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人间喜剧TXT下载>>人间喜剧>> “您不是东西”TXT下载

    人间喜剧: “您不是东西”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您不是东西”

        ●相声无非是逗乐,那为什么传统相声的规矩两个人之间还都要称“您”?

        答曰:这不是相声的规矩,是北京人说话的规矩,是礼节。

        ●那会儿旗人最讲礼节,比如称呼对方为“您”,就算是亲密的人,比如说,兄妹吧,之间也要称呼您。“您吃饭。”“您喝水。”有的时候打起来了,“您不是东西!”“您才不是东西!”都不是东西了,还“您您”的呢。

        我小的时候说相声的情景是这样的:两个小朋友,身穿小长袍,翻着白马蹄袖,下穿小青布鞋。上台一齐鞠躬,奶声奶气地说:“这场是您表演?”“是啊。”很是有趣。

        一天,来了一个新老师,一听我们的词儿,立刻说:“这哪行啊?一对儿十岁的孩子,穿上大褂,已经够老气的了,一上来居然说‘这场是您表演?’太奇怪了吧!应该是‘这场是你表演?’这多好。旧的相声逗捧之间互称‘您’,你们说新相声,要互相称‘你’,记住了吗?” 当时虽然小,也觉得这个观点很怪异。

        两个小大人儿装腔作势地“您”来“您”去,是有点问题。但是真的“你”来“你”去了,就像小孩子说的话了?或者就像新相声了?

        相声无非是逗乐,那为什么传统相声的规矩两个人之间还都要称“您”?

        答曰:这不是相声的规矩,是北京人说话的规矩,是礼节。

        侯宝林先生在自传中说:“我们家是旗人(满族),家里的规矩还很大。例如你要看看街上的景色,只能站在门里朝外看,不能出门坎儿。”那时他只有六岁,而他的家境也困难到“只能每天搭铺睡,我就睡在一张小饭桌上。这日子可真难过。”而在这样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中,规矩依然还是那么大。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习惯性礼仪”,无论何时何地,规矩需当谨遵,礼守不可少。

        到现在为止,很多老年人都还津津乐道于旧京的礼仪,因为这种礼数,已经融化到旧京的风俗中去了,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回忆。

        我听过很多相声界的前辈回忆那些礼数,其中说的最有趣的,当属张文良,即查良燮先生。

        ——那会儿旗人最讲礼节,比如称呼对方为“您”,就算是亲密的人,比如说,兄妹吧,之间也要称呼您。“您吃饭。”“您喝水。”有的时候打起来了,“您不是东西!”“您才不是东西!”都不是东西了,还“您您”的呢。

        看来,称“您”不称“你”,无关乎相声的新旧,只关乎人的素质。

        再举一例,相声中的矛盾及产生笑料,多因逗捧双方相互“斗法”而起。现在,往往逗哏的说出什么出格的话,捧哏的都大喊一声:“打住!”而相声前辈王长友先生有一段老录音,在逗哏的开始说大话的时候,王先生用那个特有的哑哑的嗓音平稳地说:“我先拦您清谈。”

        这是一个多有韵味的情境。

        京剧、四合院、老城根、兔爷、礼数……似乎老北京的一切都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每次看那些展现伪京风情而拍的影视,都有夕阳下的钟鼓楼、东西城的老胡同、角楼下飞扬而过的那一片鸽哨声、房檐边上一阵一阵的槐花香、街市上的豆汁焦圈、公园里的象棋马扎……然而所有的这些,都已被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如粥的车流和各地口音的普通话代替了。拆迁把老北京人都拆到了五环以外,也许老北京的那种安定平和又深文雅噱的文明,已经只存在于故纸堆中了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人间喜剧,小说《人间喜剧》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人间喜剧 “您不是东西”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