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光年中的一瞬TXT下载>>光年中的一瞬>> 光年中的一瞬 第一章TXT下载

    光年中的一瞬: 光年中的一瞬 第一章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阵剧烈的震荡和摇愰把梵尔从睡梦中吵醒,下意识的伸手抓住扶手

        ——这才意识到她仍在飞机上。

        从纽约经东京到香港的

        ua班机。

        扩音器里传出机师的声音

        “请大家回到座位,系好安全带。前面有一股不稳定的气流,有暴风雨,为时大约十五分钟。”

        机舱裹有

        —阵小小骚动,安全带扣的金属声此起彼落。空中小姐迅速的从旁边走过,检查各人是否坐稳。

        梵尔缩紧了身体,抓紧扶手,心中开始默默祷告。她最怕坐飞机遇到坏气流,不止生理上感到不舒服,心理上也极是不安,万一运气小好,命都会丢掉。

        对飞机,她全无安全感。

        这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她就怕旅行,怕坐飞机,偏偏父亲的工作调来调去。他是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这个国家三年,那个国家三年,亚洲、非洲、中东、欧洲,可说跑遍了全世界。最后退休在美国。梵尔就是在纽约念大学,工作。在她的记忆中,只有大学的几年才安定下来,没有坐着飞机东奔西跑。

        她记得,每一次坐飞机就紧张

        —次,每次都先打定轮数…这次可能出意外,每次下飞机时总暗自庆幸捡回一条命。

        可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那种从心底的害怕和颤抖却是真确的。

        这次去香港是为工作。

        她被所属的银行调到香港管理电脑部门,瓴导一些同事学习公司新设计的一些程式,

        她二十八岁,拿到电脑硕士学位已在银行工作了四年,表现良好,加上她是中国人,会讲不错的广东话和国语,故能得到这份很多人眼中的优差。

        她喜欢这份工作,尤其可以回东方,她心中

        —直向往的地方,也顾不得二十多小时的长途飞行,

        一口答应。

        运气不是很好,暴风雨兼坏气流。

        “真的十五分钟可以过去?”她大声的问经过身边的空姐。

        “放心,我们会平安到达东京。”空姐用手拍拍她的肩,露出微笑,

        梵尔的心随着飞机震荡和摇摆上下起伏不停。她心中一直埋怨,坐飞机是最没保障的事了,一上飞机就把生命交在别人手裹,就像现在,十五分钟,那年那月那日才捱得过去,她的心都快要从口裹震出来。

        头顶的小射灯忽然暗

        —暗,她抬起头,整个人失去重心般彷佛悬空升起

        ——不,她听见四面八方的惊喊尖叫,飞机以超过常理的急速向下飞坠,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砰”然巨响,整个人被甚么击中一样,眼前一黑,失去知觉。

        也许只是一刹那

        ——不,真的只是一刹那,急坠的飞机恢复正常,头顶的射灯又亮起来,她也恢复知觉。

        四周全是杂乱的声音吵成一团。

        扩音器里响起机师歉然的声音:

        “非常非常抱歉,刚才碰到乱流,飞机急坠两千尺,空中小姐将查看各位是否有伤痛,会替各位急救。我们已通过了坏气流,各位安心,飞机将于四十分钟后抵达日本成田机场。”

        梵尔检查自己,她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刚才一刹那失去知觉也许不是真的,也许只是她害怕,她以为——空巾小姐匆忙经过,她右前方的男人被自己的随身行李打破了头,空姐忙着为他止血包扎,很多人被水杯碰慯,或淋湿了衣服。

        啊!后面有个小朋友很不幸,他的安全带居然松脱,他整个人被急坠的飞机抛起来,跌下来时伤了小腿。

        梵尔坐的是商务舱,她没有到后面的经济舱看,一切是听空姐讲的。虽然她平安无事,心中的惊惶恐惧却一直没有消失。

        她几乎后悔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不是叮以避免这场小灾劫吗?

        四十分钟能做甚么?她拿出一本未看完的小说,或者文字能令时间过得快些。

        翻开书页,脑中电光火石闪过一个影像,一个从未出现甚至没想过的影像

        ——穿着古旧军服的男

        人。疑幻疑真的拾起头,眨眨眼,没有古旧军服的男人,仍在机舱裹。

        摔摔头,坐长途机的幻觉吧?

        继续看书,直到飞机平安降落。她长长透一口气,暗说

        “感谢神”。随着旅客落机。

        这儿并非目的地,停留两小时后,她将转机飞香港。无论如何,双脚实实在在踩在地上的滋味比在飞机上好多了。

        转机休息室裹,她买杯咖啡默默等着。

        身边坐着同机的一个美国人,看来他也是等着转机的。

        “去香港?”美国人间。

        “是。你也是?”

        “我回家,家在香港,”美国人说:

        “刚才真危险,机师长没有告诉我们,我们险被雷电打中。”

        “你怎么知道?”事过境迁,她仍心惊。

        “空姐告诉我的,她是我的朋友。”美国人摇头。

        “日本上空最多乱流,晴空万里时也有乱流,

        我已第二次遇上。

        “乱流就是坏气流?”

        “比坏气流更差,有时形成漩涡,是飞机的陷阱。今天还算运气好。”

        还算运气好?!梵尔已吓掉半条命,看她仍苍白的脸就知道。美国人说险被雷电击中就是那射灯熄灭,仿佛失去知觉的一刹那吗?

        再上征途,一切平静平安。四小时后,梵尔终于到达香港。香港,是全然陌生的。即使儿时来过世全无记忆,何况人说五年来香港改变之大,全世界没有一处可以相比。

        公司派车接她,把她送到暂住的酒店。

        像她这种外调的高级职员,公司是有公寓让她住的,她不担心这个,公寓慢慢找,总要合心意,是长住的哦。

        人地生疏,晚餐只能在酒店裹解决。

        她习惯简单的西餐,而且倾向素食,不是潮流的影响,天生她不爱食肉。

        才坐下来,就看见不远处有很熟悉的面孔,喜悦涌上来,张口欲招呼,却发不出声音。她叫不出那熟悉面孔的名字。

        那是个高大英伟的年轻男人,一眼望去,他是受西方教育的那种人。

        那男人也在望她,但

        ——她迷惑起来,真是一个熟悉的人?或只是似曾相识。

        她垂下头来装做看菜单,那男人的视线也移向别处。是误会。只是个看似熟悉的陌生人。

        好在她没主动先打招呼,否则多尴尬。

        第一晚住酒店,她睡得像一只猪,从来没有睡得那么深沉过,沉得连梦都没有。

        早餐时,她又遇到高大英伟的男人。

        大概他也是这酒店的住客,也从外地来,也是人地生疏。基于上述二点,她友善的对他点头微笑。那男人礼貌回应,露出一个很好看的微笑。按照地址,梵尔坐的士回公司报到。立刻,就展开了所有工作。也立刻,她看到香港人的工作效率。

        她喜欢舆勤力的人一起工作,而且属于她部门的全是年轻人,充满朝气。昨天的九霄惊魂早巳抛诸脑后,她庆幸接了这份差事。

        回酒店前,她还见了替找她公寓的人,她的要求很简单:

        “清静,治安好,有阳光。”那人笑着答应一个月内替她安排好。

        一切顺利,是不是?只是有点寂寞。

        公司裹的本地职员对他们这些从纽约总公司调来的人总有点抗拒,也许需要点时间,她有把握赢得他们的友谊。

        目前寂寞,想找个人讲话都没有。

        酒店的西餐厅裹,又遇那英伟男人。

        好像极有缘份似的,他们总坐在相邻的桌子,他们身上相同的气质互相吸引着。

        终于,他拿着白酒走向她。

        “可以坐下吗?”他问。讲的是英语。

        “当然。”她愉快的。“昨天已看见你,你往在酒店?”

        “我已来香港一星期,公司调我来工作,房子还没安排好,暂住此地。”他说。

        完全相同的情形,一下子把两人拉近。

        “我来自纽约。”她说。

        “我家住新泽西。”他笑。

        纽约,新泽西,就像香港和九龙,虽然是不同的两个州。

        “昨天第一次见你,觉得好熟好熟,仿佛以前见过,差点跟你打招呼。”她坦率的。

        “这么奇怪,我也是,”他说:

        “一定在纽约甚么地方碰过头,我还感觉跟你讲过话,甚至连你的声音都熟。”或者这就是缘。

        “我是任梵尔,电脑工作者。”她说。

        “傅伟克,”他耸耸肩。

        “我做投资银行。”

        “嗯,赚大钱的行业。”

        “去年ok,今年困难些,”他笑:“新加坡那家英国银行的破产令大家提高警惕,不敢再冒大风险。”

        “你会在香港工作多久?”

        “两年,至少两年,”他说:

        “或许更久,看我自己意愿。”

        “去过全世界之后,我只想留在东方,”她说:

        “东方任何一个城市,香港、东京、台北、上海或北京,任何一个都好。”

        “有原因吗?”他凝定视线。

        “有神秘的感召。”她笑说。突然间,脑海里又电光火石般掠过一个影像,那个穿古旧军装的男人。呆怔一下,脸色微变。

        “怎么了?你。”他关心的。

        她用力摔一摔头,想把影像摔掉。为甚么会有这影像?很莫名其妙。

        “没事。长途飞机后遗症。”

        “晒太阳。多晒太阳,时差很快会过,”他说:

        “这个周末,我们结伴打网球好吗?”

        “你知道那裹可以打网球吗?”

        “只要有心,没有做个到的事。”

        两人交换了房间号码,各自回房休息。

        有了朋友,心里上安定很多,而且同来自纽约,背景相同又谈得融洽的。

        梵尔并没有立刻休息,她拿出纸笔,努力捕捉那曾出现两次的影像,那古旧军装的男人。画呀画的,纸上现出了轮廓。

        穿着军装,戴着军帽

        ——有眼镜的帽子。很奇怪,奇怪得她从来不曾见过。

        但不曾见过的东西怎会电光火石般出现脑里?一定有原因,一定有。找不出原因,她疲了,睡梦中也没有任何启示。工作顺利。公寓也奇迹般的三天就找到,在半山,一千二百尺,很好的一层新建大厦,她极满意。只待公司替她买好家速俱就可迁入。

        周末,傅伟克把她带到一个私人会所。

        “同事是会员,他会来替我们签单。”他说:

        “这网球场是否很理想?”

        最理想的是清静,没有闲杂人等。

        在美国住惯的他们并不觉得特别,但在香港,这种有气派,又清静、广阔的私人会所,它的会员却是非富则贵。

        “你的朋友怎么还不来?”打完两场球,他们坐在豪华的咖啡室。

        “一定会来,否则我们走不掉,”他笑。

        “会被人留下洗碗蹀。”

        一个高瘦而显得飘逸的男人,慢慢朝他们走过来,他身上是运动装,很随意,却觉察得出是刻意的随意,精心配搭那类。

        “嗨。许荻。”

        许荻。他的朋友。

        “他是香港最出名的室内设计师,”伟克介绍

        “他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梵尔只是笑,笑伟克的夸张。

        “任梵尔,”许荻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很特别的名字。”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名字。”她说。

        “这个名字吸引人深入探讨。”许荻又说。

        “探讨两个大字太复杂,你若有兴趣,可放进电脑裹一下子就分析出来。”

        “电脑人?”许荻望住地。

        “暂时操作电脑,还未被电脑支配。”

        “很好。”许荻拍拍她手。

        “两位疲倦了的网球手想个想吃一顿丰富晚餐?”

        “你有甚么好介绍?”伟克问。

        “白加道一百号有全香港最好的意大利餐厅,刚位可有兴趣?”

        “请带路。”

        许荻开着日本车慢慢上山,到了山顶绕一个圈沿着另一条山路转下来,几分钟后停在一幢独立的花园洋房外。

        古铜的门牌上写着白加道一百号。

        “意大利餐厅?”伟克颇意外。

        这房子分明像住家。

        电动门打门,许荻驶车进去。

        “我的家。”他摇摇头。

        “全港最好的意大利大厨在此。”

        三个人都笑起来。许荻是冷面笑匠,他有另类的幽默。许荻的家是令人惊异的,即使伟克也不知他属富家子一类。他们份属朋友,平时许荻很低调,但这样独立式的山顶花园洋房,许荻该是

        xx富豪之子才对。

        许荻的一举一动很自然、很平淡、很亲切,完全不给人半丝压力,他带他们在楼下偏厅。非常欧陆风味的装饰,是沉实含蓄那种,很有气派和风格。

        “这么大的房子只有你一个人住?”梵尔开始好奇。

        “还有我的父母和兄姐。”许荻淡淡的。

        “他们不在,目前只有我和工人。”

        “是你这室内设计家布置的吗?”伟克笑。

        “不是。此屋中的一切布置全然舆我无关,我未出生已如此,大概我祖父母时代传下来。此屋超过一百年。”

        “极少数人在香港能住这样的屋子。”伟克四下张望。

        “它大得不像是在香港。”

        “只不过家族阴荫,”许荻不以为意。

        “其实我比较喜较现代的设备和装饰。”

        穿制服的女工人送来茶点又悄然退下,非常有规矩。

        —切显示,这不是个普通家庭。

        “你到底是甚么人,许荻。”伟克忍不住问。

        “就是你认识的许荻咯。”他笑,有丝不易觉察的稚气。

        “若不来你家,真不知你有这样的背景。”伟克开玩笑。

        “室内设计师是否你表面的幌子?”

        “错,我的名气是自己得回来的,我的设计也令我赚到财富;家族,是另

        —回事。”

        “你从来没提过。”伟克说:

        “那么多次来港都不知道你的真正身分。”

        “为甚么要提?提了你也不知道,你懂香港多少?认识我是许荻就够了。”

        “感觉有点点上当受骗。”

        梵尔一直没出声,望着他俩一言一语。她完全不在意他们的背景甚么的,只是个初见面的朋友,如此而已。

        暮色四合时,女佣人来通知他们晚餐。

        那是间相当大的饭厅,长餐桌上可坐二十四人,餐桌上有巨束黄玫瑰,他们面前摆着的是现代难见到的江西细瓷。

        “是古董。”梵尔惊喜的捧着碗碟。

        “怎舍得用来吃饭呢?该陈列起来。”

        许荻笑一笑,开始进餐。

        并不是意大利菜,是地地道道的江浙菜,非常美味可口。吃了整星期酒店西餐的两人,吃得津津有味。餐后,才是精致的意大利点心“提拉米酥”和香浓的意大利咖啡。

        “是你们的厨师做的?”梵尔十分欣赏。

        “我相信他的意大利菜必是全港最佳。”

        “下星期六来吃意大利粉,”许荻很高兴,

        “我让他特别为你们做。”

        “小心宠坏我们,”伟克说:

        “我们以后可找不到你的一流厨子。”

        “是意大利人?”梵尔问。

        “中国人。”许荻轻轻带。

        “等会儿你们想做甚磨?听cd,看镭射碟?还是有甚么更好的提议?”

        “不会太打扰吗?”梵尔客气。毕竟是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

        “只有我们三个人,谁打扰谁?”许荻笑。

        “我家不是常有客人。”

        “你不带朋友回家?”伟克感到意外。

        “很少,我有很多客户,却只有很少朋友,”许荻耸耸肩。

        “你们是。”

        “聊天,好不好?”梵尔说。

        “我们都是新朋友,了解多些会好些。”伟克拍手。

        许荻带他们又回到刚才的偏厅。

        “不相信你朋友少,以你的一切会很受欢迎。”伟克坐下来。

        “我挑剔,”许荻望着他们。

        “香港人太势利,令我有压力。你们很好,外国回来的不同一点,起码你们不认识我家族。”

        “家族带给你压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时都是我们的包袱,带给炎黄子孙压力。”许荻说得奇怪。

        “夸大。”伟克摇头。“今天你带给我全新形象,以前对你的认识完全作废。你很特别。”

        “我很怪,我知道。”

        “特别和怪之间并没有等号!”梵尔笑。

        “我只想说,你很有气质。”

        气质,现代男人越来越忽视的东西。

        梵尔搬到新租的公寓中,她很满意。公司替她买了最基本的家具,她自己添加一些,于是就有了“家”的味道。

        上班下班,周末约伟克一起打球,日子倒也安定适应下来。她没有再见许荻,那很有气质的男

        人。他不找他们,他们也不刻意找他,朋友是讲缘分的,就像她和伟克,就连公寓都租在同一间大厦

        里,事前全不知情。

        不过他们讲好,等

        “家”完全弄妥时,会请许荻来一次,以报上次他请客之恩。

        “你家里什么都有了,还差甚么?”伟克问。

        “电脑,”她想也不想的。

        “我这做电脑工作的入,家裹没有—部电脑,是否很说个过去?”

        “家裹不一定需要电脑。”伟克不同意。

        “多用人脑,免得将来被电脑主宰。”

        “已订了一部。明天送来,”她自顾自说,

        “没有电脑,我会觉得没有手。”

        “夸张。”

        这天晚上突然下起大雨来。雨势大得不得了,雷电交加,一个闪电,窗外的天空变成恐怖的阴蓝色,令人不安。

        梵尔坐在窗口看书。

        她已拉上了窗帘,闪电还是不放遇她,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

        翻过一页书,突然间,那个影像又出现一个穿古旧军装的男人。影像闪动得极快,一闪即逝,只得捕捉到短暂的印象。有眼镜的军帽,那是甚么?

        她很吃惊,已第三次有这样刹那问的影像,每次都一样,完全没有分别。

        这代表甚么?她有幻觉?这么年轻就有幻觉,可能吗?但那影像实实在在,看得十分真确,从在飞机上第一次见到——

        她怔怔地抬起头,第一次有这影像时正值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和今夜的情形一样。会不会——与此有关?

        从床上跳下来,在抽屉裹找到上次画的那张素描,一个戴着有眼镜军帽的男人。是,就是这样,和影像中一模—样,她的绘画能力相当不错。

        这是甚么人?甚么时候?哪一国的?为甚么会这么奇特的出现某一刹那的影像中?

        得不到要领,把素描收好,再回到书本上。这是本美国五年来一直高据畅销榜的小说,五年了,

        一直不出平装本,最近也拍成电影,叫

        “bridgesofmadisoncounty”。书写得很精彩,据说电影罕有的拍得比小说原著更好。这真难得。

        再看几行书,心中一阵奇异的恍惚,视线变得模糊。她抬头看天,隔着窗帘似乎仍能看见天际的时明时暗。心头一阵波涛起伏,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那伤感很深很深,仿佛已根植她心中好久好久,久得——不复记忆的久远年代,那时候——那时候——轰的一声巨响,震得她整个人从床上跳起,正对着梳妆枱的镜子,她看见镜中的自己泪流满面。恐惧一下子占满了她心胸,发生了什么事?她完全不明白发生了甚么事,好像——好像刚才那刹那自己不再是自己——

        迅速亮着屋子襄所有的灯,从未有过的经验,她要借灯光来安定自己。

        电话铃在此时响起,吓得地一时回不了神,呆呆的听着电话不知所措。

        “哈罗——喂——”抓起电话,她喘息着。

        “梵尔,你在做甚么?”是伟克。很好,这个时候有人跟她讲话可安定她神经。

        “看书——看书!”她深深吸气,

        “在三十楼看狂风暴雨是难得的经验。”

        “别告诉我,你害怕!”他笑。

        “事实上——真的害怕!”她再吸气。“我离恐怖的天空太近,万一有错手,闪电劈中我,岂小冤枉?”

        “头上三尺有神明,没做过亏心事,怕甚么?”他说:“许荻刚来电话?”

        “记起他要请我们吃意大利粉?”

        “周末,去不去?”

        “不,公司同事有个bbq ,他们请我参加,这很难得,我答应了。”她说。

        “这么热的天气bbq ?”

        “机会难得,我想跟他们打成一片,工作起来更容易些!”

        “那么你带我去,我去拒绝许荻。”

        “好。”她笑。一直欣赏伟克的直率开朗,她觉得他们相像,是同类人,乐于接受他。

        周末,约好伟克在停车场兑,却看见他带着许荻同来。许荻,还是好气质,穿得很刻意的随便,很有型的站在一边。

        “我没有节目,可以参加你们吗?”他问。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三人参加了同事在新界家的后

        院中几乎热死人的

        bbq 大会。整个过程中,许荻很沉默,坐在伟克旁边不声不响也不怎么吃东西,很不投入,给人—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黄昏时,梵尔带着两个大男生提早退席。

        “是否后悔跟我来。”只一个下午已晒得通红的梵尔笑。

        “不后悔。”许荻抢着答。

        “只不过不习惯你晒得这么红的样了,完全破坏了你的神韵。”

        “我的神韵?为甚么?”

        “你有很现代的样子,我是指外表,可是某些神情非常古典,很难形容。”他说。

        “是这样吗?”她看伟克。

        “我不觉得,也许我不懂欣赏。”伟克说:

        “我是粗枝大叶的人。”

        “你不懂欣赏我?”她故意叫。

        “我只觉得我们很像,很合得来,是同类人,对不对?”伟克拍拍她肩膀。

        “现在去甚么地方?”许荻问。

        “我还不想回家,真话。你们不能扔开我。”

        “去梵尔家,她家已不缺任何东西。”

        “好吧。我做了杏仁豆腐,希望你们喜欢。”汽车一路往回程的方向驶,梵尔开得很专心。

        “其实你不必勉强自己迎合那些人,”许荻的头伸向前。

        “你跟他们非常不同。”

        “我没勉强,他们是同事,只是天气太热。”她回头,嫣然一笑。

        “看,就是这个神情,好古典。”他叫起来。

        “伟克,你看见吗?”

        “艺术家是不同些,”伟克摇头。

        “笑就是笑,我分不出现代或古典。”

        “你像父亲或母亲?”许荻间。

        “我?我想自己像父亲,他们一直叫我父亲的女儿。”她说:“为甚么问?”

        他犹豫一下,说:

        “像父亲的女儿会比较有福气。”

        “福气?你没说真话。”伟克这次细心得很。

        “这不是你原本要说的话。”

        “你怎么知道?”许荻把脸转向一边。

        “下次来我家,梵尔,我给你看张照片。”

        “像我的某人照片?”她不在意的。

        “不是。”他不再说下去。

        其实,梵尔觉得舆许荻相处并不那么融洽,她宁愿和伟克一起,但许荻对她很有好感,她感觉得到。

        许荻?不,他不是她要的那杯茶。

        对于许荻的再次邀请,他们应约而去。去许家是很轻松的事,不必应酬长辈,许荻的父母还在外国未返。

        欧陆味重的偏厅里放着

        —本古旧的照相簿,楚尔知道,这是为她预备的。许荻的孩子气比想像更重,一进门他就拉着梵尔。

        “过来看,你看像不像?”他指着照相簿上的

        —个女子。那女子约二十岁,清秀古典,笑容非常含蓄,穿着二十年代的长衫。

        “像谁?”梵尔反问。“你的亲戚?”

        “妈咪的一个阿姨,你不觉得她某些神韵很像你吗?”许荻叫。

        “我?”梵尔迷起眼睛左看右看,近看远看。

        “她很美丽,可是不像我,至少我不觉得,”

        “或许有那么一点。”伟克打着圆场。

        “梵尔完全现代的。”

        “你看那眼神,那嘴角笑意。”许荻不肯罢休。

        “简直是神似。”

        “好,回去练练那种古典笑容!”梵尔笑。

        “让我练得像她好了。”

        她不经意的翻一页像簿,一个穿着古旧军装,戴着有眼镜的古旧军帽男人的相片赫然闪进眼睛,刺激着她的神经。

        那个刹那间来到的影像!

        “他是谁?”她叫。声音竟然颤抖起来。

        “妈咪的姨丈。”许荻看一眼。

        “为甚么问?你认识他。”

        “不不不,不是认识,是见过,不——哎!该怎么说呢?”

        “他是甚么人?我是说他做甚么事?他人呢?在香港吗?”

        “他是飞行员,是中国最早的空军,就是抗日战争时和日本人在空中作战的军人,”许荻望着那张照片。“他不在香港——没有人知道他在那裹,生或死,因为妈味说资料上写着他失踪。”

        “失踪——我不明白。”梵尔轻轻自语。心中有一波又一波海浪在翻腾,莫名的狂热。

        “听说他一次出任务没有回来,从此没有消息。而军方也没有得到飞机被击落的情报,不能证实他是否阵亡。”

        “后来呢?”她再问。这个人就是在她眼中出现的影像,她能肯定。这么奇妙神秘的联系,她不

        能不紧张?

        “还有后来吗?”许荻淡淡一笑。

        “大家都当他死亡,事实上,他没有再出现过。”

        “你那——阿姨呢?”

        “是妈咪的阿姨,我大概要叫姨婆,”许荻说:

        “她也过身。”

        “好了,梵尔,别让四十多年前的事太烦搔你,那太遥远了。”伟克抢过照相本,用力合起来。

        “一点关系也没有。”

        “他那连眼镜的帽子是军帽?”她不放弃。

        “是飞行帽。”许荻说:

        “没看过二次大战的电影吗?那时飞行员都戴那种帽子。”

        他默默思索了一阵,几次出现她眼前影像中那男人的确是戴这种

        “飞行员帽子”,但她不能肯定是否与照片中的同一人,一张泛黄的旧照片无法和电光火石中的影像重叠。

        “我见过——那样的人。”她说。一说出来立刻后悔,即使她说出自己的三次经历,他们恐怕也不会相信。

        “甚么地方?甚么时候?现实或梦境?”伟克显得啼笑皆非。

        “我——不知道!”她把话咽回去。

        “只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

        “是。我明白了。”伟克跳起来,在茶几下翻找一阵。

        “许荻,你家有没有消闲的中文周刊?我知道梵尔在说甚么!”

        “消闲中文周刊?”许荻想一想。

        “等着,我就回来。”来回不到两分钟,他拿着两本明星做封面的杂志进来。

        “是不是这些?”他交给伟克。

        伟克一言不发的迅速翻着,找着,最后停在一页,面露喜色对着她。

        “看。这是否就是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他指着那一页。梵尔看见一个颇英俊的男人头戴飞行员帽穿着军装,旁边伴着的是个贤良淑德的温柔女子,是一个香烟的广告。

        的确是,是那样的帽子,那样的军服,但肯定,在她眼前出现的影像

        ——或该幻象却绝对不是广告上这男人,这男人眉目清晰,幻象中一切只是影子。

        许荻伸头过来看一眼,笑起来。

        “周润发和吴倩莲,”他说:

        “很红的广告。”

        “也——许。”梵尔深深吸一口气,乐得有个下台阶的机会。

        “这广告拍得真美。”

        “你懂中文?看中文杂志?”许荻感意外。

        “至少可以写算得上通顺的文章。”她说。暂时抛开那些疑团。

        “真的?你怎么学的?在美国并无机会。”伟克十分羡慕。

        “母亲教的。在大学也选修,只要有兴趣,机会是自己找的。”

        “来香港后,我发誓学好中文,”伟克说:

        “现在开始,我们说中文,ok?”

        “我说国语。”梵尔字正腔圆。

        “那就说国语。”许荻也不差。

        “你不是广东人?”伟克勉强说着。

        “我的家族来自上海,”

        “叮”的一声,彷佛有人用小钟在梵尔脑子里敲一下。上海。

        “我母亲也是上海人。”伟克叫。

        “但上海话太难,说得不好像骂人。我听得懂。”

        “你呢?”许荻望着梵尔。

        “不。我不懂。我父亲是北方人。”她摇头,

        “但上海话好听,不是吴侬软语吗?”

        有个穿白衣制服的女佣人走出来向许荻低语一阵,他点头并打发她离开。

        “我们吃下午茶。”他站起来领着他们往外走,经过一个长廊,到一间阳光充沛的美丽玻璃屋中。

        玻璃屋连屋顶也都是玻璃,许多培植得非常茂盛,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围绕四周。

        他们在白得发光的桌椅前坐下。绝对讲究的纯银餐具,上好的英国瓷器、茶具,又香又新鲜的点心和咖啡。安排得妥妥当当。

        “你父母都不在,谁为你主持一切?”梵尔很好奇。

        “你们有最好的女管家。”

        许荻没有回答,玻璃屋的一端却慢慢走来一个女人。修长、斯文又古典,穿着米色旗袍,头发松松的在脑后挽个髻,脸露安祥微笑,看不出真实年龄,岁月却有在眼中留下智慧。

        “九姨婆。”许荻站起来,有点惊讶。

        梵尔和伟克下意识的跟着起立,九姨婆的衣着绝不豪华,却自有气势,令人心悦诚服的尊敬。九姨婆的视线一直停在梵尔睑上好久好久,久得令梵尔几乎想低下头去。

        “你们坐。”她轻声说:

        “我在楼上看见你们。”

        “欢迎你和我们一起。”许荻对她极亲热。

        “是你为我们预备的茶点。”

        “不介绍朋友给我?”她问,视线又停在梵尔脸上。

        “啊——看见你下楼开心得昏了。”许荻活泼起来。“任梵尔,傅伟克,我得朋友,九姨婆事妈咪最小的阿姨。”

        “你性任?”九姨婆对着梵尔。

        “是。”

        “我以前没见你来过。”

        “我住美国,最近调来香港工作。”梵尔回答。第

        —眼,她就喜欢这个看不出真实年龄的“姨婆”,无比的亲切,很想接近她。

        “是上海人吗?”她再问。

        “不。北方人。”梵尔笑。看来九姨婆对她的兴趣也不少。

        “多大年纪?”目不转睛。

        “二十七。”梵尔从容回答。一点也不觉唐突。或许这就叫缘。

        “就快二十八。”

        “你的母亲……你像她吗?她也是北方人?”问得很特别。

        “我像父亲。妈咪是青海人。”

        九姨婆眉心微蹙,然后就沉默下来。好像梵尔的回答令她不满意。

        “今夜——我是说晚餐时舆我们一起吗?”许荻明显的找话说。

        “不了。”九姨婆垂下眼帘。过了一阵,她站起来,说

        —声:“失陪。”转身慢慢走出去。她来与她去都那么突然。

        “你没说过家裹还有位不像老人家的九姨婆。”伟克半开玩笑。

        “她从不舆我们一起,在这屋子裹,她是最独立的个体。”许荻解释。“我们都喜欢她,尊敬她,她跟我们讲几句话,我们都觉得特别开心,她平常根本不下楼。”

        “今天很特别。”伟克说。

        “当然。她吩咐厨房预备点心,她肯见你们,”许荻望着梵尔。“我相信是为你。”

        “我?”

        “你没见她从头到尾都望着你,只跟你讲话,真奇怪,她从来不是这样的。”

        “别胡思乱想,可能只因为今天阳光特别好,”梵尔岔开话题。她心中也有种莫名的,难以形容的情绪,她不想被人发觉。“也可能她就是想下楼走走。”

        “知道吗?我们大厨房的一手意大利菜是九姨婆教出来的。”

        “她以前当大厨?”

        “她是上海圣约翰大学高材生。”

        “九姨丈呢?”她问。

        “没有九姨丈,她没有结过婚。”

        “但是她美丽典雅。”

        “结不结婚,每个人自己都有理由和原因,那与美丽无关,”许荻用手比划,状甚夸张。“而且当年九姨婆据说是圣约翰校花,追求的人排长龙。但她不结婚。”

        “有故事?”梵尔低声说。

        “谁知道,那是很久很远得,恐怕她自己也不记得了。妈咪曾说,九姨婆从小就是独身主义者。”

        “从小?多少岁算从小?二十?”伟尧摇头。

        “你们在谈甚么,一点兴趣都没有。”

        “她住楼上?”透过玻璃屋顶,梵尔向上望。

        “那一间,”许荻指着一间有大露台的,

        “她住那儿。”

        梵尔望着望着,莫名其妙的悠然神往,飞往那个古老年代,仿佛自己也是一份子了。

        “很喜欢九姨婆,”她喃喃说:

        “如果能跟她做朋友就好了。”

        九姨婆却没再下楼,直到他们离开。

        许荻说过,她原本就极少下楼,她的个性是屋子里最独立的。不知道以后还可不可能再见到她,真的,梵尔极挂念她。

        一个寂寞的黄昏,梵尔用铅笔画下九姨婆的素描,虽然只是短暂的一面,她笔下的人却生动得很,尤其那定定的眼睛,好像跳动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是了。九姨婆眼中充满了疑惑,真是这样。

        一个像她那样有身分、背景、学识的女人,经历了那么悠长的岁月后,对世界,对人们还有甚么可疑惑的呢?很想探讨,苦无机会。

        她不能主动约会许荻,就算去到许家大屋,是否能见到她呢?

        周四,一项紧急任务,她飞往新加坡。

        行前,只够时间打个电话给伟克,这个周末他只能独自度过了。

        新加坡之行为公事,从早到晚都在忙,即使星期六,她也用来与那边公司的同事讨论一些要事。星期天回港时已近黄昏。

        公司车送她回家时,她看见许荻坐在他的日本车中等在大厦门外。

        “你等谁?伟克呢?”她好意外。

        “我不到他,”许荻眼中有前所未见的落寞。

        “你去哪里?”

        “新加坡公干。”

        “你没告诉我。”他情绪低落。

        “昨天和今天,很闷。我等了你两天。”

        “为甚么等我?你可约其他朋友。”

        “他们——回来了。”他垂着头。

        “谁回来了?”她带他上楼。

        “九姨婆呢?你可以找她聊天。”

        “我不能随便找她,她不理我的。”许荻说得像孩子。

        “他们前天晚上回来的。”

        “是你的父母吗?”她安排他坐在客厅,并给他一杯果汁。

        “他们。”他摇头。

        “我不懂哦。你家有些甚么人?你不喜欢他们回来?”

        他望着手中那杯果汁,不停的用手转着。

        “你等我,换好衣服我们出去晚餐,”她说:

        “顺便再打电话找伟克,他没理由失踪。”

        转身入卧室,洗一把睑迅速更衣。就在一转身之际,看见镜裹人影一闪,戴有眼镜飞行帽的男人,只是一眼,却清清楚楚看见那张脸,那似笑非笑的神情——

        呆怔一下,恐惧从背心爬上来,是她眼花?还是镜中真出现过一个人影?

        怔忡的发一阵呆,定睛细看,哪儿有人哪儿有影?是她风尘仆仆太累而眼花吧——但愿是,她却知道骗不了自己。

        那个幻象更真实清晰了。她看见那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

        回到客厅,许荻姿态不变的坐在那儿。

        “开心些,好吗!”她夸张的挥动双手。

        “我不想陪着你发闷。”

        他抬起头,定定的望着她一阵。

        “伟克不在。”

        “我俩,ok,就我俩,你想去哪裹?”她笑。服侍他真吃力。“不过无论哪儿,都没有你家的意大利菜好。”

        “不要回家。”他反应强烈。

        “没想到你这么孩子气,”她摇头。

        “总要回家,是不是?”

        “明天——我或者搬出来,”他振奋自己。“对,明天开始找房子,立刻。”

        “不会有任何地方比你家更舒服。”

        “我知道。可是——他们回来,”他像在逃避洪水猛兽。“他们

        ——就这么回来。”

        “以前他们不住在家裹吗?”一边开着车,她一边问;他摇头又点头,过一阵再摇头。

        “很久以前。后来——实在不像话,蚂咪也生气,他们离开,”他极度苦恼。“他们又回来。”

        “谁呢?总得告诉我是谁。”

        “他们——大哥和嫂嫂,他们不应该回来,我不明白他们。”

        “你家房子那么大,多十个人回来也不要紧,平日也见小到画,怕甚么。”

        “我怕——九姨婆。”

        “九姨婆?她不高兴他们回来?”

        “不——”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梵尔,我想喝酒,你陪我。”

        “先填肚子。我是饿不得的人,一饿就昏,就发脾气。”他带她去吃了顿地道的上海菜后,两个人到附近一家酒廊。不知时间没到或怎样,人很少,相当冷清。

        一杯酒下肚,他脸上有红颜色。

        “九姨婆前天问起你,真怪,她从来对任何人都没兴趣。”

        “她问我甚么?”

        “她问我见过你家裹其他人没有。”他的心情渐渐开朗,酒精发生了作用。

        “她真的对我背后的一切感兴趣!”她打趣。

        “是否我像她认识的某个人?”

        “二姨婆,”他叫起来。

        “我说过你的某些神情像她,一定是这样。”

        “就是照片上的古典女人?她的丈夫飞行失踪的那个?”

        “是。她是九姨婆的姐蛆,”,他说:

        “回去我会问她,说不定我跟她感受一样。”

        “不再闹着不回家了?”

        他脸上掠过一抹奇异色彩。

        “你陪我回去,好不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光年中的一瞬,小说《光年中的一瞬》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光年中的一瞬 光年中的一瞬 第一章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