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

        17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确立,而在俄国,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占绝对统治地位。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彼得亲政时,俄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彼得决心励精图治,使俄国强大起来。

        于是他开始在欧洲各国的考察旅行。l697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骄阳似火。彼得假扮成木匠在一间船坞里干活,他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并且总是迫不及待地找活干,虚心学习。这位年轻的沙皇之所以决定在1697年春到欧洲微服出访,是为了赢得同盟,并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以用于与土耳其的战争。

        他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交使团”,250名俄国人在欧洲呆了l8个月,他们要掌握诸如制造船帆的技术和其他的木工工艺。年轻的沙皇化装成了水手和木匠,尽管这骗不了别人,但大家还是装着不知道,这样就免除了不少必需的礼节。长途旅行中,彼得参观了博物馆、实验室和植物园,还参加了一次解剖课程。

        彼得一世从欧洲考察归国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粉碎射击军叛乱以及通过改革彻底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欧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军事设施、武器制造、造船技术和航海事业以及生活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种改革应以西欧国家为榜样推行全面的改革,革除俄国的陈规陋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沙皇制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

        彼得一世把争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得到通往西方的出海口看作是摆脱俄国不发达状况的必要条迹几乎在他执政的整个时期中,他都在为此目的而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他的欧化政策的首要目标,也就是增强为战争所必需的军事和经济力量。

        1702年底,根据彼得一世的指示,俄国出版了第—份报纸——《新闻报》。它马上便成为官方宣传革新、报道国内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工具。这一年还建立了俄国最早的公共剧院,使俄国观众第一次接触到戏剧。1719年,在彼得—世直接关心下建成的俄国第一个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正式开放,供人自由参观和使用。彼得—世希望,人们能够在这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俄国的教会历来是与沙皇政府分庭抗礼的,随着教会政治上、经济上的力量不断增长,这种倾向就更加突出。因此,彼得一世在加强沙皇制度的同时,进行了宗教改革。彼得—世是个不信教的沙皇,他不敬上帝,经常揶揄挖苦教会和神职人员。1698年他从国外回来后,不是先到克里姆林宫向圣像膜拜,而是立刻去莫斯科的侨民区找外国人。当教会人士意识到沙皇准备破坏传统的俄国生活时,便制造了所谓上帝显灵、圣像流泪等种种“怪像”,试图使彼得—世感到惧怕而停止他那些反基督的做法。但彼得根本不以为意。1720年,圣彼得堡—个教堂发生了圣像“哭泣”的事情,彼得—世闻讯后立即下令将这幅圣母像取来,当场揭穿了制造这一“异事”的拙劣手法,严惩了作伪者。

        在18世纪初的改革中,俄罗斯东正教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最终被确定下来。为了削弱教会的经济实力.沙皇曾在1701年和1724年两次颁布命令,不准修道院购买和交换土地,剥夺其支配领地收入的权利,规定修道院有义务赡养退伍的老弱官兵和提供办学校的经费,要求神职人员“用自己劳动的手养活许多乞丐”,取消修道士的等级制度,所有人都只能分配到一份简单的口粮并都要学会一门手艺。

        彼得一世还把由国家管理教会的新思想逐步付诸实施。1700年,总主教阿德里安死后,彼得有意不指定新的总主教,只是任命支持改革的梁赞主教雅沃尔斯基以“总主教圣座临时守护者”的资格处理日常宗教事务。1721年公布的《宗教事务管理章程》规定:取消总主教一职,沙皇为东正教“最高牧首”,在教会之上设宗教事务管理局,教会活动限于精神方面,不得干预政治、不得插手世俗事务或仪式。于是,教会完全成为国家的附庸。自1722年开始,宗教事务管理局的首脑就一直由世俗官员担任;在这个机构巾任职的高级神职人员必须像世俗官员那样宣誓效忠沙皇、无条件执行沙皇旨意、危卫沙皇的一切所有权和特权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彼得—世虽然自己不信基督,但他深知宗教对于巩固政权的意义。当一位具有自由思想的显贵塔季谢夫对几本圣书冷嘲热讽时,彼得用令牌把他打了一顿,并且教训他说:“你竟胆敢破坏这根使整个音调保持和谐的琴弦!我要让你知道,应该如何崇敬圣书,不要把维系整个结构的链条扯断。”1718年颁布的一项法令规定,教徒必须严格履行其宗教职责,凡不作忏悔者、凡在节日和礼拜日不去教堂者,都要受到罚款惩处;对那些不敬畏沙皇、胆敢叛逆的人,都要开除教籍。彼得还使宗教活动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1708年,教会向各教区转发了沙皇的命令:神父应从忏悔者的忏悔中了解是否有人图谋不轨,并及时报告上司。1722年的《宗教事务管理章程补充规定》又明确地重申了这—点。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人生活中的陈规陋习,推行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时尚。1698年,这位急不可耐的改革家从西欧一回来,就亲自动手剪掉了前来迎接他的贵族们的大胡子。随后又宣布,剪掉胡子是全体居民的义务;若遥留胡子,必须缴纳重税,只有僧侣才能豁免。这种改变俄罗斯人习惯的做法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实际上是彼得一世新政策的一个象征,因为东正教会把胡子视为“上帝赐予的饰物”,俄罗斯人自豪的标志,不留胡子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行为。1699年,彼得一世又向传统的俄罗斯服饰开战了。当时,俄国贵族都穿着拖到脚跟的宽袖长袍和天鹅绒无袖袍。彼得一世认为这种服装十分碍事,在一次宴会上他动手剪去了显贵们身穿的大袍的长袖和下摆。不久又颁布命令,要贵族和市民一律穿欧式服装,并且具体规定“匈牙利式男长袜不得长于吊袜带衔接处、内衣要短于外衣”等等。彼得一世以前,俄国采用的历法是教会历,新年从“创世日”9月1日开始。1699年末,彼得一世决定改用许多欧洲国家通用的儒略历,新的一年从1月1日算起。

        彼得一世在进行军事、经济、财闸行闸宗教等内容广泛的改革时,还在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所有这些改革符合俄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流,有力地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但是,这场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贵族、教会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极力阻挠和破坏彼得一世的改革。大贵族和神父的支持下,皇太子阿列克谢公开反对改革,扬言他一旦继承王位,将彻底恢复改革前的旧秩序。为了达到破坏改革的目的,他甚至里通外国,企图在奥皇查理六世的帮助下,夺取王位。彼得一世为了保证改革的成功,果断地将阿列克谢及其同伙投入监狱,并宣布将其判处死刑。事后,彼得一世宣布取消传统的长子继承权,规定在位的皇帝可以自由地选择王位继承人。

        彼得一世是以东方式的手段来力图使俄国西方化的,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正如他在l723年回顾自己的事业时所说的那样:“一切都是强迫做成的。”而这种做法,正是莫斯科公国时代形成的传统。由于这一原因,他的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互相矛盾的双重作用,即贵族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欧化和劳动群众处境的恶化。</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改革兴盛的彼得时代(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