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书籍>>崇祯十三年TXT下载>>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三十一章 抓与不抓(四)TXT下载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三十一章 抓与不抓(四)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在朱平槿的火砖办公室里,张法孔用他丰富的官场经验分析廖大亨的处境,进而认为廖大亨很快就会成为朝廷对朱平槿下手的目标。

        毕竟,调虎离山、剪除羽翼、釜底抽薪诸策,是朝廷对付尾大不掉的地方悍臣玩熟了的的老办法。

        “……王应熊出逃,必然上书朝廷,隐匿其罪,反嫁祸于世子廖抚;中枢有周延儒为其张目,其言势必上达天听。斯时朝议哗然,群臣议罪,天子震怒,必然问罪蜀地!

        世子乃宗藩亲贵,一国之主,又素有仁贤之名,非唐王之谯类也。朝廷无端问罪世子,必然震动天下,留诸青史,其难甚矣。

        然老臣窃为廖抚忧矣。

        巡抚,不过天子一钦差耳。以朝廷故事,各省抚按多是一年一议。

        若天子有旨:着某某再抚一年,则其行事彰以王命旗牌。纲纪之下,何人不从?

        若天子下旨回京,抑或改抚他省,则其何能为哉?

        廖抚入川已一年有余,朝廷以蜀地贼寇势大,四面残破,去留之处分迟迟不下。如今蜀地土贼已平,百姓安居乐业,廖抚之去留,唯一纸诏书尔!

        况乎自古有言:三人成虎,谗言在侧;群鸦鼓噪,蒙塞圣听。天子性格刚强,难免一时激愤……

        一旦圣旨入川,廖抚接是不接?不接旨,岂非抗旨不遵,罪加一等?

        老臣更虑者,天子因此疑心世子,多加掣肘,斯时国基动摇……”

        ……

        张法孔参劾廖大亨,实际上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朝廷以为弹劾奸臣的人便是忠臣,结果还是与朱平槿穿一条裤子的奸臣。

        四川巡抚的大位,依然还是在蜀王府和朱平槿的控制之中。

        然而,这条计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张法孔不具备担任四川巡抚的资格。

        因为各地战事不断,负责领兵的督抚之位,在崇祯年间越发重要。督抚之位,几乎都从有战争经验和功绩的文官中挑选。张法孔的个人履历中根本没有战阵经历,对军队毫无影响力,再加上他年老多病,所以绝不可能当上四川巡抚。廖大亨倒台,接替四川巡抚的官员很可能来自于省外。

        然而,事分两半,张法孔这馊主意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对远在京师的崇祯进行战略忽悠,进而赢得整军备战的充裕时间,是朱平槿的既定之策。

        廖大亨向朝廷发出的诸多奏疏贯彻了这个思想,李存良通过欺骗锦衣卫使骆炳章进而欺骗朝廷,也大致符合这个思想。

        既然朝廷迟早要对廖大亨下手,不如自己先招人对廖大亨下手,这样既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也赢得了整军备战的时间。即便年底前朝廷派来一位朱平槿不喜欢的新任巡抚,朱平槿也可以寻个机会,利用手里掌握的军事力量,迫使他乖乖地就范。

        至于廖大亨,并不会损失任何利益。

        他早已表了态,跟着朱平槿一条路走到黑。

        实际上廖大亨想得很清楚,朝廷扒了他的官皮,不是灾,而是福。因为他作为朱平槿私自委任的首席军机大臣,权利和利益一点不会少。

        此计若成,最高的奖励便是时间。

        朱平槿也不贪心。他知道,只要把眼下局面维持到今冬明春,按照历史的走向,那么就有一万个理由大展拳脚,再也不看北京的脸色。

        “张大人为国为民之心,本世子领受了!”朱平槿微笑着,露出他一贯的和蔼面容,“只是张大人与廖抚相得相知,四川官场人人皆知。张大人出面弹劾不妥。本世子要再思量一番……”

        “不如请廖抚亲自荐上一位?”

        “老大人所言甚是!”

        冰冷的火砖办公室里,终于想起了久违的笑声。

        然而,在蜀地的镇反进入高潮之时,挣脱压力带来的片刻的轻松与愉悦还是太短暂。

        因为朱平槿刚刚解决了刘宇亮的抓与不抓的难题,献上投名状并得到认可的藩司老大人张法孔又故意提起了另外一人。

        而此人抓与不抓的问题更难。

        ……

        “犬子以衡,前日陪西夷和尚利类思出城布道,只因锁城之故,在城门被士兵拦下。谁知那利类思瞧见城门上悬挂的贼子人头,便语出不敬,讥讽世子!

        老臣以为,那西夷教最是蛊惑人心、移情异性。若任其收徒传教,天长日久,老臣恐蜀地国将不国!

        故老臣请世子颁旨:禁绝夷教,捣毁夷寺!

        至于利类思此人,当抓当杀!”

        “喔?有这等严重?老大人,先说说那利类思如何语出不敬?”朱平槿好奇地问道。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有重量级官员提出排外的主张。

        “他说……他说那些谋逆贼人……”

        张法孔想着自己人生的种种不幸,牙关便不自觉地咬紧了。

        “若是谋逆贼人信了天主,便可使血洗去罪孽,灵魂终将升入天堂。

        世子您想啊,若是贼人信了天主,不下地狱,反倒占了天堂,那些良善之民将来何往?这等颠倒善恶、混淆黑白之说辞,分明是邪教一类……”

        “哦,那是他们的教义,说人人都有原罪。生前信奉天主,忍耐苦难,可以得到救赎……”朱平槿插言道。

        见世子张口便是西夷教义,张法孔顿时大急道:

        “世子,这些都是歪理邪说,万万信不得!我中华以儒立国,万万不可尊奉夷教!”

        见着张法孔这般猴急模样,朱平槿立即回过神来,郑重表明立场:

        “张老大人说得极是!本世子乃圣人门下弟子,西夷之教是决然不信的!”

        世子虽然表态,但张法孔可不傻。他从世子不以为然的表情中,已经窥出了一丝端倪。

        必须加码,否则事不济矣!

        “世子,那利类思还曾语出狂言,贬损世子!他说……他说世子乃什么妖怪化身而成的……那妖怪便是一只白羊精!

        老臣为浙人,浙省为诚意伯之故里。老臣幼时曾听人说起,那刘伯温祖居之地便有一只白羊精作怪。传说刘伯温祭起法术,收了白羊精,食其肉、吸其血、服其皮,以羊角磨粉入汤,这才有了经天纬地的神鬼之才,辅佐太祖高皇帝开创这大明盛世……

        世子,那西夷和尚分明是以刘伯温之羊精类比世子,乃是不折不扣的大不敬!

        老臣以为,应以妖言之罪穷治之!”

        “白羊精?”

        张法孔的话顿时让朱平槿一愣一愣的。

        朱平槿当过散财童子、当过天蓬元帅、当过大耳朵猪妖,就是没当过羊精。

        为什么利类思要用白羊精来比喻自己呢?不过,以此定罪利类思,恐怕太失轻率了。他正在沉思,张法孔已经看出了他的犹豫,随即又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世子,老臣还听儿子讲,这利类思平日歇了功课,便回屋写写画画。

        写画者何物?

        原来,他们夷教与我中华不同,他们在西海之滨还有一个朝廷!

        那朝廷在一个名叫梵蒂冈的大寺中。此寺规模宏大,以寺为城。城中有皇帝一人、长老七十、和尚若干、仆僮无数。其长老皆赐服红衣,如我

        大明四品以上官员者一般;皇帝由长老推选,前死后继。

        皇帝派遣司铎遍行天下,传教收徒,开设寺院,并赏功分封教区;而司铎则效忠皇帝,须将教区内一应事物奏报皇帝……

        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夷人非我族类,与诸夏有别!世子,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利类思一定再给梵蒂冈的教皇写报告,朱平槿想,然后罗马教廷会给他指示,让他尽快将基督教传遍中国。

        以后中国人就不用过春节了,春运改成圣诞运;

        中国人也不用品茶了,全部改喝咖啡豆浆。

        不行!

        在中国的所有宗教,必须服从于世俗的国家主权,服从于世俗的君主统治,这是原则,坚决不能动摇!

        张法孔提醒得很对,绝不能允许国中之国!

        但利类思此举,只是遵从他的教规,并没有产生现实危害性,以此给利类思定罪,连老婆那一关都过不了。

        况且,安文思有想法怎么办?他承担的科研项目怎么办?那些不久后到达成都的澳门传教士和外国工匠又会怎么看?

        朱平槿沉吟着,背着手走到窗边。

        窗棂大开,两栋新建的小洋楼正在加紧施工。人头攒动中,砖刀发出滴滴答答的敲砖声。

        不同文明间的融合,就像那硬邦邦的敲砖声一样,永远不可能是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状态。它时常伴随着征服与屠杀,时常伴随着一种文明的强大与另一种文明的消亡。

        然而,治国者却不能因为过程的残酷或反复,就此丧失开放包容的精神。况且,现在是战争时期,一切都要为战争的胜利而让步。

        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但是又怎么来说服眼前的老头子呢?

        大一统论、天朝上国论、儒学正宗论,与“君权神授”论一样,都是大明政治中不可触碰的禁区。一旦推翻,就会动摇国家的统治基础!

        一袭飞骑出现在朱平槿的视野中,红色的背旗说明了来者的身份。

        许是前方又有了军情战报,是中原的噩耗,还是川北的捷报?

        日月逝兮,岁不我与!

        鄙人在这里一日,或许前方已经地覆天翻!

        利类思不能抓,必须找一个理由应付过去。

        “张大人,你学富五车,知道李斯的吧?”朱平槿转过身来,轻声问道。

        “世子,老臣曾为一省学政,如何不知?”张法孔仿佛知道朱平槿终有此问,不慌不忙回答道:“彼为客卿,用之以长;待其无用,自然逐之如李斯一类!不过,老臣所忧者,正是世子此问!世子知道么,那个利类思所撰之书为何名也?”

        不等朱平槿回答,张法孔已经自问自答,给出了答案。

        “圣教入川记!

        利类思曾言于犬子,他要把这次成都镇反之情形一一写上。

        其所用体例,正是如今报纸上流行的所谓标题党。比如:

        你所不知道的德阳一族去向……

        北门挂的人头为什么死不瞑目……

        教民葛二蛋之镇反奇遇……

        一情一景,俱入其书!

        世子呀,这是无旨私修国史啊!

        若任其为所欲为,舆情哗然倒是其次。老臣唯恐百年之后,此书会损及世子圣明!”

        砰!

        手掌拍在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回响,打断了张法孔的深情表达。

        “张大人,立传你儿子来见本世子!”

        “世子,犬子张以衡就在楼下候见!”

        。顶点m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十三年,小说《崇祯十三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三十一章 抓与不抓(四)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