黑洞洞的小屋张着口

        蹲在你身后

        槐树摇下飞鸟似的落叶

        时局越来越危险,历史上的“靖康之难”发生了。金兵攻破了东京,俘获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大量财物,北宋灭亡。高宗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位于青州的赵家宅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琴书之乐,偌大的家业,数不清的文物,都全靠李清照一个人指挥,仆人们照应。整箱满筐的书物哪一样也舍不得丢下,每一件都渗透着二人的心血,留驻着往日的浪漫时光。但又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选择是极端痛苦的。

        在国破家亡之际,看着满车满屋的书物,命运不禁从冥冥之中传来声音:这里,存留着一个民族的记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3】奔丧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