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文学的新路(2)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文学的新路(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文学的新路(2)

        感伤主义的奠基人——卡拉姆津

        19世纪初的25年间,进步与反动势力斗争尖锐。彼得改革之后,接触了西方一些进步思潮。古典主义在18世纪经历其鼎盛时期后表现出束缚人们思想的消极作用,充分反映在19世纪初长达20年之久的新旧文体斗争焦点,实际上是要不要引进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问题。

        古典主义一方以海军上将亚·谢·希什科夫为代表(反动贵族集团),他们组织的俄罗斯语言爱好者座谈会,有杰尔查文等参加,反对语言文学改革,主张大范围保留斯拉夫词,主张文学语言脱离口语,坚持榷文体不可混用。实质是惧怕改革有利于民主启蒙思想和法国革命先进思想精神的传播会动摇神权思想的统治。

        进步的改革派的领袖是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巴迁什科夫,普希金等青年作家为基本成员,阿尔扎马斯社主张废除教会斯拉夫语,引入口语吸收外来语,创造表达新要领的新语汇,简化语法提出“写如说,说如写”的口号,有在俄国民族意识上嫁接西方思想文化的企图,但他们仅注重极化的上流社会的口语,也没有克服语言矫揉造作,过分外来化的缺点。后因观点不致而宣告解散但却为浪漫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卡拉姆津是在文学和史学领域均有过重大建树的俄国作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作为俄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抠了俄国文学的“卡拉姆津时期”,为文学和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然而他的史学成就却往往因为其政治观点的保守性而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卡拉姆津的学术生涯从文学开始,在世界观形成后完全转向史学,在俄国史研究中他也同样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如果说他的文学作品是受英德等伤感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产物,那么他的史学宏著则是那个时代一个思想成熟的史学家智慧的结晶。

        1780至1783年,卡拉姆津就读于莫斯科私立寄宿中学,同时在莫斯科大学旁听。一生主要从事著述,曾长期受法、德启蒙思想家影响。1787年开始发表文学译作。1789至1790年游历西欧,回国后创办文学月刊《莫斯科杂志》,陆续刊登他的《一个俄国旅行家的书信》、著名小说《苦命的莉萨》以及文论、剧评和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创作。他一生猾宣传贵族感伤主义,对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提出挑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撷取题材,不用帝王将相而用农民、小贵族等作为主人公,强调他们的内心感受和不幸遭遇,在作品中使用比较清新生动的口语。但卡拉姆津与西欧感伤主义者不同,他无意反对封建制度,其政治理想只限于开明君主制。1802至1803年,主编保守的文学和政治半月刊《欧罗巴导报》,并发表中篇历史小说《城总管太夫人马尔法》(又名诺夫哥罗德征服记),以证明政体的优越性。1804年起全力撰写12卷本的《俄罗斯国家史》,上起远古,下迄17世纪,主旨仍在维护君权,但文笔清丽,资料丰富,为普希金的《鲍里斯·戈东诺夫》和19世纪30年代俄国许多历史剧提供了基本素材。作者认为主宰历史的是伟大人物,他的任务则是用心理分析方法去揭示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阐明历史事迹由于他的温和的保守主义,他被称为精神上的斯拉夫派之父。

        卡拉姆津坚持写普通人,但政治观点越来越保守,常常歌颂人的道德平等而造的社会不平等,其崇尚感情原是针对古典主义的崇尚理智而来,由于作品能提示人的内心生现作家个性而适应当时个性解放运动的要求,但是作家人为地逃避现实生活,钻入个人主义的主观意味,在社会意识觉醒的历史新阶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文学的新路(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